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在IPO冷風中,破除全球市場迷思
2008/10/09 08:24:52瀏覽8216|回應1|推薦12

 

 

 

  一心想當上市公司大老闆的人,這陣子,很悶。股市低迷成這樣,打亂了全球所有企業的上市步伐。有人放慢腳步,有人硬闖。總部設在山東的華熙生技,昨天硬是在香港掛牌,股價表現讓投資人難掩失望。 

  硬闖市場而灰頭土臉的,當然不只有華熙。在美國,今年第三季掛牌的五家公司,現在全都低於上市承銷價。也就是說,假如你當時搶進這幾家公司的股票,百分百,鐵定賠錢。 

  現在,很多人都愛用英文的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來稱呼所謂的上市上櫃。還記得去年這時候,在熱鬧滾滾的中國與香港市場,這三個英文字母羨煞了多少人。一個個紅光滿面、西裝畢挺的企業家,幾乎周周輪番開香檳,舞獅舞龍,慶祝IPO達陣。那段時間,儘管次貸的火苗已經冒出,全世界還是平均每天有三家公司IPO,從股民身上吸走了超過五百億美元。經理人個個身價連翻好幾倍,承銷商們也大撈了一筆。 

  轉眼間,這幾個月,全球IPO市場就像颱風裡的街頭,冷清到不行。最新出爐的數據顯示,剛剛過去的三個月,全球IPO的家數只剩下八十六家,跟去年第三季的三○三家相比,還不到三分之一;從金額來看,股民願意買單的錢,甚至不到去年同期的兩成。 

  這樣的冷,對於想要集資的老闆們來說,當然扼腕,卻不令人意外。誰都知道,IPO最好要趁市場最熱的時候。只有當股民興沖沖,股市熱騰騰,才能把股價炒高。現在的投資者,既焦慮又小心,再大、再賺錢的企業,股票都未必有人要買,何況這些新冒出頭的陌生名字? 

  不過,對投資者而言,這一波的冷冽,倒不失為讓大家冷靜下來的好機會。就像颱風天出不了門,投資者可以趁著IPO的冷行情,好好觀察市場,檢視一下企業的體質。 

  比方說,IPO的冷現象,就戳破了幾年來流行的「脫鉤」迷思。先前,那些追捧新興市場的分析師言之鑿鑿,都說金磚四國起飛了,窮國們的經濟與金融可以靠自己,不再需要看先進國家臉色,兩者可以「脫鉤」(decouple)了。才怪。今天我們可以確認,新興國家的經濟有了顯著的改善,但要說與先進國家「脫鉤」,卻還有段距離。先進國家仍然左右著全球經濟的方向,當美國、歐洲與日本一起倒楣,中國、巴西、印度也好不到哪裡去。 

  先來看先進國家。在剛剛結束的九月,一整個月,美國股市居然沒有半家企業掛牌。原先排好的,不是延後,就是乾脆撤案。美國只有九月分掛蛋,還算好的,鄰國加拿大已經連續三個月,都沒有半家企業掛牌,寫下該國股市史上最爛紀錄,在這之前的半年,雖然有五十三家新掛牌,但也只募集不到七億美元,跟去年同時期的十二億相比,近乎腰斬。至於亞洲的日本,十六年來沒這麼慘過,今年目前為止的IPO只有三十家,總共也才募到八億多,市場之冷,不忍卒睹。 

  這樣的冷,直接感染到新興市場。勉強撐住場面的,是中國,今年的IPO成績在新興國家中名列第一。最近股市慘跌的俄羅斯,去年的前九個月有二十二家企業掛牌,總共撈走二六三億美元;今年算到九月底,卻只有零星的七家,募集的資金還不到十七億美元。包括台灣在內的整個亞洲,也寫下十年來最糟的紀錄,整整九個月,只有六十五家順利IPO。換言之,至少在IPO的市場上,新興國家仍然與先進國家沉浮與共。 

  這波風暴也能讓投資者因禍得福的是,有機會檢驗這些準上市企業應變的能力。比方說,面對欲漲又止的油價與通膨,接下來幾個月他們會怎樣因應?對於低迷的消費意願,又有什麼樣的對策?當集資的步伐被打亂,他們是否仍舊具備應有的實力?接下來這三個月,全球有二八七家公司等著上市,想要爭搶高達八七○億美元的資金之前,都得面臨這樣的檢驗。 

  IPO是企業集資的好管道,卻也是──套用歐洲貿易聯盟秘書長蒙克昨天說的話──「賭場資本主義」的縮影,是一夕翻身之路,也經常害人匪淺。身為投資者都該知道,在IPO路上,跟著優良企業賺大錢固然好,但倘若買到那些用假訂單、灌水業績、騙人財報墊出上市路的爛公司而虧損,神經病,你真以為他們會把錢吐出來嗎?

 

 

( 時事評論財經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essesam&aid=2273206

 回應文章

戎撫天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一葉知秋
2008/10/09 12:31

IPO急凍,經濟就好不了.

全球金融海嘯已造成流動性危機,銀行資金短絀,企業很難借錢,體質不夠健全的企業,可能發生財務危機而倒閉.

IPO如再陷入冷風中,體質良好的企業也很難籌資擴充,企業投資是經濟成長主要動能之ㄧ,未來經濟真的會很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