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一位重視風險的投資家
2009/06/22 07:45:19瀏覽3846|回應1|推薦17

 

    七十五歲,你會想做什麼?老投資家彼得柏恩斯坦,從七十五歲開始,直到兩周前的六月五日,以九十歲高齡去世為止,寫了四本書。總計一生中,完成了十本作品。 

 

     十本書,也許不算什麼紀錄;而且伯恩斯坦最令人懷念的,也不光只是他的作品。在金融圈中,他是極少數親身經歷過一九二九年那場大蕭條、在二○○九年這場金融風暴中還依然活躍在市場的人。 

 

     「今天的投資人最大的問題,」他說,就是「缺乏歷史感」。幾乎所有的投資決策,都是基於最短期的記憶,與最即時的訊息,彷彿眼前所發生一切,都是史無前例。「假如對歷史有多一點理解,很多人也許就能避免市場崩盤所帶來的傷害。」 

 

     說到市場崩盤,柏恩斯坦自己正是受害者。水瓶座的他出生於一九一九年的紐約,那幾年,景氣正好,一九二九年那場大蕭條還沒爆發,現在灰頭土臉的美國汽車業,當時才正摩拳擦掌地起飛。柏恩斯坦的家族算是很敏銳的生意人,他爺爺所開的皮革公司,搭著汽車業的成長列車,也跟著發了財。 

 

     但是沒想到,眼看市場愈來愈熱,他爺爺心癢難耐,決定把一手打造的公司,以「無法想像」的天價脫手,然後把大筆資金轉入股市。沒幾年,股市崩盤,大蕭條降臨,所有財富也化為烏有。據說,小柏恩斯坦當時家庭財務還一度陷困境,還好,很快就被善於投資的父親艾倫柏恩斯坦給救回來。 

 

     在那之後,伯恩斯坦一生還算順遂。一九四○年代他進入哈佛,原本唸的是政治學,而且還跟已故總統約翰甘迺迪同班。但他後來發現,自己對政治學的興趣不高,倒是對經濟與市場現象有著高度好奇而改唸了經濟學。他其中一位經濟學的啟蒙老師,就是約瑟夫熊彼得。 

 

     親眼目睹了將近一個世紀的經濟活動,參與了生命周遭一波又一波活生生的市場起伏,愈到晚年的柏恩斯坦,愈能用一般人能容易理解的方式,對金融、市場與風險,提出發人深省的警告。曾經擔任《金融分析師期刊》總編輯的勞勃阿諾特,就給柏恩斯坦的作品極高評價,認為他是「金融界最棒的寫手」。 

 

     奠定柏恩斯坦金融寫作地位的,分別是一九九一年所出版的《資本的觀念》,以及一九九六年的《與天為敵》。尤其是後者,早在多年前就深入淺出地探討投資行為中非常關鍵、卻往往被忽略的「風險」。七○年代以來,金融業者開始大談「風險管理」,主張風險可以被有效降低,投資可以很安全。 

 

     錯了,柏恩斯坦說,市場一點也不安全。草率地迷信風險管理,反而會讓我們低估了風險的存在,會害我們去「冒原本不該冒的風險」。就像很多散戶,以為風險真的已經被降低了,也因而傻呼呼地去投資。 

 

     今天的金融風暴,不正是投資者們冒了不該冒的風險,所闖下的大禍?早在貝爾斯登出事前,柏恩斯坦在他的文章中就提出警告,市場已經過度追逐報酬,而明顯地忽略風險。「風險這件事,」他說:「已經從投資者的決策過程中蒸發。」這番話說完沒多久,世界就開始陷入不顧風險的後果中。 

 

     當然,柏恩斯坦一生,也不是沒有犯過錯。例如他曾經狂妄地認為「股利不是關鍵」,後來他承認自己錯了。「沒有人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事,」柏恩斯坦提醒我們,這句話說得容易,卻往往被企業與金融圈的人忽略。「投資人都必須理解,今天所做的一切決定,都有一定的錯誤率,不應盲目地以為自己能自外於風險,相反的,在投資前,都應該認真問問自己:萬一錯了,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理解歷史」、「為風險做好準備」、「不冒不該冒的險」,讓這位老投資家將近一世紀,優遊於市場中。此刻正在追逐股價的投資人,是不是也該想想這三件事呢? 

 

 

 

( 時事評論財經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essesam&aid=3064814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到底改革了什麼?
2009/06/23 08:41
所以才會有句話叫做「人類從歷史中學到的教訓,就是人類永遠無法從歷史中學到教訓」不是麼。

前幾年股市熱絡、熱錢在全球流動、投機性金融商品推陳出新的時候,又有誰能抵擋住那麼大的誘惑呢?不跟進的人大概還會被笑是傻瓜吧。

我仍秉持著悲觀的心態等著看錯誤一再重演。現在股市才剛開始有那麼點回春跡象,通貨膨脹與物價上漲已經是山雨欲來風滿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