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4/22 17:43:06瀏覽369|回應1|推薦15 | |
Gethsemane (I only want to say)是韋伯音樂劇「萬世巨星」的選曲。萬世巨星這部音樂劇,說的是一群嬉皮想演出耶穌死前三天所發生的故事,用自己的音樂來詮釋這段歷史。只是這群嬉皮的音樂很挑戰原本宗教的義理,在音樂與歌唱中,有許多挑戰教義的地方。 Gethsemane是耶穌受死之處,這首曲子的舖陳是耶穌在夜深人靜後,先問了還有沒有人醒著,peter,John,James?問了幾次後,開始這段用禱告方式來唱的歌。 劇情是受爭議的,不過這不是河西羊的重點。 河西羊的重點是這首歌到底要怎麼唱會比較好? 這曲子的演出有很多地方提供了歌手自己發揮的空間,並沒有制式的音符來框架歌要怎麼唱。甚至有些歌手唱的與原本歌曲的音符差距很大,聽每一個歌手都會有自己演唱的旋律方式,也是這首曲子很有趣的地方。 這曲子的音符偏高,沒用到什麼低音域,大部份都在中高音域中游走,但是在中段的部份則要飇上極高的音域,最高域上到High G。當然不是每個演出版本的歌手都能唱到High G這個高度,也不是說要唱的到High G才會好聽,像是Colm Wilkinson,這位唱悲慘世界與歌劇魅影男主角的知名歌手,最高音大約是一點B,High C並沒有聽過在實際演唱時有做過這個音,更不用說是到High G,在他的版本之中,就用了其它的音符來演唱,也有很好的演唱效果。 只是說High G這個音,已經是男聲的極高音,音響效果上具有強烈的情緒性,具尖叫、吶喊的效果。所以,大部份唱Gethsemane (I only want to say)這首歌,到了中間這一段,如果沒颰一下High G,聽眾會很失望的。 河西羊這次的版本,是在Youtube上聽到一位Eric Krune的演唱,而做的修改。在這個版本之中,他沒有一次上High G,而是先唱一點G的高音,然後再做八音的滑音,滑上High G這個音高。第一次聽覺得很有創意,因為熟這首歌的人,會期待 High G,但一開始並沒唱出來,反而是低八度的一點G高度,這時聽眾會有點失望,再失望沒多久後,滑八度上High G,這倒成了意外的驚喜。 而且,耶穌唱這曲子,他的情緒變化是一路一點、一點的失控,又似乎一點、一點有所掌控的,所以這個橋段的設計,倒是給這曲子不同層次的情緒,讓這曲子有更多動人之處。 |
|
( 休閒生活|音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