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16 初秋日本之旅》風景照錦集
2016/11/03 12:45:52瀏覽1313|回應0|推薦27
將近兩週(包括航程)的日本之行,彌補了去年關西、關東兩趟旅程所有的意猶未盡。這次造訪了京都、大阪、奈良、以及箱根;旅行日記還在慢慢整理中,先挑出幾張最滿意的風景照做為前導。

京都祇園‧二年坂

京都祇園‧二年坂

上次來到京都是花季的四月,不知是什麼樣的巧合,兩次來到京都都是四天的行程中只得一天的晴朗。好在多數時間就只是陰天,就算下雨也只是一點微雨飄忽,絲毫不影響遊興。

京都祇園‧知恩院

京都祇園‧白川

京都祇園‧白川

京都祇園‧白川

京都四條‧鴨川

再訪京都,已經不像第一次的處處驚奇,尤其是第二次探望的祇園與嵐山,古色古香的街坊與山水美景都染上了熟悉感。因為並非旅遊旺季、秋葉尚未全面轉紅,所以比起前一次的櫻花季,人潮少了一些(但還是不少,尤其是台灣旅客,我們開玩笑說,若是想要遇見台灣人,除了台灣之外,就屬日本觀光景點機率最高了)。

京都‧寺町京極通

京都‧嵐山渡月橋

京都‧嵐山保津峽

京都‧龜岡

相較於少了驚豔感、多了熟悉感的祇園與嵐山,初次見面的金閣寺與銀閣寺則比預想中更值得一遊,金閣寺富麗堂皇中不失優雅格調、銀閣寺沉靜閒淡中透出精緻蘊藉。同一天之內拜訪金閣寺與銀閣寺,後山滿滿的石階與山林也絲毫不讓人省力。出了銀閣寺,癱在山門邊吃霜淇淋,修復了將近一小時才有力氣往哲學之道前進。

京都‧金閣寺

京都‧東山區

京都‧東山區

京都‧銀閣寺

京都‧銀閣寺

第五天轉移陣地到大阪,先在車站附近逛了一圈,隔天來到千年古都奈良。這應該是走最多路的一天(金閣寺與銀閣寺是「爬最多階梯的一天」),同時也是氣溫最高、太陽最熱情的一天!明明是接近仲秋的十月底,溫度卻像是仲夏。從春日大社走到東大寺的路上,爸爸在擦汗第一百次、手帕像濕毛巾一樣擰出一灘水之後,榮獲「最高級水塔」的稱號。

奈良‧近鐵奈良駅附近

奈良‧一の鳥居前

雖說同樣是古都,但是奈良的古老感完全不同於京都。奈良的古老處處沉坐著千年歲月的濃綠蒼然,更多的是草木山石的天然氣象;京都的古老處處透著人工打琢過的精巧舒適,更多的是老舖流水的人文風情。春日大社的紅與綠形成強烈的視覺對比,奈良的古樸除了古剎的黑褐色調之外,連鮮艷時都比別處濃烈純粹。

奈良‧春日大社

奈良‧春日大社

奈良‧奈良公園

奈良‧奈良公園

回到大阪,又一次來到難波地區、戎橋、心齋橋。商店街有一側正在全面整修,覺得比起去年可逛的店舖少很多。好在沿途一直有陸續購買想要的物品,行囊並未受多大影響。唯一有些驚訝的是許多之前放滿夾娃娃遊戲機的電動遊樂城已經被樂聲轟隆的柏青哥店取代,弟弟說應該是因為日本社會中手上較有閒錢的是中老年人,不是年輕人,所以娛樂設施才漸漸地從年輕人喜愛的夾娃娃遊戲機,轉型成為迎合中老年顧客的柏青哥店。

大阪‧戎橋

最後一站是和我想像中完全不一樣的箱根。原來以為是像河口湖一樣的湖畔溫泉小鎮,坐上登山電車後,才發現一路都是濃密的山林與少有人跡的溪澗。看地圖週邊景點不少,實際上卻散落在道路蜿蜒的山間各處。搭公車往返各景點,單手拉著手環隨著公車左拐右轉,覺得上臂的「二頭肌」和穩健不移的「下盤」都快要練出來了。從元箱根回小湧園,中途經過不少感覺很幽秘的路段,彷彿穿越進了宮崎駿的《龍貓》世界,如果站在那些站牌邊等車,說不定一轉頭就真能看到頭頂芋頭葉的大龍貓露齒而笑。

箱根‧蘆之湖

在箱根周圍一日遊的那天奇冷,最高溫攝氏九度,一早從強羅開始搭電車到早雲山、在大湧谷(有個地熱公園)轉乘纜車、經過姥子駅,抵達桃源台,再從桃源台搭船橫渡蘆之湖,來到箱根關所與元箱根。雖然一路上沒有在各景點徘徊多久,但是可能是遇上星期日,光是排隊就耗去不少時間。抵達元箱根時已經接近日落時分,氣溫大約五度。因為天氣不算好,所以也沒有看到富士山。

箱根‧蘆之湖

也許是因為箱根這個觀光鎮開發得早,整體感覺比較有昭和時期的年代感,許多建築物的外表也失於整修,不像帶有歐洲風的河口湖那樣乾淨整潔。在箱根住了兩晚,星期六時旅館遊客眾多,但星期天晚上除了我們之外,偌大的飯店只剩寥寥幾組客人。也許到了旅遊旺季會有比較多不需要趕路回城市(準備星期一上班)的海外遊客吧。

《待續》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ennifergao&aid=80387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