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8/02/23 02:47:20瀏覽1380|回應0|推薦8 | |
記憶裡﹐ 舞龍舞獅通常是傳統節慶裡的重頭戲,也是第一個上場的。鑲著光彩奪目的亮片﹐ 身體蜿蜒曲折的龍加上耀武揚威的獅子﹐ 在幾個壯丁的扛抬下﹐ 一會上下搖晃﹐ 一會左右擺動﹐ 氣概非凡﹐ 煞是威風。 在前方引導的大棍子﹐ 上綁一個紅球﹐ 仿彿一位指揮家﹐ 領導整團前進的方向﹐也擔當收紅包的要角。 記得小時候﹐ 家裡正對著大馬路﹐ 大門通常是敞開著。只有睡覺才關門。逢年過節﹐ 舞獅團便大大方分的從大馬路上舞進家裡大廳。大人們不但不以為仵﹐ 還猛放鞭炮﹐ 猛塞紅包﹐ 歡迎龍獅臨門﹐ 希望財源也滾滾而來。 童年﹐ 不但對舞龍舞獅著迷﹐ 也對那幾個扛龍獅的彪形大漢充滿好奇。他們總是打著赤膊﹐ 脖子上綁條毛巾擦汗﹐ 膀臂上有時還有青龍等刺青﹐ 令我常想起水滸傳裡梁山泊上的人物。 來美多年﹐ 只有新年能在中國城看到舞龍舞獅﹐ 而由於過年交通太擁擠﹐ 我們也不常去。 孩子們便很少看到這個傳統藝術。震天價響的鑼鼓聲混著販糖胡蘆的叫賣聲 只能成為夢中的一景。 年前﹐ 為了讓中文學校的新年晚會更有年味﹐ 學校買了大小兩頭獅子及幾個鑼鼓﹐ 跋等道具,由學生表演舞獅. 老大﹐ 老二自願當扛夫﹐ 女兒也幫忙打鑼﹐ 一團十幾個人組成 “舞獅團”﹐ 在老師的指導下﹐ 舞得有聲有色﹐ 也替學校收到許多來賓和家長塞的紅包,增加許多過年的氣氛。 看到孩子們舞龍舞獅﹐ 仿彿又看到童年的自己。那樣神秘遙不可及的子﹐ 如今竟在他們手中擺弄玩耍﹐ 真是青出於藍﹐ 時代不同了.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