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1/05 06:08:28瀏覽2764|回應10|推薦58 | |
上學期修馬太福音,期中考和期末考的考卷都發下來了,我覺得老師出的題目對我幫助很大,讓我對這本福音書有了進一層的理解。PO在這兒一方面當我的日記,一方面也讓有興趣的格友們可以認識聖經裏的耶穌生平事跡以及祂的教訓。 期末考問答題: 問題一. Kingsbury 認為「衝突」是貫穿馬太福音的一個主題。如何見得?耶穌又以什麼態度面對這樣的衝突? 答: 從馬太福音以下的各樣記載可以看出衝突是貫穿馬太福音的一個主題: 1. 第2章:當瑪利亞懷孕時,約瑟心裏想暗暗把她休掉,因爲那未婚懷孕和當時的社會文化有衝突 2. 第5到7章:耶穌傳講登山寶訓,這些天國的倫理有些和當時猶太人的社會的文化也有些衝突。 3. 第8章:耶穌在加拉大趕鬼完,當地人要他遠離,9章:耶穌讓啞巴説話,有人說他是靠鬼王趕鬼。11章,耶穌說哥大拉,伯賽大有禍了,迦百農升到天上,要再降到陰間。耶穌的這些言論,想必都會讓當時的猶太人覺得很不高興,而導致日後更大的衝突。 4. Kingsbury認爲第11 章 take a turn, 劇情開始有轉折,因爲在馬太1-10 章以前都是在敘述耶穌其人和他的事工,11 到27章開始衝突產生,一直到耶穌將釘上十字架,達到衝突的最高峰。馬太從第12 章開始敘述耶穌和猶太人的正面衝突,包括耶穌的門徒在安息日掐麥穗,別人問耶穌爲什麽他的門徒們吃麥穗,耶穌也認爲安息日可以醫病,趕鬼,他并用羊掉到坑裏作比喻,認爲不該見死不救。文士和法利賽人要耶穌行個神跡給他們看,耶穌說:這個敗壞的世界,除了約拿的神跡以外,再沒有神跡給他們看。耶穌的憐憫慈愛與當時衹重視宗教儀式和規條的文士及法利賽人有很大的衝突。 5. 13 章,耶穌家鄉的人說:這不是那個木匠的兒子嗎?他的兄弟姐妹不是在我們這裏嗎?耶穌家鄉的人摒棄他。14章,希律王知道耶穌的所作所爲,就害怕他是施洗約翰從死裏復活要來報復他。15章,門徒說法利賽人不服,耶穌說讓他們去吧,他們是瞎子領瞎子,兩個人都要一起掉到坑裏去。16章,撒加利亞和法利賽人要耶穌行神跡給他們看,耶穌說除了約拿的神跡外,再沒有神跡給他們看。耶穌帶來的光明救恩與撒旦黑暗的魔鬼勢力有很大的衝突。 6. 馬太福音裏面所敘述的衝突在耶穌被釘上十字架時達到最高峰,耶穌受難前,門徒責怪拿香膏倒在耶穌脚上的婦人,猶大賣耶穌,耶穌在彼拉多前受審,十字架上兩個犯人的問話,一直到耶穌斷氣,布幔從中間撕裂成兩半,這些充分顯示了耶穌帶來天國的救贖和世界罪惡敗壞權勢的巨大衝突。 耶穌面對這些衝突的態度是: 1. 耶穌始終保持他僕人的性格,溫柔,憐憫,堅持,他知道他有神的揀選,神的能力,需要討神的喜悅,他知道自己有神的使命,需要完成使命。 2. 儘管面對這麽多衝突,耶穌仍然繼續傳揚天國的福音,繼續醫病,趕鬼,教訓人,因爲他來是爲了完成彌賽亞的救贖,是爲了將救贖傳到萬邦全地。 3. 耶穌知道這些衝突必會引來更大的危機,但他從容面對,因爲知道他必會受苦,被釘十字架,受難,復活。 4. 耶穌面對那些宗教領袖的責難和衝突,他總是義正言辭,毫不退縮,不客氣的指出他們假冒爲善之處,耶穌在這些衝突中充分顯出他的聖潔與公義。 問題二. 耶穌在什麼地方第一次揭露自己的身份?門徒對耶穌有了什麼新的認識?從這時候開始祂的事奉有了什麼改變? 答: 馬太福音第16章13 - 28節,耶穌到了該撒利亞和腓力比境内,問門徒說:人説我人子是誰?門徒中有人說是約翰,有人說是以利亞,有人說是耶利米或先知中的一位。彼得說: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耶穌說:西門巴拿巴,你所説的不是屬肉體的指示你的,是我天上的父指示你的。 耶穌承認他是基督,這是耶穌第一次揭露自己的身份。基督就是彌賽亞,神的兒子就是以色列的君王,永生是代表戰勝死亡的權柄,永生神是指:Son of the Living God. 耶穌的門徒都是加利利的小民,他們一直都覺得跟隨耶穌很榮耀,讓五千人喫飽很威風,這時候忽然聽到耶穌談到受苦,談到彼得,談到教會,談到當門徒的代價是要背起十字架來跟從,這是很嚴肅的一個時刻。讓門徒對耶穌有了新的認識: 1. 知道人子是服事的人子,受苦的人子,有赦罪權柄的人子,審判的人子,也是榮耀的人子. 2. 知道耶穌必須上耶路撒冷,受文士,祭司,長老許多的苦,要受難,受死,復活 3. 知道當門徒會受到逼迫,需要付上代價,需要背起十字架來跟從,但將來會得到天國的榮耀和神的獎賞。 Kingsbury 認爲整本馬太福音有兩個轉捩點,一是馬太4章17節,在那以前是敘述耶穌其人,從這時開始 (from that time on), 開始耶穌第一段落的事奉,第二個轉捩點是馬太16章21節, from that time on, 從這時開始,耶穌開始他受苦的宣告,走向十字架。從這時候開始,耶穌的事奉有了改變,他開始準備受苦,受難,復活,并且開始預備門徒的心,好讓他們將來能將天國悔改赦罪的福音傳到萬邦。 問題三. 馬太福音13章的比喻怎樣闡釋天國的真理。裏頭的教導如何影響到今天的教會事奉? 答: 天國是馬太福音的主題。13章敘述以色列人不相信天國福音的信息,并且敘述人對天國信息幾種不同的反應。13章裏耶穌用了7個比喻,其闡述天國的真理如下: 1. 撒種的比喻:天國的擴張需要神道的宣講,但會遇到阻力。神是撒種的人,聽道的人有些像撒種撒到路旁,天下的飛鳥來了,就吃掉了,有些撒在淺土,根不深,起初聽到道歡喜領受,直至碰到挫折就放棄了,有些掉到荊棘裏,被世上的思慮及財富的迷惑給擁住了,有些掉到好土裏,就結出三十倍,六十倍,百倍來。Guelich說,神國的擴大伸張像撒種,會遇到阻力,會失敗,但終究會有好的收成。 2. 麥子和稗子的比喻:天國的擴展會受到撒旦的滲透,讓彌賽亞的群體參雜罪惡,一般人的做法是馬上將稗子除去,神的作法是讓兩者一起生長,因爲審判的是神,到天國審判來臨時,稗子就會被分別出來,麥子會被收起。 3. 芥菜種的比喻:天國的擴展是有潛力的,小的開始,偉大的將來。天國的啓動已有歷史性的開始,衹是還未完全實現。天國雖然隱藏未現,但有無限的潛力,必會有偉大結果。今天的基督徒雖然是少數,微不足道,但我們還是要努力傳揚天國福音,因爲有朝一日必如芥菜種長大成樹。 4. 麵酵的比喻:天國的擴張是有潛力的,小的開始,偉大的將來。有一天會像麵酵發成麵一樣,變的非常大,所以基督徒要有警醒努力傳揚福音。 5. 藏寶的比喻:天國是無價之寶,值得我們放下世上的一切去追求。 6. 尋珠的比喻:天國是最珍貴的珍珠,值得我們去尋找,尋到了更值得我們擺上一切代價去得到。 7. 網魚:天國的審判就像網到的魚,好的和壞的會被分開,神是審判的主。 這7個比喻對我們今天教會的事奉有許多教導: 1. 撒種的比喻:我們要當個能結出三十倍,六十倍,百倍的門徒,不要因爲世上的思慮,挫折而放棄所聽的道, 也不要被世界上的名利財富所迷惑。在傳福音的時候,雖然會失敗,但神會負責,我們衹管將福音撒到人的心裏,至於是否收割,何時收割,儘管交托在神的手中。 2. 芥菜種和麵酵的比喻:雖然今天基督徒的比例是少數,我們的影響力微不足道,但衹要我們繼續努力傳揚福音,天國終將會有偉大的將來。天國已經有歷史性的啓動,就像芥菜種和麵酵,將來必會成大樹,必會發麵發的很大。所以當我們覺得傳福音看不到果效時,不要灰心。 3. 藏寶和尋珠的比喻:這是神對今天信徒發出的挑戰,我們是否願意爲了寶貴的天國而甘心付出一切去追求這個寶貝和這麽珍貴的珠子。當我們覺得天國的路崎嶇難行,代價昂貴時,要時常想到將來天國的榮耀和獎賞,神是無價之寶,是值得我們付上一切的。 4. 稗子和網魚的比喻:天國吸引良莠不齊的子民,使得教會裏也有罪惡和邪惡的事情發生,但是神才是審判的神,口裏主啊主啊的人不一定能進天國,神再來時,會把麥子稗子,好魚壞魚分別出來。所以我們在教會不要論斷人, 倒要問自己是好魚還是壞魚,是麥子還是稗子,要時時警醒禱告,作個得勝的基督徒。 問題四. 比較馬太、馬可、路加、約翰和使徒行傳大使命的記載。馬太28:18-20怎樣顯示了馬太的神學觀點? 答: 馬太福音28章18-20節:耶穌進前來,對他們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導他們遵守,我就必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馬可福音16章15-16節:他就對他們說:你們要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聽,信而受洗的,都悉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 路加24章47節:人要奉我的名,傳悔改赦罪的道,從耶路撒冷直傳到萬邦。 約翰福音20章:“父怎樣差遣我,我也照樣差遣你們” , “你們因看見我才信,那未看到我就信的人有福了“, “你喂養我的小羊”。 使徒行傳1章1-2節:所以聖靈既降到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并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 這五處聖經都記載耶穌復活, 聖靈降臨,門徒傳福音到萬邦的信息。馬可談到:不信的必被定罪,馬太路加都提到信而受洗的必會得救,福音是使人得福。馬太福音的神學觀點如下: 1. 天上地下所有的 (All) 權柄都賜給我了:這是信徒的基礎和堡壘,既然我們的權柄是來自神,那麽我們一定會成功。我們對傳揚神的國充滿信心,因爲我們的能力來自至高全能的神。 2. 要去:信徒要採取行動,要去行,要出去傳福音。雖然有時我們覺得自己還沒有裝備好,但神要用我們的時候,必會給我們能力。耶穌當時的門徒還在驚恐中,耶穌就要他們出去傳赦罪悔改的道,他們就在出去的時候經歷了神的能力,因此更有信心,放膽講道。 3. 使萬民(disciples of all nations) 作我的門徒:這是大使命的核心,大使命的目的就是要讓萬民成爲神國裏的子民,能夠得到彌賽亞的救贖。 4. 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受洗是表示悔改認罪,在衆人面前承認主,願意與神國有份,願意成爲彌賽亞群體的一份子。 5. 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導他們遵守:這是門徒的責任,需要作教導的工作,讓新的信徒都能夠學習神的憐憫溫柔公義。 6. 我就必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這是信徒最大的安慰,以馬内利,表示神應許他必時時刻刻與我們同在,這是基督徒最大的保障,不管在出去傳福音遇到什麽挫折,我們都不該失去信心,因爲神已經應許,他必與我,我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期中考問答題: 問題一 解釋馬太福音的結構: 答: 馬太福音的結構有好幾種説法, 最主要的幾個包括 1. Daniel Bacon 的Penteteuchal Theory:他認爲馬太福音有五段論,登山寶訓 (5-7章),耶穌呼召門徒 (10章),天國的七喻 (13章),門徒的使命與處分 (18章), 以及末日(24-26章), 這五段論是因爲每段講完, 馬太都以 “ 耶穌講完了這些話“作結尾,例如, 7章23節,11章1節,13章28節,19章1節, 和27章1節。 2. Kingsbury 認爲馬太福音用了兩個轉捩點, 在4章17節前說到耶穌其人,4章17節到16章21節說到耶穌的宣告,26到28章是耶穌的受難,死亡及復活。 在每個轉捩點,馬太都說 “From That Time Jesus Begins….”. 3. Chiastic Structure 認爲馬太用的是平行交叉的結構, 先是敘述 (A),議論(B),敘述(C),議論(D), 再來是天國的七個比喻 (E ),再來又是敘述(D),議論(C),敘述 (B),議論(A) .而且前面的A和後面的 A 是互相 有reflection, 互相呼應的. 4. D C Allison 同意上述(3) 的説法,認爲馬太有平行交叉的結構, 但他不認爲彼此有互相Reflect的作用, 因爲每個議論和敘述是彼此獨立的,并未真正有相互呼應和reflect的關係。他認爲衹是純粹敘述和議論而已。 馬太福音的次序是敘述耶穌的生平,議論以色列的問題,敘述耶穌的神跡奇事,議論事工的延伸,敘述以色列反對的意見,議論對以色列反對意見的評論,敘述受難死亡的經過,議論救贖,敘述耶穌的復活。 5. 馬太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在好多個地方都引用舊約的預言,運用了 Introductory Formulas. 例如第二章所説:這就應驗了舊約先知所說:我要從埃及召出我的兒子來。 馬太福音結構嚴謹,不像路加福音這裏一點,那裏一點,比較分散,它的文體也比馬可福音精彩詳細。 問題二. 詳細解釋八福的內容。它是進天國的條件或是祝福?請解釋。 答: 馬太福音5-7章裏面敘述當下耶穌在加利利,很多人跟著他, 耶穌就上了山,大家既然坐下,耶穌就開口教訓他們。其中教訓的内容之一就是有名的登山寶訓, 其中大家最熟悉的就是八福,内容如下: 1. 虛心的人有福了, 因爲天國是他們的:“虛心”原文是 “心靈貧窮”,衹有自覺心靈貧窮,知道不能靠自己的能力,而要依靠神救恩,不能仗勢人的聰明驕傲,而需要仰賴聖靈的這種人,才能得到彌賽亞王國的祝福和神國的恩典。 2. 哀慟的人有福了, 因爲他們必得安慰:那些爲國破家亡, 以及百姓的罪惡和自己的罪惡而哀傷痛哭的人,必會得到神的安慰,神要擦去他們的眼淚。 3. 溫柔的人有福了, 他們必承受地土:柔順謙卑,不霸道,不氣勢凌人的人有福了, 因爲他們必會得到神的賞賜和神國的祝福。 4. 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他們必得飽足:羡慕神的國和神的義的人,神必讓他們得到喂養。 5. 憐卹人的人有福了,他們必得憐卹: 這就是舊約所說:“我喜歡憐卹, 不喜歡祭祠“,衹有憐憫別人的人才會同樣得到神的憐憫。 6. 清心的人有福了,他們必得見神:衹有單純的仰望神, 心無二意,沒有雜念私心的人,必能夠獲得與神同在的喜樂。 7.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他們必稱爲神的兒女:能夠在世界讓人和睦相處,活出神的榮耀,爲主作見證的人,必能讓人認出你是神的兒女,神也會獎賞這樣的兒女。 8. 爲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 因爲天國是他們的:爲了神的名而受人辱駡,逼迫的人,神必會獎賞他們, 而且他們因爲在逼迫中依靠仰望神,更能獲得與神同在的恩典,享有與神同在天國的經驗和福氣。 八福是進天國的祝福,不是條件。因爲在講八福以前, 施洗約翰提到“天國近了, 你們要悔改”, 馬太五章起頭也説:“耶穌開始傳講天國的道理”。可見天國和八福是息息相關的。當耶穌講論八福時,他的對象有很多已經是門徒, 他們已經都會說 “我們在天上的父“,可見他們已經有進天國的應許, 不需要用八福作爲他們進天國的條件。 而且八福的一,二,四福都説 到 “心靈貧窮“,”哀慟“, “飢渴慕義“, 這幾個特質都是指那些已經了解天國的救恩的人,衹有知道不能因行爲稱義,知道自己一無是處, 衹能靠著神恩典洗清自己的罪的人,才會懂得虛心自覺靈裏貧窮,才會知道爲罪哀慟,也才會渴望神的公義。 尚且,八福是環環相扣的,那些驕傲的人,絕不會清心,也不會爲義受逼迫。 許多新派神學認爲八福是千禧年的倫理, 衹要遵守八福,不需要靠救恩,也有人認爲八福是基督徒行爲的準則, 用這來對抗保羅的“因信稱義“, 這是不對的。八福是進天國的祝福, 不是進天國的條件。 問題三. 8~9章被稱為神蹟篇。解釋神蹟、奇事、異能。他們有什麼神學意義?對事奉有什麼影響? 答: 馬太8到9 章記述耶穌所行的10件神蹟,奇事,異能,包括 使大痲瘋的人潔净, 百夫長的僕人癱瘓得醫治,彼得的岳母熱病得醫治, 許多人帶著被鬼附著及生病的人來求醫都治好了, 平靜海上風浪, 在加拉大地方把鬼從人身上趕到豬群裏,豬群都跳下山崖下死了,使癱子的病和罪得赦免,讓管會堂女兒又活過來, 醫好患12年雪血漏的女人, 讓啞巴説話, 瞎子看見。 這些神蹟奇事異能代表: 1. 耶穌是彌賽亞, 應驗了舊約的預言:他要背負我們的疾病,擔當我們的痛苦,代替我們的軟弱。 2. 代表神的權能, 有治病的權柄 3. 代表 天國已經在地上展開 4. 預表天國完全的實現不久就會臨到 5. 藉著耶穌的醫治表達了神對人的憐憫心腸 耶穌吩咐門徒出去傳福音,并且給他們醫病的權柄,耶穌憐憫這些來求醫病的人,因爲看到他們流離失所,像沒有牧人的羊群, 耶穌說:因爲要收的莊稼多,收割的人少, 所以你們要求那收莊稼的主,差遣人去收莊稼。 馬太福音裏敘述耶穌在世界上事奉的時間内,他到處傳講天國的福音,在會堂教訓人,醫病,趕鬼。可見神蹟、奇事、異能是耶穌事奉的重點之一。Miracle Stories are Church Foundation Stories . 馬太福音裏的天國觀,教會觀和基督觀是息息相關的,教會是天國的群體,也是基督屬靈的群體,基督是教會的最高權柄,也是創立教會的主,教會是基督在地上所興起的新的子民,教會的目的是宣揚天國的福音。所以既然神蹟奇事異能是耶穌事奉的重點, 也應該是教會事奉的重點。讓天國能夠在地上實現。 問題四. 略述耶穌受洗的經歷並解釋其神學和屬靈意義 答: 耶穌受洗前,那時,在曠野,施洗約翰說 “天國近了, 你們要悔改“, 當時猶太人被虜到巴比倫,受外族統治,非常沒有安全感,很期盼以色列的安慰者之來臨。聽到約翰說那安慰者快來了, 大家都很受鼓舞, 就紛紛來受他的洗,約翰說:我是用水給你們施洗, 那在我以後來的則是要用火和聖靈給你們施洗。 悔改代表思想行動的改變,需要有 Change of Mind.而且需要有行動與悔改的心相稱。聖靈代表進入基督的身體 (Incorporation),以及聖靈的能力(Enpowerment)。用火施洗代表審判,潔净,火煉,路加認爲聖靈帶來能力,約翰認爲帶來生命,保羅認爲聖靈帶來事奉,智慧,啓示,彼得認爲聖靈帶來榮耀。 耶穌從加利利來到約旦河, 請約翰給他施洗, 約翰攔住他說:你到我這裏來,我不敢當,應該是我到你那裏去,你反而叫我給你施洗, 耶穌說:你暫且洗我, 我們本當這樣盡諸般的義。 耶穌 “盡諸般義“的意思是: 1. 和罪人認同 2. 作門徒的榜樣 3. 表示耶穌的死 4. 表示對神的順從 5. 表示彌賽亞時代的開始 6. 應驗了以賽亞書的預言說:這是我的僕人, 我所喜悅,所揀選的 天忽然爲他開了:表示有東西從天上掉下來,天國從天而下 鴿子:代表諾亞方舟裏的,審判已過新世紀到來, 也代表創世紀裏, 神的靈 (鴿子)運行在水面上。 有聲音說:從天上有聲音發出來 這是我的愛子:表示耶穌的身份,是彌賽亞,也是神的僕人。 當神宣告耶穌 “是我的愛子“時,表示對耶穌身份的肯定,和表示耶穌是被愛的。 當一個人要出去服事時, 要確定自己是被愛的, 才能義無反顧的去服事。 耶穌受洗代表著一個新時代的來臨,代表耶穌是彌賽亞, 代表耶穌要開始他的服事生涯。耶穌受洗時, 神說:這是我的愛子, 并不表示耶穌那時候才開始被愛, 耶穌在受洗以前就已經被愛了, 這衹是再一次的宣告而已。耶穌受洗以後,聖靈引領他到曠野40天,接受撒旦的試探,耶穌得勝撒旦的試探,隨後回到加利利,聖靈的能力與他大大同在。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