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8/12 17:33:03瀏覽608|回應3|推薦36 | |
別以為這是大人的特有現象,連在老師、學生、大人、小孩混合的師生、親子班,大概在小學三、四年級以上,吞吞吐吐、扭扭捏捏、閃閃躲躲……就已經算是一般行情了(愈是小小孩就愈相反,你沒要他上台分享他的作品,他可是會很生氣的),有更慘的是嗆聲:「就算打斷我的腿,我也不會上台講的」,真正能夠明亮大方、侃侃而談的個案,很少很少。 有些家長會在結束後,問我:「我的孩子這樣子該怎麼辦?根本站不出去,害羞又不會表達,是不是讓他去外面加強語言課?演講班?」 我的套裝答案大概是:「好哇,一般說來,健康食品通常吃不死人,就是貴了一點。」 讓我先分享兩個漂亮的例子: 第一個是NBA的球星安東尼•華克,在某一場球賽後被問及為什麼投進這麼多三分球時,他說:「因為沒有四分球。」 關於安東尼的自信,誰能忘記? 另一個是美國大聯盟90年代的亞特蘭大勇士隊三巨投的小故事,那時候記者訪問勇士強投史摩茲(Smoltz),要他描述一下,另一個強投隊友麥達克斯(Maddux)的控球到底多好。 職棒球場上,從投手丘到本壘板的距離大概是18.44公尺,據說史摩茲當時指著球場幾十公尺外一塊寫著「EXIT」出口的牌子說:「你叫我投球丟那裡EXIT,我是沒有問題的。」 「不過,你如果問麥達克斯,他應該會問……,你要哪一個字母?」 這樣形容麥達克斯的控球能力,誰能忘記? 我不知道這些大球星怎麼練習他們的回話的靈感,不過,我很在意這些靈感怎麼來。 在我的課程中,我總是一再地鼓吹多思考,想得更細膩些、徹底些,當我們很少練習思考的深度(無論是什麼題目),如何能期待練出一個有厚度的創作者呢? 是的,回到根本,我們是否思考問題?理解問題?享受問題?還是慣性地用著眾人背書過的見解,安全地解決問題? 那個在眾人面前侃侃而談的大將,是怎麼練成的? 而另一個在眾人面前退縮畏瑣的「大僵」,又是怎麼練成的? 還是買一罐「無腦革命」試試吧~~~ http://blog.udn.com/joystrong/2115183 http://search.books.com.tw/exep/prod_search.php?cat=all&key=%B5L%B8%A3 http://www.xun6.com/file/4B79752B1/ |
|
( 休閒生活|美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