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19970530~0602九七前夕香港半自助行雜記(一)~鐘樓.天星碼頭.沙田賽馬場
2021/08/09 23:09:56瀏覽648|回應0|推薦6

    香港以國際金融中心、觀光購物天堂著稱於世,本人雖多次過境香港國際機場,但一直無緣前往遊覽,直到九七大限前夕,才下定決心買了國泰航空公司的「魅力香港 萬象之都」機+酒半自助自由行套票,於當年5/30搭機飛抵啟德機場,通關入境,雙腳第一次踏上香港土地,也是迄今僅有的一次,於今翻閱舊照,或許已今非昔比,仍覺得特別彌足珍貴,增加斷捨離的困難度。那時候還年輕,行前作功課,野心勃勃,計劃一網打盡著名景點和購物中心、要看台灣沒有或少見的、想嘗試搭乘各項交通工具、盼品嚐港式飲茶,連在沙田的年度最後一場賽馬也沒漏列,行程規劃滿檔,希望留下香港九七之前「馬照跑、舞照跳」的浮華掠影。爰依據當時隨手札記所見所聞所感,整理記錄如后:

    選擇入住九龍半島尖沙咀的九龍酒店,以其近地鐵站、天星碼頭,交通便利,鐘樓、香港文化中心、藝術館、博物館和九龍公園等景點近在咫尺,非常適合安排自助行出遊。辦妥check in、入宿後,已近黃昏,立刻按計畫,走訪鄰近的鐘樓、天星碼頭、海濱公園,面臨景色宜人的維多利亞港,近觀天星碼頭渡輪乘風破浪而行,遠眺對岸香港島中環櫛比鱗次的高樓大廈,暮靄雖已四合,也不減興高采烈的遊興。

    尖沙咀在九龍半島南端,面臨維多利亞港,與香港島中環隔海相望,是九龍最著名的繁華商業區,譽為九龍明珠,充斥DFS免稅店和購物商場,是購物者血拼的天堂;也是香港的重要文化園區,前九廣鐵路鐘樓、天星碼頭、香港文化中心、香港歷史博物館等文化機構都在這區塊內。5/31的計畫是先逛文化園區,之後去紅磡火車站,搭乘九廣鐵路班車到沙田,看年度最後一場賽馬。於是從飯店起步,穿過富麗堂皇的半島酒店,往香港文化中心走,展開安步當車的自由行,白天看到不同於夜晚的風景,又是另一番風情。

    前九廣鐵路舊尖沙咀火車站曾是英國在遠東地區的鐵路總站,鐘樓本係火車站的一部分,火車站於1975年遷往紅磡(即現在的紅磡火車站),舊車站於1978年拆除,鐘樓則被留存下來,官方列為法定古蹟,作為緬懷香港近代歷史的標誌。鐘樓建於1915年,高44公尺,由紅磚和花崗岩砌成,四面有鐘,具濃濃的蒸汽火車時代風格。鐘樓所在已發展成香港文化中心廣場聚落,離天星碼頭很近,樓前種植數排椰子樹,與歐風鐘樓相互輝映成趣;維多利亞港灣兩岸現代化都市高樓林立,好像隨意倚靠周邊圍欄,都可以拍下讓人回味的美好風光場景。

〈按:九廣鐵路(英段)於1910年10月1日通車,華段(廣九鐵路) 1911年10月5日建設完成,兩段鐵路接軌,全線通車,開通九龍、廣州間來往服務。目前,紅磡火車站通香港、九龍、新界(城際)和機場的鐵路線,站外還有多線過海巴士轉接車站,現在堪稱為香港最重要的交通樞紐。    沙田馬場位於新界東部沙田區,由香港賽馬會興建及管理,是香港跑馬地外第二個賽馬場、日馬賽事的主要場地,據說場地水準世界一流,也是亞洲頂級的賽馬場地。是日,搭乘九廣鐵路到馬場站,經行人天橋直抵沙田馬場公眾席看台,會員席及招待來賓另設有看台,交通方便;看台視野廣闊,馬場綠草如茵,賞心悅目,周遭青山綠水,景色秀麗,一側遠方還有大片高聳的國民住宅大樓,蓋在偏遠鄉間,想是地狹人稠不得已的解方吧看台內設有投注大堂,電視螢幕詳盡顯示每一場賽事的資料及結果,場內則在看台對面設置大屏幕實況揭露賽事進行情形,好像是為公開、透明,以昭公信;即使不懂賽馬經,投注也極容易上手,內人小試身手,手氣不錯,押中了兩次呢。總結賭馬押注來說,我們是輸了些錢,但賺到了在場地宜人的賽馬場,看騎師賽馬爭逐於綠野草地,體驗現場熱烈吶喊、贏錢興奮尖叫的氛圍,既新奇又有趣。

    看過賽馬,接續體驗的是搭乘渡輪和香港地鐵,安排從尖沙咀天星碼頭,搭天星小輪越過維多利亞港灣,駛向中環天星碼頭,在中環逛商場、看夜景、吃美食,然後乘坐地鐵荃灣線,由中環站鑽過港灣,平穩、快速,倏忽已回到尖沙咀站,真是方便

    天星小輪穿梭於維多利亞港,在地鐵荃灣線通車前,是香港與九龍之間最重要的渡海交通工具,向為香港的標誌之一。渡輪航行於維多利亞港,置身海港中,無論晴雨、白天或夜晚,都可自海上欣賞氣象萬千的港灣景色,既壯觀又秀麗;而中環是香港商業中心,中環天星碼頭又鄰近中環心臟地帶,所以是訪港旅客一定會體驗的旅遊行程。那天,對中國銀行大樓的奇特造型、香港地鐵的便利,印象較為深刻,札記裡特別留下「HK MRT令人羨慕」的記錄。

〈按:香港地鐵於1979年開通,荃灣線則於1982年5月10日通車;2007年12月2日香港地鐵和九廣鐵路合併成為港鐵台北捷運木柵線(後改稱文湖線)於1996年3月28日通車,起初狀況頻生,並不順遂,直到淡水線(1997年3月28日)、板南線(1999年12月24日)陸續開通,形成雙十路網後漸入佳境,才顯示出交通便捷特色。台北捷運規劃期間曾聘請英國大眾捷運顧問工程司(BMTC)參與,其中部分工程師曾參與設計香港地鐵路線,北捷參考其同月台平行轉乘的設計,如今市區內數個L型路線交會,環環相扣,在市中心區格狀路網有12處轉乘站,旅客可以多元選擇轉乘車站抵達目的地,增益搭乘便利性。青出於藍,不知是否更甚於藍?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kt19813&aid=166283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