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11/28 00:45:47瀏覽2321|回應1|推薦20 | |
選好題目,不離題地層層推演思惟
不可能止於一念?(3之3)
科學家寫論文的「題目」 等同「止於一念」。 論文的內容不可「離題」 即千佛山止觀的「不離此念」。 在寫作的過程中 寫了又改,改了又寫 叫作「砂汰」。 最後完成的論文或止觀 不論在學界或佛法上 都叫做「與道相應」 --雖然兩者各有其「道」!
改寫自[游琴篇.靜遠集]
作者:千佛之友
上接:晨釗如果能够跳脫「以物質解釋精神」的框框,才有機會去「認識」佛為什麼要說「苦,空,無我,無常」及教我們如何「修心」以改善精神生活的道理方法,使「一般人」能從八萬四千法門中找尋和自己契機的「共識」,然後逐漸深入而自佛法中獲得真實的饒益。
【想行間隔和止於一念】
是千佛山止觀法門,有其特殊的定義,範圍和內涵,絕對不可以用「自我意識」依字解義。
全文應該是「想行之間建立間隔之後,進行『止於一念且不離此念』的千佛山止觀」。
強調的是從「一般人」的思惟模式轉入依佛法的思惟模式。其間,思惟從未停歇,並不是要「切斷相關的腦神經細胞間的連結」而變成泥塑木雕的土地公。
佛法談「念」,談「起心動念」,不是只談其結果所能達到的境界,如「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或「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重要的是在「過程」中如何進行「修正心態」的道理方法。
晨釗推算一念只有毫秒(也可能只有百兆分之一秒),當然是快到不可能掌握住每一念。但是在念頭飛轉之際,人人都會「抓住一念」,由此念再飛轉,然後又抓住一念,這些「陸續」抓住的念才構成思惟。
「一般人」都可能有三思而後行的時刻,的確如晨釗所言「一個不學無術的人,任他想了千遍萬遍,能期待會有更好的結果嗎?」但是隨老和尚學佛法的人,會運用思惟去看這句話,會問「什麼叫做不學無術?」
「哦!是了!我做學佛的人,有道理,有方法(即『術』),的確那心猿意馬的干擾愈來愈少,體驗到的法樂也愈來愈充實。那些『不學』佛法的人當然『無術』(方法)得到這個專業領域中的饒益。」
【想行間建立間隔】
是「警覺」到,「我」(即心,即五蘊)又被過去印記在腦神經細胞的「習染」(原有的那個老是要「強出頭」的「訊號最強的廻路」)所主導。立即踩下煞車不使繼續(建立間隔)。
抓住了這個警覺到的念(即凡夫之念;亦即會引起煩惱之念),以它作為後續思惟的主軸(止於一念),立刻改變思惟之路(轉念),朝向運用自己從佛法上學到的道理(新建立,不太熟悉而且較弱的廻路),針對這個新發現而且警覺到的問題進行「新的思惟」--這叫作「止觀」(先止後觀)。
念是停不下來的,也不應該停下來,但是要把握住起始抓住的那個問題,改變方向,依道思惟,不要讓念頭離題(不離此念)。(參見拙作「五蘊高速公路」)
通常每一「轉念」所得(叫做「非想」)都有瑕疵(與道不相應),都要「砂汰」掉,一直到能够「與道相應,與生死有關」,再進行下一步「二度止觀」……(參見《修行法要》及《觀行法要》)。
在這裡故意引用許多千佛山止觀中的「專業術語」,是為了要激起科學家的理性及客觀。就像一個電子科學的教授想和路人甲談「夸克」(Quark)的重要性,也必須先要有路人甲的「想知道」加上了解並接受「電子術語」的意願。
接下來,一個更大的問題是「如何溝通」?
201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兩位得主之一,法國籍的雅霍許(Serge Haroche)曾表示,他的研究「不可能以日常用語解釋說明」,而透過他的研究「可以完成一些目前按古典物理學法則做不到的事」,譬如,更精確的全球定位系統(GPS)。
我們不需要雅霍許來教他的理論,只要買到GPS的新產品就可以應用。
佛法則不然,雖然「可以完成依凡夫的習染做不到的事」,但我們必須要自己學到道理方法(理論及實踐),才能發揮力用。但是佛典中的文字和我們的「日常用語」不同,必須有人用我們聽得懂的語言,打破障礙,才能由法師引導我們入門,然後深入。
在國外有一個用藏密式的咒語、手印等方法替人改風水的名人,林雲大師。我們在幾度的北美華人年會上,都曾請他來作 Keynote Speaker 演講。
學科學的朋友們問他,為什麼做這些動作?有什麼意義?
他說:「我們的咒語,手印及作法,是我們的語言,你們聽不懂。我用你們聽得懂的語言來說,就是『平衡和諧』四個字。」
這四個字大家一聽就能「懂」,好些朋友後來依這個原則買了房子,連「專家」都點頭。如果欲向科學家兼教授的人介紹千佛山止觀法門,當然首先應該知道他們聽得懂的語言是什麼。
每位科學家及教授,事業中極重要的一項是「寫作」。不管是「研究論文」,「學術報告」,「研究計劃書」………都要有一個「標題」。然後依題一步步依序推進,從簡介,開場白,主體,討論到結論,才算完成。
他們放下手邊一切雜務,澄心淨慮「開始要寫」--也就是千佛山止觀說的「建立間隔」。
在「開始要寫」時,先隔開他們「每天習慣」要做的事(素行);等同「開始要進入止觀」時,先隔開凡夫「每天習慣」憑直覺而導致的「行」(會招致煩惱)。
當在紙上寫下「標題」之後,就把全部注意力聚焦於此「題目」;等同「止於一念」。
此後思考、寫作整篇論文的內容都不可以「離題」,亦即千佛山止觀的「不離此念」。
在寫作的過程中,寫了又改,改了又寫,就叫作「砂汰」。
最後完成的論文或止觀,不論在學界或佛法上都叫做「與道相應」--雖然兩者各有其「道」。
如果這些學者能够認識,千佛山止觀所說的「止於一念」及「不離此念」的「念」,就是他們自己最熟悉的寫作「題目」時,他們就有機會得到「進行千佛山止觀」所帶來的饒益。
靜遠最後能建議晨釗的是:
如果真心「想知道」千佛山所詮釋的佛法, 不但要放下自己用科學知識,依字解義所生起的成見, 還要拋開自己從道聽途說中,用「自我意識」所形成的不完整的「佛法」﹔ 融入「專業」的定義和範圍去作基本的認識了解; 從白雲老和尚的詮釋中尋取和自己契機的共識; 然後由此逐步探討, 深入, 必可得到如經典所描述的心境。 (全文完)
延伸閱讀: 137 最後的法宴 http://blog.udn.com/jfeng13x/90857187 47 五蘊高速公路 http://blog.udn.com/jfeng13x/82999959 48 不可能止於一念?(3之1) http://blog.udn.com/jfeng13x/83000923 49 不可能止於一念?(3之2) http://blog.udn.com/jfeng13x/83124729 51 不可能止於一念?(3之3) http://blog.udn.com/jfeng13x/83230297 . .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