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11/15 00:21:27瀏覽3516|回應3|推薦31 | |
路平!心平嗎? 路不平!心的幻境呢?
路平專案
「萬法唯心所現」並非說「我的心改變了」,「萬法」就變了! 「萬法」還是「萬法」它自己,一點也沒因我而改變! 先調理好「心」,再回頭去處理那個產生問題的「人、事」!
以前有個人看到路不平,怕人摔倒,就去補路。後來愈演愈烈,不但見到路上坑洞就要補,還到處找坑洞去補,像瘋了一樣。
一位智者不忍,就告訴他:「非路不平,仁者心不平」。他恍然大悟,不再補路了。
聽到這個故事後,思惟數日: 禪宗的慧可祖師初求菩提達摩老祖說:「弟子心不安」。
這位智者替補路的人「安了心」。 「安心」不就是我學佛法的初衷嗎?
白雲老和尚曾舉「風動幡動」之例說:「仁者心動」的境界並不高,因為雖在說「無」但心中還有個「有」,是相對法之念。
又舉「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之例:說者心中還是有個「有與無」的分別,還是在相對法中打轉。
這是在佛法上的認知、體會,啟發我不要停留在「以得少法為足」,不要以為能說出「菩提本無樹」或者「不是風幡在動」之類的話就自以為有了境界。
事實上我是凡夫級的修行人,修養還沒有累積多少,那來的境界?
不過凡夫有凡夫積極面的修行之道。「菩提無樹」和「非風幡動」對我而言,太抽象,和日常生活無關,不易掌握。但是「路不平」卻是天天看得到。好些縣市不是設有「路平專案」嗎?
順著現實生活思惟才發現的確有思惟的空間:
「仁者心不平」的故事告訴了我什麼? 學佛法的第一關不是要學化解煩惱嗎?
煩惱起於「我」在生活中面對的人和事,不論喜或悲,愛或恨都落在八苦之中。
「我」就是「心」,而「路不平」是一件事! 「見路不平去補」是善的,做善事是好的!
但是,如果堅強地執著在上面,演變到「到處找路去補」之後:
路平了! 心卻不平了! 「心路歷程」由做善事,轉成煩惱!
智者一語把補路人的心安了。
故事結束了嗎? 電影散場了,回家睡覺嗎? 那麼新的思路在那裡?
試著想想:
佛法是用來安我的心。 沒錯! 但是悟了、心平了,路還是不平的呀! 從此我就可以不理那些不平的路了嗎? 不是的! 現實生活中的「路不平」並不會因我「心平」而改變。
「萬法唯心所現」並非說「我的心改變了」,「萬法」就變了! 「萬法」還是「萬法」它自己,一點也沒因我而改變!
「我的心」就是「五蘊」。 當五蘊隨著萬法遷流不息產生無限煩惱之時,如何能夠好好地處理人或事的問題?
只有在「心平」之下才有能力處理「路不平」的事。
老和尚教我們的是在「人、事」上起煩惱的當下,先用佛法調理好「心」,再回頭去處理那個產生問題的「人、事」。
他沒有教我們用「心的幻境」去逃避現實生活中的萬法,不是要我們止於「心平了,路還是不平」,而是要我們在做到「心平」後更清晰地、更積極地、更有效率地去進行每一個「路平專案」。
延伸閱讀:
淋雨的老和尚 http://blog.udn.com/jfeng13x/102354033 飛越無明(拾年老人緣) http://blog.udn.com/jfeng13x/102427376 詠鯊 http://blog.udn.com/jfeng13x/103273556 龍吟 http://blog.udn.com/jfeng13x/103337933 亓官先生與我 http://blog.udn.com/jfeng13x/103445364 吃素與持齋之別(平易近人的佛法 1) http://blog.udn.com/jfeng13x/103522419 「佛」的意義是「老師」(平易近人的佛法 2) http://blog.udn.com/jfeng13x/103571812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