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易經中的神明
2010/09/08 11:41:41瀏覽1787|回應14|推薦189






神鬼之說自古有之。
從中國文明有文化的演進記載來看,最早的是包犧氏,伏 犧 氏 、 燧人氏、
神農氏到軒轅黃帝, 唐、 堯、禹、 舜、 周公一 路 從~結繩罔罟以佃
以漁,鑽木取火,刳木為舟,教民稼穡,服牛乘馬,斷木為杵,掘地為臼,
弦木為弧,剎木為矢,穴居野處,易之宮室等,上古歷史有學者說:如此
演進經有二百多萬年,不是現代說的只是五千多年而已。
由於人的自覺,人性有善的觀念,會用智慧來面對惡勢處境,為生命存活
奮鬥,然有些超自然的奧祕事件無法以理識了解。
如「天地、日月、山川、河海、雷電、水火、風雨」非古人能力一時可
理解的事,只好以求神而化之,故認為這是神鬼的情事?
後來從西方元曆2010年前又相傳出「上帝、魔鬼之說」,雖比中國
鬼神之說晚很多年,但現代人已將其並列為神不可測之事。
然而就因為他們是看不見的,只能意味深幽隱密,但和人的關係又是那樣
的密不可分,且無時不在影響人的生活,故上古聖人,眼看一般人都覺得
神鬼無所不在,不得不拜天地拜鬼神以求平安?
因而從有文化記載起,也就有從各角度,探幽研究取證、解說,鬼神是
存在與是否存在?
所以中國相傳有「河圖洛書」演進到有「三墳五典、八索九丘」至春秋
戰國時代更是百花齊放,諸子百家爭嗚如:
老子的道德無為而治。
墨子的不攻不戰 。
孔子的修身齊家人本主義。
孟子靜心守善等歸統一「禮運大同」等等,無不是在說人與人和人與鬼神
有關的事,盼來確定人應有的人本正確的人生觀,所以在中國的觀關念,
直到民國,在我小時候的記憶裡,一般民間家庭堂屋中都供奉的是「天地、
君、親、師」除此之外沒有主拜什麼神,上帝的。
唯有來到台灣,到台灣人「錢淹腳目」人民都很富足了,各地大街小巷
大廟小廟就多起來了,且每廟都有會員組織,很多團隊經帶常鑼鼓喧天,
活動不斷,各地廟主都成了大財主,遇有選舉時,各地首長還得崇敬主持
如神仙似的去請示教益,甚至有媽祖出巡各地,會有許多信徒一路追隨
跪拜,多至數萬人!
這種社會現象好像在說:「這是神的天下,在主宰台灣人一切的生活,
沒有其他別的了?」
可是在人的世界裡,每個人的生命中,人生一世 不 能 忘 記,為人應有
的本份立場,要為家庭社會國家和自己的理想抱負,來盡力發展智慧
努力奮鬥,不能只是依神為主宰自己一生,這是以偏概全是有失人本應
盡的職責的。
再說人的「生、老、病、死」是天地間的一種自然現象,易經和黃帝
內經早就有說:「神之所以然,只是各種物質生命在活動的現象而已。」
如花草樹木、飛禽走獸、水中魚蝦,活靈活現,不是都很神奇嗎?
中國人一見人就會說:你看來很神氣ㄝ!你真是神通廣大!
是怎麼弄來的? 神色自若、神不知鬼不覺,在做什麼?
神經病,看你神態有問題?
以上這些就說神存在人的活動神態現象,看來不是沒什麼好神奇的嗎?
至於神為什麼會是神?孔子在易經 說:「精氣為物遊魂為變,就知
鬼神的情狀」,然物質的精神,遊魂變鬼,神是如何變出來的呢 ?
易經說:是上古聖人仰觀天文伏察地理探幽索隱,研幾極深始通會知
天地之志,定天地之業,斷天地之疑,成天地之務,發現宇宙乾坤天地
萬物的跟本,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的相生相剋變化出來的。
所以孔子在易經中說:能知物質變化之道 即知神之所為也」然這神奇
變化之道為什麼會有如此的神奇變化呢?
因變化的功能 性是由於有日、月 的運行地 球的不停旋轉,白天黑地
成有陰有陽 ,而生一寒一熱和鼓之以雷霆 潤之以風雨 ,使金、木、水
火、土 五種基本物質,變 化有鋼有柔性相互進退相摩,天地絪縕抱孕
雌雄精構萬物醇化,神而化之萬物生焉。
所以說:「 生生不已,謂之神陰陽不測謂之神」。
用人的觀感來理解 ,這天地萬物活靈活現,是很神!有些事人有時也會
「寂然有感而知來之」和「問焉如響拍」〈一拍掌 啊!我知道這是
怎麼一回事!)這不是也很神麼?
其實這是人的直覺,但一個人的學識經驗豐富也能如此, 就像孔子在
春秋戰國時代常有很多人 問他很多奇怪的事物,他一看就 能說出
所以然來,這不就是神?
孔子在易經中說:「人對世界事件的了解本能,直覺是神通,會通是
要去學而習其知的學識,如駕駛和製造汽車、 飛機船舶設計建築房屋、
橋樑公路驖路等等, 師父的知識經驗,再來是依通就是利用工具器材,
如卜卦測量探試,易經有說這是 制而用之法」就 說是用制度一定的
方法來了解。
可是如今人上網看電視核能發電、 製造核子彈望眼鏡探視宇宙等等
人做的奇事,若說是歸依上帝,似與事實不符,且現代社會信仰的
上帝耶穌,神是佛祖、阿拉、媽祖,是人在代替,他們為什麼會被人
敬奉如神?
孔子在易經中說:「人要成神 」是有條件的,就是要看這人一生的
作為是不是「 能舉諸措而濟利於民 」也就是說:「是否為多數人謀福利
救苦難,就像 孫中山先生救中國,李冰父子治水,當然人先要有抱負、
理想,掌握時運、際遇,是不放棄的為多數人爭幸福,自會讓人懷念
崇敬如神。
故我寫了一連串的神話,至盼人如孔子說:敬鬼 神而遠之 」敬神可以
但不要忘了人的本份,要將敬神的心來多親近你的家庭社會、 國 家,
才是人生一世所繫的主宰。




( 心情隨筆心靈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oson927&aid=4393492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全力少年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寫的真好
2010/12/09 23:02
大大的觀點與小弟所見略同,

台灣人都是寧可信其有,莫可信其無的觀點在燒香拜拜,

不過這應該也不是什麼壞事...

恩,該怎麼說好呢,

但是大大的文章還是寫的很好唷!

讓小弟又開了開眼界!

ルナの芽

意樵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非常認同
2010/09/30 03:55

台灣神神鬼鬼太多.常是夾神祇令天下.為他自己謀權得利又呼風喚雨的人鬼特多.

越是神鬼主導的社會越是民智低下未開.

窮拜拜富燒香.正是台灣普遍現象.太過迷信又讓有心人給操弄.

所以太多太多假神明旨意行騙的壞份子往往都能很吃香.

以神明之名唬弄社會的人行事多半是無往不利.

什麼時候才能看到正信正行的神意和民智大開的社會!!


Joson(joson927) 於 2010-10-01 14:50 回覆:

佩服你!

真的把重點弊病都點出來了!


看雲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問候
2010/09/23 06:13

中秋節快樂

Joson(joson927) 於 2010-09-23 11:42 回覆:
zwani.com myspace graphic comments

小六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祝老人家中秋快樂
2010/09/22 22:02
祝您月圓心更圓, 中秋夜快樂
Joson(joson927) 於 2010-09-23 11:39 回覆:

謝謝你的祝福

飲個茶吧


前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補充一下
2010/09/19 14:01
配樂很好聽
Joson(joson927) 於 2010-09-21 18:03 回覆:

喜歡嗎?

要不要給你送過去?


前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秋好!
2010/09/19 13:58
很有道理!
Joson(joson927) 於 2010-09-21 18:05 回覆:

zwani.com myspace graphic comments


悅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tip
2010/09/18 14:09
你的行與行中間是不是間隔太大? 可以把 語法中的 pre 去掉, 就可以變小很多.
Joson(joson927) 於 2010-09-21 17:29 回覆:
zwani.com myspace graphic comments

痴人如青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
2010/09/16 12:46
其實不論是怎個敬法
最終還是在敬自己
問候joson
中秋節快樂
Joson(joson927) 於 2010-09-22 11:53 回覆:

其實不論是怎個敬法
最終還是在敬自己

***********************

不懂!

努力理解中......

祝中秋夜快樂!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給周媽媽
2010/09/12 14:54

To: 周媽媽

      這是兩家鋁門窗的電話,給周媽媽參考~

      廣山門窗行 春日路338號 楊先生 0920388670

      曾先生(幫我修理門窗的) 0937103055

      給周媽媽參考

      A棟鄰居 關小姐

Joson(joson927) 於 2010-09-22 11:07 回覆:

zwani.com myspace graphic comments


通霄客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敬鬼神而遠之
2010/09/11 02:52
孔子說: 不知生  焉知死。 又說: 敬鬼神而遠之。 我對這兩句的了解是:先照顧在世的生活,死後的事我們不知道,優先擺後。至於鬼神,可尊敬他/他們,但保持距離。這與基督教的「神愛世人」,把神當作父親的觀念, 倒是有很大的區別。
Joson(joson927) 於 2010-09-22 11:50 回覆:

***先照顧在世的生活,死後的事我們不知道***

贊同!

通宵海邊很美,明月高掛~

想不想回家看看呢?

祝中秋佳節愉快!

頁/共 2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