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騎50cc機車七天環島一周(I came, I saw, I photographed) /Day 6之一
2008/08/06 15:37:28瀏覽1117|回應0|推薦3

日期:2008/07/14-20

Day 6

行程:三地門-沿山公路(185號縣道)-茂林(國家風景區)-27號省道(前往六龜)-十八羅漢山景點處原路折返﹝土石流/道路崩陷﹞-茂林-接28號省道-美濃-旗山-接3號省道(山線)-內門-南化-北寮-玉井-楠西-大埔-續行數公里道路中斷原路折返﹝土石流﹞-玉井-接20省道至左鎮-續向西行數公里轉接178號縣道至善化-接1號省道-經官田、新營市、水上至嘉義市

天氣:颱風過境/豪大雨不停

夜:宿嘉義市區旅館

圖片故事:http://picasaweb.google.com.tw/jesuschristlin3

今天早上醒來,發現自己躺在屏東三地門鄉水門的旅館中,窗外風雨依舊。心中有一點興奮,畢竟常年在大台北地區生活,難得來到南台灣屏東最大的山地鄉一遊。三地門之所以引起我的好奇,是在今年五月間遊覽南橫西段時,曾在多處看到有“茂林國家風景區”的界碑。打開“台灣觀光交通地圖”查看,發現高雄縣的六龜、茂林及屏東縣的三地門都屬於“茂林國家風景區”主要的景點。領略過南橫公路沿線的高山、深谷、溪流的美,爰對“茂林國家風景區”心生嚮往之。

三地門地屬屏東縣三地門鄉,位於屏東東北靠山隘寮溪畔,顧名思義即『三地之門』,三地意指水門、三地、北葉三個排灣族村落聚居地;三地門鄉擁有得天獨厚的美景,青山疊翠、溪水幽幽,更有豐富的魯凱族及排灣族特殊文化資產。

 收拾好昨晚在旅館房間內四處晾掛的颱風雨淋濕的衣物,打包上機車。準備出發前,為留存記錄,特別回旅館房間拍照,連同正在收拾房間的越傭一起入鏡。交還房間鑰匙後向旅館門房問路,得知三地門離水門不遠。按著所示方向,爬坡往山裏走,首先經過連接山地與平地的三地門大橋,大橋下是隘寮溪。 走在三地門大橋上,回望水門市區及颱風為隘寮溪所帶來的滾滾溪水,溪谷上方山頭雲霧繚繞,景色優美。水門,顧名思義,水之閘門也。

經查,隘寮溪主要由南北兩大支流匯合而成,南隘寮溪發源於北太武山;北隘寮溪發源於知本主山附近的巴尤泡池稱為巴尤溪;南北兩溪蜿蜒向西流至三地門附近會合,由水門流出山區,然後朝西北流到屏東縣里港鄉磚子附近,匯入荖濃溪,全長約90公里。 不顧風雨,拿出相機,稍做防雨措施,迅速向隘寮溪流出山谷的滾滾溪水,以及相形之下渺小的水門村落,留影紀念。

過了三地門大橋,就是一路爬坡的山路,不久,就進入三地村工藝大道。風雨中,人車稀少,相當冷清。從路旁的招牌看板,仍可看出這裏的原住民文化豐富,是一個相當有趣的地方。由於事先並未對此地有所研究,而且還要在風雨中趕行程,正當不知所措從何處尋找今天較有趣的事物,忽然間,看見三地門鄉公所在三地門大社村文化館所舉辦為期半年的《古陶壺特展》,心想,就進去避一下風雨並浸潤在文化中吧。若無此項特展,原有意前往昨夜駛往水門之前所路過的《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一遊,以為環島行增加一點文化氣息。

三地門部落,自日據時期就已是國內外馳名的風景區,遊客比一般部落多,在地人很早就跟平地人有頻繁的接觸。三地門鄉除了常見之舊紋理(石板屋)外,還有部落生活所形成的梯田地景、豐年祭等文化傳統;並以『排灣三寶-陶壺、琉璃珠、青銅刀』為主要發展重點的傳統工藝與文化產業。

這次《古陶壺特展》,就是將排灣族祖傳的排灣三寶拿出來展覽,並有排灣族少女導遊解說。特展並有舞蹈配合演出,增加可看性。 時間有限,走馬看花一番,也未欣賞舞蹈就匆匆上路了。下次有機會,停留一、兩天時間,仔細品味;並參觀這次緣慳一面的《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 同時順訪三地門鄉其他旅遊景點,包括:涼山瀑布、賽嘉航空公園、及部落遺址尋幽訪古。

約上午十一時左右, 離開三地門,繼續走沿山公路。雨勢減緩。公路兩旁盡是田野風光,遍地栽種鳳梨,遠山並不高,雲霧繚繞,景色相當優美。 約正午時分,抵達高雄縣六龜鄉的茂林,這裏也是屏東沿山公路的終點。

這時,人車停在當時尚不知其名的濁口溪上的一座不知名的水泥橋上,滾滾溪水從上游頃瀉而下,穿過橋下,匯入不遠處的老濃溪。颱風帶來的豪雨,好似將衝垮這座老舊水泥橋。當時,我還不知道,這條濁口溪就是茂林風景區的主角。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esuschristlin&aid=2108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