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评孙森伦先生回忆录——《我与李洪志一家在泰国的日子——法轮功教主妹夫的自述》(后记)
2013/10/25 22:53:10瀏覽1097|回應0|推薦1
后记

此书是依本人二十年来历尽沧桑、缘起缘落的亲身经历,绝无添加任何虚构章节,也绝不针对任何人或任何机构,更无任何人或任何机构指示安排,纯属个人意愿而出书。

为了这本书的出版,本人付出了极大的心血。

已经很多年不曾动笔的我,居然写出了十多万字的手稿,我也为我所做的这些努力感到自豪。同时感谢一直支持我的几位朋友,他们为我出版此书也做出了极大的努力,他们帮助我共同回忆,查找资料,给了我极大的勇气和力量,在此衷心地感谢他们。

本书多处提及一些佛教知识,也是本人为了更好地完成写作,查阅了很多的佛教书籍而得来的,若有不恰当的地方,也请大家谅解。

因为思念远方两个久未见面的小孩子,也会怀念曾经度过的美好婚姻,所以有感而发。又因本人愧对母亲与亲朋好友的关爱,以及本人对诗书、礼节的遗忘,未能遵循长辈的指导教诲,实感惭愧万分。

本人于1989年4月25日与李萍结婚,到1999年4月25日后,我们的婚姻逐步解体,时间刚好是整整十年,这是不是巧合,或者是佛家说的“劫数”,我也不得而知。

自从2002年后,我与李洪志一家人的联系就全部中断,一直到今天。虽然每年我都会去找陈先生与钟先生他们询问李家情况,但是没有任何消息。最无奈的是,钟先生告诉我:李洪志叫你不要再打扰他,而且李萍也不希望与你有任何联系。我想可能是李洪志授意的。

本人身为两个孩子的父亲,想要得到一点孩子的消息或者是相片,为何比登天还要难?2004年,我敬爱的的母亲撒手人寰,使我悲痛万分,依照泰国习俗,本人出家当和尚,还恩于母亲。

万般无奈与心灰意冷之下,于2005年,我再度回到老挝南塔省木器工厂,逃避现实,逃避自我,过起了没有通信、没有水电、物资匮乏的生活,本人拼命地工作,为的是不想再有时间回忆痛苦的过去。

我在那鸟不生蛋、狗不拉屎、乌龟不上岸的地方,一待就是很多年。直到2010年,我才被朋友叫回泰国。那种日子,伤心落泪谁人知?我只有让它慢慢地淡化。

后来我又听说,法轮功成立艺术团体表演歌舞节目,经常到全世界各地演出。李萍与我的大儿子大宝也在艺术团里到处奔波演出赚钱,孩子这么小,应该待在学校里读书才对,而不是小小年纪就为了生活,沦为大人赚钱的工具。真不知道修炼法轮功,与唱歌跳舞赚钱有什么关系。

小孩子应该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享受更多的童年快乐生活,不能再卷入政治的漩涡。我悔不该当初,若未签下放弃孩子的协议书,我们父子也不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

本人也曾想过,当我把这些事实点点滴滴回忆出来后,肯定会得罪法轮功的人,甚至可能会有人对本人破口大骂,虽然他们要求信徒要会“忍”,但是他们又“忍”过几回呢?所以本人也不太想写什么回忆录。

最终我还是觉得,只要我说的是实话,那又会怕什么呢?如果有人出来侮辱我的人格,不正好说明他们心虚吗?相信读者总会有一个公正的评价。

本人是一个记忆力一般的人,而且又曾经出过重大车祸,头部受过伤,很多年前的事情,我不可能每一件都描述得精确无错,对一些生活细节、生活情景,我只能根据现在的回忆,用我自己的话表达出来,也许会与实际情形有些许出入,但我敢保证,我所说的一切,都是曾经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事情。

本人写这本书的目的,只为公开一些鲜为人知的事情,能够公诸于世,警示世人要遵守中国美德(四维八德),不要为了金钱,庸庸碌碌过一生;也不要卷入政治漩涡,让人胆战心惊。虽为一个平凡人,也要过得充实而满足,能够安享天伦之乐,尽一己之力造就美好的社会。

(完)


【救苦寻声评】1989年4月25日孙森伦与李萍结婚,使得李洪志到泰国创编法轮功成为可能,到1999年4月25日后发生的包围中南海事件,整整十年,这是偶然的?还真的是冥冥之中的安排?我再次向大家透露,原来在1998年的时候,气功界宗教界就有高人对一些大法弟子说:“明年不要出去。”那些大法弟子不明白这话什么意思,当时连我都听说了,还以为指的是世界末日,我还很纳闷:要真的是世界末日,不出门上街怕也是躲不了的。后来才明白,这是在告诫大家不要上李洪志的当去北京闹事。看来确实有另外空间,在1999年发生在事情,1998年在另外空间已经上演了。其实,对于以后必然会对弟子们发生的背信弃义,对于自己的真实面目迟早会暴露在世人面前,李洪志自己也早有预料,他早在99年以前,就不遗余力地向弟子们宣传藏传佛教里密勒日巴的故事,原因在于密勒日巴当年拜师,其师就故意表现出背信弃义、说话不算数、谎话连篇、吃肉喝酒、口是心非、朝令夕改的样子,而密勒日巴竟并不认为师父不好,心甘情愿被师父愚弄,李洪志称之为“悟性好”、“经受了考验”。以此给弟子们打预防针,要弟子们在今天连前妹夫孙森伦都揭发他见不得人的丑事的情况下,不以人类的道德标准和是非观念来衡量他,依然盲信自己,不抛弃自己,不疑不惑,心甘情愿做李洪志发家致富的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和驯服工具,任由其驱使。
( 在地生活大台北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kxs&aid=918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