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4/10 07:00:00瀏覽2928|回應0|推薦29 | |
原文連結:「金字塔的建造者,絕不會是奴隸,而只能是一批歡快的自由人...」 文章寫得不錯,後段論點也有道理,然而前段兩個故事的推論有點牽強。我是說,我可以同意學術、教育或思想必須基於自由,然而建造金字塔或鐘錶,也需要以自由為前提嗎?我覺得那是作者或布克(假設他真實存在的話)基於時代背景或個人因素的一廂情願。倘若是我,會認為「動機」是更準確的心理機轉。「金錢」和「信仰」都可以產生把工作做好的強大驅動力,儘管我們有時候會認為某人成了「金錢」或「信仰」的奴隸,也就是說,某方面來看,他是不自由的,即使由他自己的角度,他可以是快樂的,而由旁人眼光,他也是高效而精準的。 布克是個神秘的存在。前段兩個故事,至少有一部份真實。去年剛好看了所謂「埃及最高文物委員會」秘書長,人稱「法老」的Zahi Hawass博士幾小時電視專題,其中一段提及關於金字塔建造者並非奴隸的證據出土,網上也找到一則英國衛報的報導。 不過「埃及國家博物館館長多瑪斯」和「布克」就很難找了,包括英文版本的Tommaso和Booker(是的,原文還有英文版,雖然讀起來很像老中翻譯的),估狗掃出來的資料,最後都指向同一源頭。找不出來未必代表虛構,可能只是我不得其法;不過網路時代遇到這種情況,對真實性我會暫且保留。 衛報文章也提到,長期以來學界並「不」認為金字塔是由奴隸建造。那種觀念除了希羅多德,也可能來自對舊約聖經的錯誤解讀,而由好萊塢和猶太復國主義者強化放大(後者曾宣稱,金字塔是猶太奴隸所建造)。另一方面,同一則報導也建議對此毋須過度詮釋,因為墓地方位器皿雖然支持墓主是自由民,但對骨骸的分析,亦發現死者生前習於高強度勞動,平均壽命不長,可見生活條件不優。倘若是我,拿這種題材來發揮,得小心點兒才好。 近代埃及學者的看法,認為修築金字塔的勞工,來自農閒時期的農民,而非奴隸。著眼點可能是消耗剩餘勞力,免得無事生非,因此是有補貼的,並非無償勞動。一點點報酬,再加上為神明(也就是法老)奉獻的情操,不難提供足夠的驅力。現代關於「自由」的概念,大致是文藝復興以降,經由與神權、王權相擷抗而逐步發展成形。與之相尌的概念,所謂「奴隸」,時至今日也由古代單純的私人財產,轉變為指稱一切有形無形的束縛,比方說「意識型態的奴隸」、「傳統思想的奴隸」。因此討論問題的時候,先釐清各自對「奴隸」這個名辭的定義,有助於避免各說各話。我覺得原文作者、布克乃至希羅多德的發言,或許都有個別時代背景的投射;而埃及學者作為考古人類學家所指稱的「奴隸」,應該是法老時代的定義。那個時代的奴隸,當然是不自由的;然而當時所謂自由民,以今日標準來看,其實也沒那麼自由。我想衛報勸人不要過度詮釋,或許用意在此。 附註:原文提到的1536年,咸認是瑞士鐘錶業的濫觴。當年宗教改革家喀爾文帶領一批追隨者移居日內瓦,其中的金匠、珠寶匠因為新教教義崇尚儉約禁絕奢華,於是改行從事鐘錶製造。同年若布克在法國因信仰問題被捕,是說得過去的;而有感而發,強調自由的重要,也算其來有自。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