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角膜塑型術
2014/12/31 19:32:19瀏覽1549|回應0|推薦3

角膜塑型術是利用睡前配戴特殊逆幾何設計的硬式隱形鏡片(角膜塑型鏡片)又稱為Ortho-K或OK鏡片,經由睡眠時眼睛閉合的力量,推擠角膜細胞至符合角膜塑型鏡片內緣的形狀,用以治療屈光不正的一種方式。角膜塑型術為非侵入性的治療,且僅暫時性的改變角膜弧度,不像近視雷射手術會永久的改變角膜形狀,因此在平時不希望配戴眼鏡,也不願或不能進行近視雷射手術的人,是一種相當值得推薦的屈光治療方式。國內目前所應用的角膜塑型鏡片,對於近視預防與治療的殷切期盼,值得期待。

關於角膜塑型術的發展,最早在1940年代就有人發現,硬式隱形眼鏡會改變角膜的形狀,因此到了1960年代,有人利用壓克力(PMMA)製作的硬式隱形眼鏡,試圖降低中心角膜屈光度而治療近視;當時對於角膜形狀的知識了解不足,因此治療效果不如預期。直到1990年後,因為角膜地形圖儀的發展,以及硬式隱形眼鏡材質與切割製作的精進,才能夠真正依據角膜的正確形狀,量產製作各式角膜塑型鏡片,目前最高治療效力可達近視六百度。

角膜塑型術的機轉,是利用睡覺時眼輪匝肌閉合的力量,直接壓迫角膜塑型片固定在角膜上,引發角膜上皮細胞的對應生長與位移,造成角膜表面與設計鏡片密合,達到改變角膜弧度的結果。因此當白天摘除近視型角膜塑型片後,中心角膜的弧度會趨於扁平,屈光度降低,獲得降低近視的效果。初次配戴角膜塑型片要獲致穩定的角膜屈光度降低,可能需要持續使用一兩周以上,才能有一整天穩定的視力改善。相反的,只要隔夜沒有配戴角膜塑型鏡片,視力就會顯著減退(近視度數會回彈),約三天,角膜就回復到原本弧度。

角膜塑型術可以緩和青少年近視加深的效果,目前仍有爭議,尚需完整的醫學研究證據。目前支持角膜塑型術可以緩和近視的理論,主要是因為近視成因的假說之中,周邊視網膜的屈光度偏正(呈像在視網膜之外),而角膜塑型鏡片改變周邊角膜的形狀,可能使得對應的周邊視網膜,能夠獲致較清晰的影像,因而降低近視的趨力,緩和近視度數的增加。

以前角膜塑型術用來治療近視,並未獲得大多數眼科醫師的支持,因為在睡眠時配戴硬式隱形眼鏡,當進入快速動眼期(作夢時),將導致鏡片與角膜的激烈摩擦,此時可能發生角膜上皮受損,而閉眼造成角膜缺氧的環境,引發細菌性角膜炎甚至角膜潰瘍,因此使用者有可能發生視力受損甚至失明的嚴重後果。近年來由於角膜塑型鏡片材質的改善(高透氧)、形狀設計的改進(窄縮逆幾何弧寬以增加平行弧空間)、以及新型清潔劑及清潔步驟的標準化,已經很少有夜間配戴角膜塑形鏡片導致嚴重角膜潰瘍的案例,因此角膜塑型術逐漸為國內眼科界所普遍接受,但無論如何,角膜潰瘍仍是角膜塑型術的嚴重併發症;配戴者與醫師一定要保持聯絡,確實做好鏡片清潔衛生,才能避免嚴重併發症的發生。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nwu&aid=19927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