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12/07 02:35:33瀏覽512|回應2|推薦32 | |
記得以前上歷史課,讀到李冰父子對中國水利的貢獻,老師大大稱贊李冰父子 “很了不起”。 來成都的第三天早上,我們從旅館打滴到都江堰,先參加一小時的導覽。踏上這片歷史悠久的土地,眼前的壯麗景色與導游的深度解説,讓我對李冰父子在那麽古老時代就有的智慧讚嘆不已。 李冰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水利工程家,西元前256年被秦昭王任命為蜀郡太守。蜀郡就是今天的四川成都。蜀郡人民長久以來受洪水及乾旱之苦。李冰擔當治水大任,采取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蓋了都江堰,徹底解決了四川盆地多發水患的大問題,讓這個洪澇之地變成農業豐碩之地。 幾千年來,都江堰是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的基礎,也是現存的最古老而且依舊在灌溉田疇,造福人民的偉大水利工程。 都江堰位於岷江上,距成都56公里,由魚嘴,飛沙,寶瓶口三部分組成。魚嘴是修建在江心的分水堤壩,把洶湧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內江,外江排洪,內江引水灌溉。飛沙堰起洩洪、排沙和調節水量的作用。寶瓶口控制進水流量,因口的形狀如瓶頸故稱寶瓶口。內江水經過寶瓶口流入川西平原灌溉農田。 我們跟著導游走,映入眼簾的是翠綠的山巒與綠色的江水。沿著蜿蜒的小路前行,看到都江堰的核心——魚嘴分水堤、飛沙堰和寶瓶口,這三大部分不但構成一套完整的水利系統,且形成壯觀的水流景象,令人讚歎古人的設計巧思。寶瓶口附近的石壁上也刻滿了古代的銘文與註記,記錄著這一偉大工程的歷史變遷。 都江堰旁的玉壘山上,矗立著為紀念李冰父子而建的 "二王廟",拾級而上,廟宇的古樸建築風格與四周的自然風光融為一體,充滿獨特的文化氛圍。"二王廟" 建於南北朝,原名 “崇德祠”,宋代以後李冰父子被封為王,改稱 “二王廟”。現存建築為清代重修,内有李冰及他兒子二郎塑像,廟內石壁有李冰治水的口訣:深掏攤,低作堰等。 安瀾橋橫跨在內江和外江的分水處,是一座索橋,始建于宋代以前,明末毀於戰火。全長約500公尺,竹改為鋼,遠看如飛虹掛空,漫步橋上,可看到整個都江堰的工程概貌。 下午從都江堰打滴到附近的青城山。青城山有 “青城天下幽”的美譽,因其秀美的自然景觀與作爲道教發源地之一而聞名。城山主峰為老霄頂,海拔高度約為1600公尺,由於山林四季青翠、山峰綿延狀似城郭故稱青城山,與劍山、峨嵋山和夔門山等三座四川名山齊名。 走在青城山上,濃密的綠蔭與清新的空氣,四周古樹參天,山風輕拂,沿著青石小徑拾級而上,清脆的鳥鳴聲不絕於耳,我跟惠說 “ 這裏有很多芬多精 ”。 來到天然圖畫池,水面碧綠如玉,倒映著四周的青山翠竹,宛如一幅靜謐的山水畫。坐在湖邊的小亭子,微風輕拂,讓人心靈似乎瞬時得到放空。 我們搭纜車上山,視野頓時開闊,整座青城山的秀麗景色盡收眼底。遠處連綿的群山如巨龍蜿蜒,近處山間的雲霧縈繞,讓我想到 “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 的意境。 “ 建福宮” 隱匿於竹林之間,環境幽靜,山腰的 “上清宮”裏有雕刻精美的文字和壁畫,記載著道教的興衰歷史。本想爬到最高的 “老君閣”, 但暮色已逐漸籠罩,怕趕不上最後一班纜車下山,我們決定往下山的路走。 途中買了成都著名的臘肉,臘排骨,果然味道不凡! 晚上到網約車司機大力推薦的 “陶德砂鍋”吃飯,點了,酸菜魚片鍋,青豆肥腸鍋,三鮮鍋,銀絲捲,酒釀蓮子湯,這是我吃過的最好吃的砂鍋,兩個人叫這麽多樣,才人民幣109,不到美金16塊。菜單上還有好幾道令人垂涎三尺的好菜,我們決定明天再來吃一次。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