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6/14 11:10:11瀏覽1508|回應2|推薦37 | |
禪詩一首喜諷頌 四時順運全應景 若無閑事掛心頭 無門頌偈讚佳節...(劉昕題) (一)頌偈探源 佛光山師父常喜歡教信徒讀頌或唱頌下列此偈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閑事掛心頭 便是人間好時節」 這是取自禪宗無門關第十九則公案「平常是道」中無門慧開禪師對此公案的結語評述「頌曰」。 從頌偈內容表相看,無非就是勉勵世人要順應四時之適,放下心頭煩事享受生活之悠閒,精讀公案內容後,對於無門慧開禪師能以如此簡單易懂的生活禪詩,作為評述公案的結語,實教人不得不由衷的翹指讚嘆。但公案內容有其深奧的禪宗理入意涵值得探究,故節錄此公案正文如下以供精讀思惟: 南泉因趙州問:「如何是道? 」 泉云:「平常心是道。」 州云:「還可趣向否? 」 (解:還能再作更深入的說法嗎?) 泉云:「擬向即乖。」 (解:起心動念,即違背道之意旨!) 州云:「不擬,爭知是道?」(解:不動念思惟,怎知是否為道?) 泉云:「道不屬知,不屬不知,知是妄覺,不知是無記。若真達不擬之道,猶如太虛,廓然洞豁,豈可強是非也?」州於言下頓悟。(參看後記解釋) (二)個人觀點 這則公案依個人讀後舉列其要點如下(看看就好) 1.「道」是甚麼? (1)道是至高無上的虛空本體,無形無狀,不落生滅之寂然,卻能空中緣生妙有,虛納萬有而不落空有對立,更融萬有而任運,恆住實性一相而不變。 (2)道是恆常不變的絕對真理,無所造作而任運其理,遍於虛空無際,明於毫末微塵,貫串三世不虧其微,時空縱有摧挫之力,於其何有哉!
2.「平常心」 是動靜一如的自性本體,金剛不壞,是人的精神主體,無意識的造作、分別、取捨、斷常、凡聖...等等的取向,率性直行,雙離兩邊對立之執取,亦自然任運圓融,說白了就是見性後之明心,來去自如,淨垢不染,凡道之理體展現於人性者皆屬平常心。
3.綜合上述「道」與「平常心」之意,即可結語「平常心是道」也! 平常心既是見性之明心,此實相不修不證,心識幻化將層層垢染自性,於是分別、取捨、憎愛、執著隨形影現,蔽障自性,何來般若智慧之任運展現?終究不得自在,煩惱疊然,故而閑事常掛心頭,何得人間好時節? (三)評述釋義 以下節錄無門慧開禪師對此公案的反語評論(無門曰)與正面評述 (頌曰)
無門曰:「南泉被趙州發問,直得瓦解冰消,分疏不下。趙州縱饒悟去,更參三十年始得。」 無門慧開評論趙州問的平常心與道,雖被南泉解析的如瓦碎冰消之徹底,卻也碎瓦融冰混雜一塊疏理不清。而趙州縱使在此分疏不下頓悟了,也更須花個三十年的實修參悟了得! 禪宗學僧往往就在疏理不清的轉語中頓悟,頓悟之後更應經長期實修實證繼續參悟方能成道。 頌曰:「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 節」 最後無門也作了此正面評述的頌偈,留予世人參悟:四時運行自有其景物變化,隨順其變莫執取己意,徒生煩惱,自有一番美景可賞,了卻心頭閑事,生活方能自在悠閒了無牽掛,雖屬簡單易懂的生活態度也算是一種修行。 (四)後記 節錄此公案中南泉普願禪師所云之重要片段 泉云:「道不屬知,不屬不知,知是妄覺,不知是無記。若真達不擬之道,猶如太虛,廓然洞豁,豈可強是非也?」 羞於個人之不慚, ,也記下一些對此片段之淺薄見解,還望各方大力指教。 道本存在遍滿虛空,遍行微塵處,當然不屬於知或不知的相對領域,知者智識狹隘不全,故而不真,謂之妄覺,不知者更無法判斷是善是惡、是是是非、或是好是壞,故為無記。 若能參悟實證,了達無作意、雙離兩邊、任運雙融之中道直覺,則可確立已然見性明心,此時 『心如太虛之浩,能容萬有, 豁然洞徹之明,更能雙融對立之兩邊,而任運圓滿。 』 豈能強行妄加知或不知之是非相對耶?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