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7/26 19:15:22瀏覽985|回應5|推薦40 | |
尋訪禪師古冊簿 朔源佛學正"理入" 悟理"行入"是正道 免踏多重冤歧路---(劉昕題)
原典 東寺和尚嗣馬大師,在潭州,師諱如會,韶州始興曲江縣人也。 大歷八年止國一禪師門下,後歸大寂,眾皆仰德,臻湊如林,榻為之折,時稱「折床會」也。 後止長沙東寺,大播洪規,每曰:「自大寂禪師去世,常病好事者錄其語本,不能遺筌領意,認『即心即佛』外無別說,曾不師於先進,只侚影跡,且佛於何住而曰即心?心如畫師,貶佛甚矣。」 遂唱于言:「心不是佛,智不是道,劍去遠矣,爾方刻舟。」時號東寺為『禪窟』。 丞相崔公胤高其風韻,躬問師曰:「師以何得? 」 師曰:「見性為得。」 公云:「師見性不?」 師云:「見性。」 師當時方病眼,相公譏曰:「既言見性,其眼奈何? 」 師云:「見性非眼,眼病何害?」 相公喜而禮拜,更與師到佛殿,見雀兒在佛頂上放糞,相公問:「者個雀兒還有佛性也無?」 師云:「有。」 相公云:「既有為什麼向佛頭上屙?」 師云:「它若無,因甚麼不向鷂子頭上屙?」相公從此禮拜為師。 ............................................................................................................................ 見解抒發(看看就好) 1.東寺和尚如會禪師承嗣馬祖道一禪師,查其傳承世系屬六祖慧能南宗禪 系,簡列如下: .....大迦葉尊者........→(西天第二十八祖)禪宗初祖菩提達摩....五祖弘忍→六祖慧能→南嶽懷讓→馬祖道一 →東寺如會 文中提到馬大師、大寂禪師均指馬祖道一禪師,而洪規就是馬祖道一禪師所傳之禪理道風。 2.「即心即佛」之說,何言貶佛甚矣? 一般學佛者皆知「心」隨情境生識,幻化多變,分別取捨如畫師彩繪之不定,情緒起伏不易掌控,常陷於七情流轉,心智摧殘不得出離;「佛」為見性明心,觀心幻化,明明白白不取不捨,不淨不染,平常自在。 故「心」、「佛」兩者殊異懸差,怎能說是「即心即佛」呢?所以如會禪師斥執此說法者除了自己不長精進外,亦「貶佛甚矣!」。 但「即心即佛」確是由如會的老師馬祖道一禪師所言,這又是怎麼回事 兒呢? 請續看『景德傳燈錄』卷六有一段記載馬祖禪師與學僧的對話: 僧問:「和尚為什麼說即心即佛? 」 師云:「為止小兒啼。」(解:為初學人的權宜之說,教其心不往外馳求,固守本心。) 僧云:「啼止時如何?」(解:若修至攝念守心時,接著又該如何呢?) 師云:「非心非佛。」(解:不執心垢不執佛淨,雙離心佛兩邊之分別。) 至此已了然如會禪師為何斥責學人只錄馬祖之語本,不能遺筌領意禪師因時因人之權宜說法,錯認「即心即佛」(雙執兩邊)為究竟。 而究竟之禪理為何?即馬祖禪師答曰「非心非佛」之說,如會禪師承此說法弘揚其理,故對學人有「心不是佛,智不是道。劍去遠矣,爾方刻舟!」之嘆。 3.非心非佛 心識隨時空幻化不能恆常,又外境不常,外緣多變,終究無法滿足人的憎捨愛取,分別執著,於是流轉於喜怒哀樂悲鬱苦等七情的精神折磨,憂慮不安不得自在。 佛只是一個名詞,祂是一切有情眾生皆具的本體自性,清淨光明,如如不動,不生不滅,六祖慧能大師所言:「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既是本自具足,則人人皆可啟證自性,見性作佛。 心無實相,隨情器交錯識幻,如飄雲沾抹不了似如藍天之湛然本體(自性),瞭解這一層關係,可知心佛乃染淨兩端,一妄一實各自存在,何「即心即佛」之有! 而「非心非佛」意在不執「心是垢染,佛是清淨」之兩邊界定,破除企圖「修心」以「成佛」之妄念束縛,回歸到如嬰孩般清淨無垢的純真本性(梵名菴摩羅識),此時自然顯現自性之光明矣!換言之,若證「非心非佛」儼然已是見性明心的佛了! 4.見性非眼,眼病何害? 眼接收影像(色)產生眼識分別,為前五識之一,是最淺表的意識,若以唯識學觀點,見性是證入清淨的第八意識(梵名阿賴耶識),所以說「見性非眼,眼病何害? 」 言及至此,不禁想到一部268個字的佛理總結「般若波羅密多心經」,既名「心經」文中怎一個「心」字了得(..心無罣礙..),留下諸多的「無」字照見.....。(請參!) 5.雀兒佛頂屙,還有佛性也無? 一句「它若無,因甚麼不向鷂子頭上屙?」的對答機鋒把「非心非佛」之禪理意境凸明得無處遮掩,淋漓盡致,不禁讓人感佩亟欲投地禮拜而不得!更斷定如會禪師對丞相崔胤所問「見性不?」的真性回答「見性」! 「附記」 馬祖道一禪師的「即心即佛」說,雖言「為止小兒啼」不是究竟,但見性成佛當下言此,是無可挑剔的正確!當下就是「即心是佛」!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