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07/22 00:20:39瀏覽647|回應4|推薦31 | |
在利馬兩天,我注意到秘魯的男生個子都不高,和智利及阿根廷很不一樣,同樣是中南美洲,種族來源大不同。在智利和阿根廷看到的都很白,屬歐洲血統的居多。 不知道是不是我錯覺,我覺得利馬路上的男女手牽手或勾肩搭背的特別多,可能因為男生個子不高,跟妻子或情人容易勾肩,不會有太大高度差距。 我也覺得馬路上很多面孔,看起來都很像中國人。 據載,秘魯的華人佔秘魯總人口的10%,早在400多年前,雙方便開闢了海上航路,‘1613年定居在秘魯的利馬城的印第安人名錄‘ 中還記載中國人當時在利馬的生活,當時中國人多半是勞工。19世紀中葉,來自福建、廣東等地的第一批華工來到秘魯,從事修築鐵路、開採礦山等繁重的體力勞動。 今天的一日遊第一站是聖伊西德羅(San Isidro) 區,這是利馬生活成本最高的三區之一,也是是利馬的金融區,有許多國內外銀行與保險公司及57家外國使館。 利馬舊城區( Historic Centre of Lima)1535年由西班牙所建,被稱為‘王者之城’(City of the Kings) 正如歐洲多數國家,舊城區的中心都是大大的廣場,四週環繞著政府機構,教堂,總統府及重要建築。廣場上觀光客和本地人來來往往,賣紀念品和點心的小販也不少。 武器廣場( Plaza de Armas de Lima)是利馬最重要的城市中心和廣場,周圍也是環繞著政府宮、主教座堂、總主教宮、市政宮與協和宮。 黃色建築是協和俱樂部 ,接著是利馬大教堂,‘利馬市政廳‘(Municipal Palace of Lima)和 ‘秘魯政府宮‘(Palacio de Gobierno del Perú)等,舊城區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列的世界文化遺產之一。 利馬大教堂(La Basílica Catedral de Lima)又稱利馬主教座堂(Palacio Arzobispal de Lima)是武器廣場建築最顯眼的,建於1535年,當時由西班牙殖民政府的首任總督法蘭西斯科·皮薩羅(Pizarro)興建,他本人也埋葬在大教堂內。教堂後面部分被闢為博物館,展出宗教聖物和畫等。 政府宮是秘魯總統的官邸 ,原址是印加人的墓地,1535年西班牙在此興建總督府當殖民地的行政中樞。西元1821年7月南美洲獨立英雄「何塞·德·聖馬丁」(José de San Martín)在此地宣佈秘魯獨立的。 我們正巧碰到總統府閱兵儀式,頗為壯觀,可惜都在黑色大鐵門內側,群眾只能從欄杆間欣賞。 隨後走到著名的‘聖多明哥教堂/修道院‘(Convento de Santo Domingo)聖多明哥教堂興建於西元1549年,雖然經過多次大地震 但這座教堂幾乎完整的保留了原本的樣貌.裡面的圖書館非常典雅寬廣,館內藏書超過25,000冊,還收藏了17世紀中葉的地圖、西班牙皇家學院初版的第一本辭典、1572年初版的經典《皇家聖經》以及 6,000 多捲捲軸。 聖多明哥教堂的內部有兩位天主教聖人長眠與此:一位是秘魯警察的守護神「聖羅莎」(S. Rosa de Lima)、一位是西班牙和多明尼加混血牧師「聖馬丁」(San Martín de Porres)。這兩位聖人都對當地印加人和黑人人權的提升非常有貢獻,因此備受尊崇,死後還被教廷封聖。 導遊講了很多聖馬丁的故事,他無比的愛心和簡毅的性格讓他成為秘魯極被尊敬的聖人。 今年旅行看了好多東正教和天主教堂,基督徒對天主教最不以為然的是天主教把人當神看待,把一個個聖人供奉在教堂 ,用各種裝飾使其披金戴玉,打扮得金碧輝煌。 我在想 :天主教和東正教把這麼多聖人放在教堂裡崇拜,是否人認為教堂裡只有耶穌,12 門徒和聖經故事不夠使力,想要有多幾位崇拜的對象?是否拜一些比較接近自己年代的人比較具體,因為他們會幫忙上帝一起保佑我們?是否當初創造這種 ‘聖人制度‘ 也是因為有些人也想要自己有朝一日被供奉? 人是視覺動物,天性喜歡看得到摸得到的東西、天主教用雕像,圖畫等藝術品讓人更能體會到上帝的具體,會不會也是堅定信徒信仰的一種方式? 想想,也許天主教起初的用意是好的,可算是用心良苦。但久而久之,信徒可能會捨本逐末,不從讀聖經去認識神,從禱告去接近神,而用儀式取代心靈的追求。 我想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有道理 ,但天主教的存在也是其來有自。 下午參觀另一座教堂,票價包括一小時英文導覽。進去後,介紹完教堂上層,導覽帶大家走到地下室看骷髏,我以為就是歐洲一些大教堂下面都會有的墓地,就跟著導遊走。那知怎麼骷髏越來越多,放佛看不完似的 ,而且是一堆堆的頭骨和四肢。 我跟老三嘀咕說· 怎麼這麼多?我快受不了了‘ ,他說’ 妳怕嗎?我剛剛有問你要不要買票進來,你說要呀‘,我這才想到這就是網上說的 人骨教堂。我對看屍骨倒不怕,只是沒想到這麼多,覺得地下室空氣不太好,感覺既密閉又有點潮濕. 人骨教堂原名‘聖法蘭西斯科教堂‘ (Iglesia de San Francisco),這座教堂同時也是一座修道院,因其地下墓穴埋葬了25000具骨骸而聞名。這個位置在1808年左右是殖民時代的墓地,估計目前有25,000具遺骸,最多的時候數量更高達70,000具,因為天主教徒喜歡葬在教堂地下。 人骨教堂的外觀柔和,屬巴洛克式建築,但地下墓穴像走不到盡頭般, 一間又一間的展示區,一群又一群的頭骨和手腳,有些陰森且毛骨悚然。 我想以前的人,只要有錢又勢或言行被尊敬者,大家最渴望的一定是死後埋在教堂下面,這樣比較有安全感,上天堂比較有把握。久而久之就有這麼多屍骨埋在這裡吧?!。 晚上老三預約了一家網上評價頗高的海鮮餐廳,我們叫了一魚二吃和秘魯的招牌酸辣海鮮(Chivenche )。 晚餐完,走回旅館路上,燈火輝煌. 明天前往此行的重頭戲‘ 登上馬丘比丘’ ,這是很多人心目中的朝聖之地,也是世界7大奇景之一, 好興奮,滿心期待!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