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與人民簽份MOU吧
2009/11/22 07:17:38瀏覽2340|回應5|推薦15

 

     很奇怪。MOU,明明只是個名詞,泛指各種合作備忘錄,現在在台灣,卻成了專有名詞。看看媒體,或是聽聽周邊的人講到MOU,一定是「跟中國有關」的那份「金融監理合作備忘錄」。

 

     這種講到什麼,都變成專指「跟中國有關」的事情,現在越來越多。尤其是在經濟上,中國,彷彿成了決定未來好壞的唯一元素。要不要買房子?大家押注的,是未來會有多少從中國來的有錢人,會把房價炒高到什麼樣程度;要不要進場買股票?大家幾年來心裡想的,也都是中國概念。更多產業如今言必稱中國市場,特別是這回吃了「MOU」補帖的金融業,早就對著中國大流口水。 

 

     流口水的,當然不只有台灣金融業。誰都知道中國的經濟,不鳥金融風暴,正在繼續起飛;誰都知道中國的企業漸漸成熟,巴菲特、羅傑斯,大家都在找未來的金雞母。住在中國周邊國家的人更知道,中國旅客這些年湧入港澳東南亞,帶動了多少觀光商機;也都知道,中國除了有高到嚇人的外匯存底,還有賺到錢的民間大商人,正在全世界灑銀子,買樓買地買公司。這種錢,誰都想分一杯羹。 

 

     這也就是為什麼,歐巴馬上任沒幾個月,就往中國跑,一待就是三天四夜,美國史上沒見過這樣的總統。從東協到巴西,將來還打算把美元擺一邊,改用人民幣做生意。國際舞台上,今天從全球景氣、氣候暖化,到阿富汗危機、伊朗與北韓核武麻煩,中國儼然成了「話事人」之一。看重中國,天經地義。 

 

     問題是,看重中國,歡迎中國,不等於可以光靠中國就好。聰明的政府,都知道均衡的重要性。就像偏食的小孩,身體容易出問題,一個在經濟上偏食的國家,也很容易陷入麻煩。尤其,假如落到什麼事情都只看同一個國家的市場,都只關心來自同一個國家的熱錢,人民所感受的,必定不是高枕無憂的欣喜,而是一種有一天得仰人鼻息的不安。 

 

     就拿「金融監理MOU」的簽訂來說,毫無疑問,這是金融業引頸盼望的第一砲,將來光明正大登陸做生意,就從這裡開始。但政府不應放任金融業者誇大這份備忘錄所能帶來的好處,漫天營造美麗的假象,而是要更具體的告訴人民,接下來更關鍵的ECFA,以及各種號稱對等的開放,會帶來多少好處,多少威脅? 

 

     威脅是難免的。特別是當一個小國,跟強大的國家相鄰,往往很難迴避。但降低威脅,絕不是無法達成的任務。例如新加坡,這個長年靠國際貿易生存的小島,過去得仰賴鄰國們的生意,而現在,東協對該國貿易的佔比,已經明顯降低。這種設法遠離對單一市場倚賴、避免有一天得仰人鼻息的思考,正是李光耀過去親中抗西,而今天卻決定拉美制中的原因。 

 

     當然,台灣跟中國不只是「有關」而已,而是一九四九以來中國念茲在茲的「自己人」。就算台灣外交部次長到現在還是大聲高喊「中華人民共和國主權不包括台灣」,但台灣經濟上有所求,中國又豈會袖手旁觀?說威脅,太沉重。 

 

     不過經濟上的威脅,有時候不見得是國與國之間的。地區與地區、城市與城市之間,也會彼此較量,成王敗寇。在美國,各州之間往往就為了爭取大企業進駐而勾心鬥角;歐洲也有許多城鎮,因為無法創造良好條件,人口與資金都流失到相鄰的好城市。 

 

     從城市到國家,要在較量中勝出、避免仰人鼻息,沒別的學問,就是設法自立自強──找出自己「更多」強項,然後到「更多」地方,吸引「更多」不同的人才與資金前來。 

 

     這項任務,沒有任何政府能光靠自己的力量達成,而是得跟人民把目標講清楚,號召全民一起行動才行。MOU,是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的縮寫,直譯就是:彼此了解的備忘錄。面對中國,政府是不是該先跟人民簽份MOU呢?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essesam&aid=3520253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毛骨悚然
2009/11/25 18:22

台灣這麼久以來,經歷過那麼多慘痛的教訓,尤其是自從政黨輪替過後,許多政治的醜陋面貌以及一個個危機都逐一暴露在民眾面前。無論是環境的,經濟的,或者是社會的.......。我在這十多年對政治發展的關注當中,學到最寶貴的一課就是───我們的政府根本是不能夠信任的,無論是任何一個政黨或者任何一個檯面上的政治明星。現在是民眾該覺醒的時刻,不要再期待英名的領導人、社會菁英以及大有為的政府,如果你從這幾年所經歷的金融海嘯、建設弊案、環境污染、社會亂象當中還學不到這個教訓的話,還以為那些政客真有心或者有那能力帶領台灣走向正確的方向,那你的愚蠢無知才是台灣最大的危機。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兩岸合作截長補短,將無敵於世界!
2009/11/22 19:16

中國人就像西方的猶太人一般  善於經商做生意! 只要屏除政治障礙  創造公平合理的競爭空間  自然能夠衍生所謂的民間"MOU"!

至於台灣目前的問題就是  人民受到無恥媒體和政客影響  大多中下層民眾根本搞不懂狀況  或者被洗腦成無知刁民! 馬政府該做的不是和人民簽"MOU"  而是強勢地帶領台灣走向正途  暫時先將民調迷思放一邊才對!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以小事大才是生存之道
2009/11/22 15:09

眾所周知,台灣是現代割據一方的唯一諸候國。春秋時代也有許不聽話的「小諸候國」,都被五霸所兼併,聽話的小諸候國都能生存下來,直到戰國時期另當別論。以「小事大」是小國生存的方式,也是唯一的方式。又如後唐李煜,奉北宋為正朔,不敢在北宋面前稱「帝」,只能稱「國主」,雖然年年進貢,但趙匡胤生日時,他裝病不前往祝壽,乃惹惱了大宋皇帝,最後下場很凄涼。

1949年後,大陸還是弱國,以美國為強大國,那時台灣樣樣都「事奉美國」,連「反攻大陸」都要看美國人的臉色,視美國人為優秀民族,政治、文化開始美國化,才能生存到今天。

如今,大陸雪恥強國了,美國也管不住大陸,台灣當然要回歸祖國,事奉祖國才是正途。所以,跟大陸簽訂MOU,台灣才能生存!


連小混你給我面壁立正站好, 別去惹熊貓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馬政府自我感覺良好 ~~
2009/11/22 14:16

馬政府以為自己選票多 ...

能力也就變多了 ... 真素奇怪 ~~

凡事自己矇著頭蠻幹 ...

無法整合國內所有腦袋 ...

包括反對意見 ...

找出國家最大利益 ...

跟最好策略 ~~

美國牛的談判結果 ...

已經預告下一個悲慘的割地賠款條約 ~~


孫台生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補藥」或「毒藥」?
2009/11/22 13:03
內行人都擔心
兩岸金融開放的結果
可能由期待的一帖「補藥」變成「毒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