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羅 賓 漢
2007/10/23 12:23:02瀏覽304|回應4|推薦32

羅 賓 漢

  最近看到一則社會新聞,一個國中二年級的學生,四處勒索他的同學,當他被警方逮捕時,還振振有詞的說:富人的錢,本來就應該幫助窮人的!原因是他常常看到班上,有錢人家的孩子,常常能夠拿錢請同學吃東西,這種孩子在班上,自然而然就成為班上的大哥,跟著這種大哥或是大姐,自然是不愁零食沒得吃,所以只要孩子有錢,就不愁身邊沒有“朋友”,而且是聽話的朋友。

   這使我想起我小時候,那個黑白電視的年代,我最喜歡看的電視影集“羅賓漢”,當時年紀還小,對於劇情所要表達的完全不懂,只知道羅賓漢的身手很矯健,尤其射弓箭的功夫很了得,不懂得是官兵為什麼要不斷地逮捕他,官兵不是都要保護百姓的嗎?怎麼在劇裡好像都扮演壞蛋?而且常常吃鱉?後來從他們的對白中,學到了“劫富濟貧”這句話。

    但是我就不了解,為什麼富人要被劫呢?他們不也跟一般人一樣,辛苦經營他們的事實,有了成就之後,卻引起窮人家的覬覦,因而製造了“羅賓漢”這等人物,由這種小人物來主持“正義”,成為窮人們的民族英雄。事實上,會有這樣的人物產生,是因為當時的貴族和平民的生活落差太大,有錢人只侷限在那些貴族們,老百姓用辛苦的勞力,一輩子也翻不了身,自己本身甚至於下一代,都要過這種勞動階級的日子,“劫富”似乎成了快速有錢的方式。

   在當時的社會結構裡,富人在社會的比例佔得很少,這也讓我想起現在有人提起的M 型社會,有錢的人,他們的孩子都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窮人家的孩子,連學校的營養午餐費用都繳不起,學校畢了業就背負一大堆的貸款,每天上班、打工,就是為了還清一身的債務,這和有錢人家的孩子生活,真是有天壤之別。

   我們常聽人說,人,生而平等,其實那只是一句動人的口號,其實那要看那個人生在什麼樣的家庭,因為在什麼樣的家庭,你就是過著什麼樣的日子,這一點是窮苦人家必須認清的,若是一直堅信“生而平等”,那就要加倍得努力,或許能改善目前的生活型態,若是不滿現況,又不願意埋頭苦幹,那遲早會變成“羅賓漢”。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oanne811209&aid=1318988

 回應文章

紫衣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_^
2007/12/16 15:23
人要莊敬自強感恩好友的分享~~ 
★ , 香橙(joanne811209) 於 2007-12-17 18:13 回覆:
懂得分享就能找到快樂,感謝妳的來訪!

孫立人的粉絲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高興
2007/10/30 08:52

讀您文章,讓我在八年級生這一代看到了希望!

知道切‧格瓦拉這個人嗎?雖然他死了40年後爭議仍大,但一位富家子弟出身、學醫的背景,願意投入反抗帝國主義殖民壓榨、拯救窮苦民眾的運動,所以廣受低層人民愛戴。

這類人存在現實社會,也投射在傳奇故事中;前者如中國的孫中山、中南美洲的切‧格瓦拉,後者如您文章提到的羅賓漢,以及劍俠蘇洛、義賊廖添丁等等。


讓英雄蒙塵,日後就不易有英雄!
★ , 香橙(joanne811209) 於 2007-10-30 09:31 回覆:

我們過去讀過的童話、傳奇故事,總覺得離自己生活的現實面很遠,

因為我們只看到那些人物,卻未認真地探討當時的時空背景,若是在

一個大家生活水平都差不多的社會,怎還會有人覬覦別人有的而自己

沒有?以前不是有某部書說,中國人不患寡,患不均!大家都一般窮

也就罷了,要是有少許人仍極度奓侈,難免會製造“蘇洛”的出現!


小彙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真是
2007/10/27 10:14

社會變得如此...真不知如何說起....

廖添丁時代來臨了嗎???

這社會使我越來越漠然...

充滿了無力感....唉~~


果決人似忙,心中常有餘閒。
因循人似閒,心中常有餘累。

★ , 香橙(joanne811209) 於 2007-10-27 11:44 回覆:

其實不是社會怎麼了,而是我們自己變冷漠了,我們教育孩子自掃門

前雪,別人和我們的距離拉得很開,搶了別人、傷了別人,是別人家

的損失、是別人家的痛苦,我們自己沒事就好!但是以前的農業社會

,同一村或是同一眷村的孩子受傷害,心態有不同嗎?唉!


meow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相對剝奪感
2007/10/24 14:30
當何不食肉糜的政府任憑社會失序失衡
且同時是加害者時
所有一切M型社會頂金字塔頂端的奢華消費都像是
不公不義的剝削
 
社會主義之所以會有人信服不正是工農運動的階級革命?
可是共產黨烏托邦帶來的不是均富而是均貧!
而三民主義中的民生主義早已消失在中華民國!
★ , 香橙(joanne811209) 於 2007-10-24 14:49 回覆:

百姓生活的痛苦指數增加,並非國內沒有人才,而是主事者總是抱著“打帶

跑”的策略,大家不知道明天還有沒有“好日子”,所以能撈多少算賺多

少,至於是不是“專業”,那就不重要了!因為賺足夠的金錢,哪裡都是天

堂,下一任還是否有機會回鍋,都沒差!過去講的社會主義,只不過是野心

家運用的群眾運動的工具,讓整個社會重新洗牌,自己來當“莊”做抽頭,

以獲取動蕩中最大的利益,而我們呢,也不過是這場賭局輸得精光的賭客罷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