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181028~1103杭州.上海行(三)~西溪濕地.洪園.中國濕地博物館.京杭大運河.香積寺
2018/12/22 17:52:13瀏覽1137|回應0|推薦2

    師傅接送,往龍舌嘴遊客服務中心走,此地設有電瓶車站和周家村電瓶遊船碼頭,是西溪國家濕地公園(杭州市西湖區天目山路)主要出入口,我們在此搭乘電瓶船,遊覽濕地的生態景觀。

    西溪濕地於2005年批准為第一個國家濕地公園,也是唯一的國家濕地公園,為5A級旅遊景區。早在漢、晉朝時期,西溪便以農耕、捕魚發跡;宋高宗醉心此地的清幽綠意美景,發出「西溪,且留下」名句,流傳至今;明清之際,魚肥米豐、桑蠶絲綢大盛,西溪龍舟勝會更是聞名於時,向來與西湖、西泠印社齊名,並稱為「杭州三西」。其後由於濫墾與污染,濕地一度衰頹,直到國家濕地公園成立,展開復育,西溪才逐漸重生,恢復榮景,且成為賣座電影「非誠勿擾」取景地而聲名大噪,受其景致魅力吸引,無數旅客前來尋幽探勝

    西溪濕地公園約有70%的水域面積,6條河流縱橫交匯,其間密佈著分支小河、池塘,形成了獨特的濕地景觀,想尋幽,大概也只有乘船漫遊是較佳方式,據說乘搖櫓船蜿蜒窄小的內河道,才最能夠深入體會探尋濕地的幽靜美景。不過,限於時間,我們搭乘電瓶船,在周家村碼頭上船,遊客坐定,船悄然無聲地滑進綠意盎然的河道。巡走外河道時,沿途兩側所見盡是樹林水草,滿眼蓊鬱,有時會錯以為盪漾在台南四草隧道,只是此地規模大了好幾番。水道一側鋪設木棧步道,據資料記載,光東區環園步道就有8公里長,除非逗留幾日,一般遊客怕是無緣消受;也路過好幾座古色古香的石拱橋,看到岸邊好幾組忙著拍婚紗照的新人,偶而看見幾隻野鳥,紋絲不動地棲息河岸水草間;耳邊響起船上導遊喃喃導覽絮語聲,斷斷續續地介紹陌生的人文地理,其實聽了也沒放進心裡,反而電瓶船划過廣闊水澤綠地,那碧綠水道、成蔭綠樹、僻靜林間村落、詩意石板小橋與搖櫓船風情等種種西溪特色,充滿了野趣才更能吸引目光。老遠前來,想必自然風光美景吸引遊人注目,才是令都市人流連忘返的主要原因啊。

〈西溪濕地距西湖僅5公里幅員遼闊廣袤,依開發先後與性質分作東、西二區,東區走自然路線,有國家濕地公園、西溪天堂五星酒店群(悅榕莊、喜來登度假大酒店等)、創意產業園區三大部分,西區佈建文史景觀,有人造仿古景點的洪園與各種文化體驗村等,而真正開放遊客賞玩區域,其實僅屬一小部分。〉

    參觀西溪濕地.洪園(杭州市餘杭區訪溪路),又是完全不同於濕地野趣的文化體驗。洪園有洪園餘韻、龍舟勝會、荊源訪古、火柿映波、蒹葭泛月等五景,前三景呈現的是江南水鄉文化,後二者則是西溪自然風光的真實寫照,不過好幾項與節氣時令有關,如端午龍舟盛會、9~10月火柿節、秋日蘆葦飛揚等等,此行沒能配合上節令時辰,龍舟勝會、火柿映波、蒹葭泛月等情景就得靠想像了。但洪園餘韻則是表彰以詩書傳家、歷八百年不衰的洪氏家族的傳奇故事,遊客可以實際踵門踏訪,包括洪氏宗祠、錢塘望族、洪園、清平山堂、洪昇紀念館等人文景觀。抵達洪氏宗祠,最明顯的特色是門口羅列的五對功名桅杆,高高聳立,聲勢奪人,中堂柱上余秋雨書寫的楹聯稱:「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短短的聯語,可最足以彰顯五常洪氏家族自宋朝以降,文風鼎盛,人才輩出,代有才人的世家風光了,早就超越富不過三代的魔咒,真令人感佩萬分洪氏宗祠為其家族祭祀先祖的地方,是傳統的三進兩院建築,有門屋、享堂和寢殿等,展示著家族先祖畫像、神祖牌位、家規祖訓、皇帝授命的昭告和楹聯匾額等,清楚交代洪氏家族概況,屬典型的書香世家,家族成就讓人肅然起敬。

  洪氏家族長期肇基五常西溪濕地,對地方的影響自然不言而喻,濕地許多文化傳統、民間習俗皆源於洪氏家族,宗祠門前有一個水上舞台,船拳、滾燈、五常十八般武藝、水上越劇等傳統節目輪番上陣,每到端午,在深潭口、五常河道上演龍舟勝會,人聲鼎沸,熱鬧非凡,前述民俗活動都極具地方特色。如今,五常龍舟勝會、十八般武藝已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福地人傑地靈,遊客到訪難免想沾點福氣,於是院子裡樹梢上就垂掛數不清的祈福紅布條了。

柿基魚塘畔,一些柿子樹梢可能是刻意留下來若干黃紅色的柿子,環樹根還擺放十幾簍纍纍柿子,或許是延續「火柿映波」的意象吧。柿基魚塘、桑葚魚塘是西溪濕地農耕勞作形成的特定地貌,據說,種植在星羅棋布的池塘基上約有4000多株柿子樹,可固堤、護堤,且與蘆荻、溪水相映成趣,蘆白柿紅,深秋蒹葭吐絮,風吹如漫天飛雪,形成獨特而美麗的風景。

  電瓶車送出濕地公園,轉往中國濕地博物館(杭州市西湖區天目山路402)參觀,那時遇見好幾批戶外教學的中小學生,由老師帶領著來參觀這第一座以濕地為主題的國家級專業博物館。活潑、興奮的小朋友,認真、負責的老師,好喜歡這樣的場景,好像回到小時候遠足的快樂時光。

  博物館位於西溪國家濕地公園東南角,共有3層樓,分為序廳、濕地與人類廳、中國廳和西溪廳四部分展示,另設有科普中心戶外空間、遊客大廳、中庭及專題展廳,內容龐雜,將中國及世界各地眾多的濕地濃縮於一爐,透過多媒體設施,介紹濕地類型、濕地生態系統、濕地保護現狀、濕地面臨的重要問題等,既豐富又專業,遊人可以邊玩邊認識濕地。中國主要濕地的代表性景觀,如廣西山口紅樹林、上海崇明東灘、江西鄱陽湖、東北三江平原濕地、新疆巴音布魯克及塔里木河胡楊林、青海三江源、雲南哈尼梯田等七類濕地場景,都可在此一併欣賞,讓人讚嘆不已。

  受限於時間,只能走馬看花、挑著看,其實參觀內容反而不是重點,印象深刻的,除了學生見學旅行絡繹不絕外,就屬建築了。中國濕地博物館2009112日開館,由日本後現代建築師磯崎新設計,以「綠丘」為主要意象,主體建築在人工山丘下,為綠色植被覆蓋,圓拱形的觀光台40公尺高,外形如金屬幽浮(UFO),整體建築極具特色。博物館面朝濕地公園,斜向挑出的圓盤高塔,能俯瞰西溪濕地全景,地下長廊迎向水面,可以近觀濕地動植物與生態環境。中庭設有玻璃頂洞穴似的採光井將光線引入山體建築內,採光良好。邊上設有迴轉斜坡,沒有台階,即使銀髮族也可緩步前行,舒適優雅地循序參觀各展間。設計的前衛新潮,體貼細心的人本考慮,也讓人嘆服。

    京杭大運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流經天津、河北、山東、江蘇和浙江四省一市,連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1794公里2014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據記載,大運河的開鑿始自春秋時期的吳王夫差,到隋煬帝時才初具規模,元世祖時再度擴建,形成現在大運河模樣。明、清兩代建都北京,但經濟上十分依賴繁華富庶的江南提供糧食與物資,因此京杭大運河便成為南北交通的水運大動脈,而杭州位於大運河最南端樞紐,逐漸形成運河歷史古蹟最豐富、文化底蘊最深厚的杭州段。大運河已默默運作了2500年歲月,歷史上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且如今依然流轉如故,到杭州怎麼能夠不去看一眼如此活生生的古蹟呢。

  此行希望搭乘仿古漕舫觀光船,來一段京杭大運河巡航,在刀剪劍博物館、傘博物館、扇博物館附近的碼頭上船,預定在香積古埠上岸,參訪有運河第一香」之稱的香積寺。漕舫觀光船是仿造明、清時代航行於大運河的木質漕舫船,當年運送南方的米糧絲綢,供養北方朝廷,需大量運輸,又得適應僅1.35公尺的運河水位,特色是木質船身,外觀厚重。登上船身,只見木板座椅分列兩旁,兩側都是為觀景設計的大大窗子,但不能走上甲板。

〈刀剪劍博物館、傘博物館、扇博物館等在橋西直街入口處,該址前身為杭州第一家棉紡廠--通益紡紗場,目前博物館群展示的是杭州三大名產:張小泉剪刀、杭州傘、王星記扇子。〉

〈觀光船碼頭岸邊,豎立「中國大運河」巨大石碑,背面是大運河杭州段,均有地圖標識。另一塊石碑指出「距離拱宸橋200」,拱宸橋在碼頭左手方不遠處,三孔薄墩拱橋,造型優雅美觀,是大運河南端終點的標誌、杭州段最具代表性的古蹟,始建於明崇禎4(1631),清季幾度重修,石橋矗立河道中央,橋名拱宸」,是對南巡帝王表達歡迎與敬意。清代,拱宸橋西岸是最熱鬧的水陸碼頭,商賈鼎盛,目前稱作橋西歷史街區或橋西直街。〉

  船沿河岸前行,隨船導遊介紹大運河的故事、路過的河畔景點,最吸睛的非江漲橋東、西兩側的乾隆、康熙皇帝金色塑像,以及龐然大物的乾隆舫莫屬,船過橋底下,匆匆但見牆面上金色塑像,導遊則說還有分別記載著清代祖孫兩位皇帝六下江南的年份牌匾,足見清朝皇室經濟上如何重視江南的貢獻。乾隆舫如一艘豪華巨幢停駐港灣裡,據說就是仿造乾隆下江南乘坐的船舶,看起來就像是一棟移動的宮殿,想當年,乾隆何其舖張豪奢,六下江南,次次勞師動眾、勞民傷財,難怪國庫為之空虛。此外,不時緩緩擦身而過的貨船,也是注視焦點,導遊說,自海運與鐵路興起,加上清末運河疏於疏浚,運輸功能沒落,不復以往明、清時代擔負漕運、南糧北調等重要任務,現在主要運送沙石泥土、煤炭燃油等貨品,勉強供人緬懷其千餘年來扮演溝通南北交通大動脈的榮景。

  在香積古埠上岸,穿過大兜路歷史文化街區,民居建築仍保留了清末民初的風格,見證昔日民生物資重要集散地的風華。據說,古時候運河行旅香客進入杭州終點前,會先在香積寺(杭州市拱墅區大兜路香積寺1)拜廟進香,然後續往靈隱寺朝山,故運河第一香」之稱。香積寺始建於北宋年間,是全國唯一供奉廚神(監齋菩薩)的寺廟,可也不免於戰火摧殘,目前所見為2009年重建的銅柱、銅瓦、銅門檻的銅造建築。中軸線上依次為牌坊(山門,可欣賞「般若門、持戒、禪定」等門柱雕刻)、放生池、天王殿、大聖緊那羅王殿(掛「天廚妙供」匾,供奉監齋菩薩「大聖緊那羅王」)、大雄寶殿供奉橫三世佛和藏經閣,另有觀音殿、文殊殿、普賢殿、鐘鼓樓、地藏殿和伽藍殿等。大門外,原有清康熙52(1713)所建形制相同、東西對稱的九層八面石質仿木構樓閣式雙塔,1968年東塔被毀,僅存西塔;塔身兩側有浮雕,第三層塔檐下懸匾「慈雲」,並有「大清康熙癸已季春吉旦,弘法沙門實澄新建」落款;不知何故,被改置放於東側,卻在原址另建仿造新塔。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kt19813&aid=122202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