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10/05 16:49:48瀏覽2291|回應5|推薦10 | ||||||||||||||||||||||||||||||||||||||||||||||||||||||||||||||||||||||||||||||||||||||||||||||||||||||||||||||||||||||||||||||||||||||||||||||||||
國內 ERP 市場解剖與攻略 IT產業市場收入的瞭解 在 2004年麥肯錫季刊的高科技企業合併大勢所趨 “High-tech mergers take shape” 提到在 IT 服務行業中,專業服務和外包服務似乎已作好全面重組的準備。某些特殊領域的軟體很容易受到衝擊,如企業應用程式、存儲、網路及系統管理和安全、中間軟體以及應用程式伺服器軟體等。在硬體領域,目標是個人電腦和筆記本電腦、網路設備和存儲系統;在半導體領域,目標是邏輯設備、記憶體和半導體設備。 意思說有些領域已經成熟到重組階段,即所謂類似的產品過多,或是局限於小市場的規模,市場競爭日益收入無法提升,為了生存展開併購或被併購或退出市場。從 IBM 併購(PricewaterhouseCoopers)增加客戶來源。例如,甲骨文公司(Oracle)對仁科公司(PeopleSoft)的收購行動就是意圖尋求更大的規模及更新的發展。微軟也併購 ERP及CRM 的公司,但是對於美國本土外的市場還是難以切入。尤其是各國的中小企業 ERP 及商用軟體,還是屬於本土廠商的天下。 讓大家先瞭解一下 IT 產業市場的規模
資料來源麥肯錫季刊 高科技企業合併大勢所趨 http://china.mckinseyquarterly.com/Strategy/Strategic_Thinking/High-tech_mergers_take_shape_1397 半導體與PC代工已經獨霸全球 台灣在半導體及硬體代工部份已經佔穩市場,許多產品排行都已經名列前茅,硬體供應鏈獨霸全球。但是在軟體及IT 服務一直沒有起色,除了Yahoo、趨勢科技、包括後來的 Youtube 都是在國外產出。雖然經濟部一直投資數位內容與輔導軟體公司轉型,商業軟體部份卻一直沒有顯著的成效。 國內軟體需求除了外商一些標準軟體外(微軟 OS 及 Office,病毒軟體),商用軟體市場是最大,外商 Oracle 及 SAP 已經把大型企業饞食的差不多了。國內軟體廠商卻一直無法突破產品標準化的瓶頸,始終停留在專案型的迷失,已經談過好幾次,不再多談。 IT服務產業一籌末展、政府應先從標準化著手 政府對國內軟體公司策略,應鼓勵產由目前專案的解決方案,轉成產品化。中小型這一塊市場,是外商難以搏鬥的區段,因此也才還有這麼多國內的 ERP 公司,每一家都有自己的顧問師,包括財務、生管、人資等等,熟悉自己軟體的功能,針對客戶需求調整設定,但並沒有能力在管理制度上與客戶溝通。在 2003年之前,幾乎有五成以上失敗,近年來已經逐漸改善。 協助建立軟體供應鏈概念 目前所有軟體廠商幾乎都是單打獨鬥,根本就沒有策略可言,本身所培訓的顧問人員局限在自己的產品。有限的顧問師每年也只能在能力範圍去做,無法量產。PLC 是工業區製程自動化,ERP 是企業資源整合自動化,但是軟體公司自己的產品卻都無法量化,應該自我檢討。如能從財務進銷存起步,人資管理,最後再導入生產管理,或許會比較順利。可惜中小型製造業都喜歡從生產管理開始,到後來要整合成 ERP 都失敗,因為生管的軟體本身沒有什麼標準可言。 經濟部勞民傷財的開運團 最嚴重錯亂大拜拜的開運團,根本就是勞民傷財,什麼輔導一家電腦公司e化可以拿到 800~1,500元,連走路工都不足,後來也出現許多執行單位都報假數據的案例。要怪地方的公協會,倒不如經濟部自己要反省。只是為了承報好看的數字給高層,其實根本經濟部也在欺下瞞上,每年編列上億元在搞辦家家酒的遊戲。 IT服務及管理顧問如何取得專業分工 管理顧問與導入顧問其實是兩個世界,以正確程序而言,先要有管理制度的建立,再依制度導入企業ERP軟體。以目前國內許多軟體公司開發的 ERP 差不多已經可以符合中小企業的需求,可是問題出在中小企業沒有一套完好的管理制度。所以會遇到導入一半出現中小企業不適應症,現場人員無法跟上即時處理的狀況,致使無法發揮 ERP 的效益,是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何解決管理顧問與導入顧問的交集,一般目前稱為專案管理,算是熱門的認證職種,可惜此種專案管理經理,要進入 ERP 門檻還需要三五年以上才能養成,並非有了證照就有執行能力。 中型ERP公司的轉型方向 ERP 公司都是由技術人員起步,從客戶需求撰寫程式,逐漸累積下來,開發為模組,有兩三百家經驗後,都有應付客戶需求能力,完成結案的信心。但是面對新的用戶,確需要花上半年時間才能讓客戶放心下單,成交率也在 20% 上下,銷售的成本居高不下。 相信 ERP 公司歷經十年以上,逐步建立起公司的規模。屢敗屢戰的經驗也造成對新客戶訂價的保守。同樣一套 10 人版的 ERP,價格帶 200萬 ~100萬之間,都有人買。但為什麼會差距那麼大?除了導入時數費用增加一些,差價約 80萬。這種問題一直在 ERP 公司經營者難以公式化的問題,失去了將近 30% 以上的客戶。 中型ERP公司沒有人願意主動積極賣 30萬以下的組合產品,失去廣大的商機。好像汽車業務員要轉業賣機車一樣。經濟不景氣,機車、腳踏車卻生意興隆,腳踏車銷售卻起死回生成為主流。前兩年你會相信嗎?
主攻 30~50萬市場必有斬獲 在資本額 100萬以下有 90萬家,正航凌越華越….等有幾十家的小型商用軟體公司在分食,大部份也都採用免費資料庫。100~500萬元的公司也多半由前述軟體公司的銷售對象,但是效果並不怎麼好。 中型軟體公司主力放在 500萬~5,000萬的企業,沒有意願去開拓 100萬~500萬的企業,將近有20萬家,所以才稱食知無味,棄之可惜區段。建議中型軟體公司應盡力去搶奪此市場。 |
||||||||||||||||||||||||||||||||||||||||||||||||||||||||||||||||||||||||||||||||||||||||||||||||||||||||||||||||||||||||||||||||||||||||||||||||||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