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2/23 13:29:23瀏覽1497|回應4|推薦39 | |
說到「祖母」、「母親」這些字眼,很自然的一股暖流湧上心頭,就像冬日和煦的陽光讓我全身暖洋洋的。 記憶中,祖母高高的身軀,常穿著藍色衣褲裝。旗袍式衣領,右邊開襟,領口及襟上有同布料編結而成的「一」字型別緻鈕扣。頭髮往後梳成一個髻,髻上常插一朵金花或是昔日家鄉訂婚習俗贈送親友的簪花。額前常圍著一條深藍色頭巾,上頭別著一小翠玉。 祖母好像也曾裹過腳的,不過她的腳大小還適中並不妨礙行走。記得有一位祖母輩的婆婆,裹的小腳長約十公分,走路極為不便。 祖母極愛乾淨,自己的房間整理得整整齊齊,床褥一塵不染。房間喜愛裝飾,梳妝台上的整片牆,懸掛著各地兒孫輩寄來的照片。有次,牆上窗戶的兩扇小木門油漆斑駁脫落,祖母找來穿著泳裝的美女月曆將之貼在門板上。以為這樣就完成了,還沒!美女露出的肚臍肚皮,還是通不過祖母嚴苛的檢驗尺度。祖母又找來色紙,剪下兩片形狀與美女露出的腰身相仿的紙片貼在美女肚皮上。問祖母原因?祖母笑笑說:「穿衣服比較好看。」 每年正月初九拜天公,家裡都會準備一大籠的發糕來拜拜。發糕上紅紙剪成的八卦,都是出自祖母的巧手。祖母擅長剪紙,可剪出樣式繁多千變萬化的八卦。當時年紀小,沒能跟祖母多學一些或保存她的作品,頗為遺憾。 祖母臥房外有一處小空間,我們稱做「堂前後」。這裡有一木製洗臉盆架,架上可放置洗臉盆,下有一抽屜。抽屜內,祖母擺了昔日縫紉用的纏線木軸子、銅板、彈珠、橡皮筋、銅鈴、小木製粿印、諸葛四郎及三國演義人物的尪仔標、錫製玩具、積木....等,這裡成了我們孩子的遊戲場。以現代的眼光來看,這可是祖母安排的「遊戲角落」。 母親則對旗袍情有獨鍾,長年穿著旗袍。夏天有薄而涼爽的款式,冬天則是較厚的毛料。在台北那些年,我住在新店中央新村,這裡原是老中央民代的社區。有一回母親來,到巷口美容院洗頭,店裡的人看母親穿著高雅旗袍,戴著金邊眼鏡,上下打量一番後,問她是否在立法院上班?這段往事,成了我們家閒話家常揶揄母親的有趣話題。 童年是個物質匱乏的年代,學校教室嚴重不足必須借用祠堂上課。當時家鄉駐防重兵,軍人買菜的早市設在清晨兩三點,父親也去租了攤位擺攤做起生意來。母親白天忙著一家十幾口的三餐,洗一家大小的衣服,深夜有時仍可聽到母親洗衣的搓衣聲。但隔天一大早,母親仍須起床幫父親照應生意,但從未聽母親有任何怨言。 不曉得由於大環境使然,還是家裡運氣有夠「衰」。有一時間,父親的生意極為不順,賣菜,總抽不到理想的攤位,生意乏人問津、養豬,豬不肥、賣豆腐,比不上隔壁攤年輕貌美的「豆腐西施」受阿兵哥青睞、賣雞,碰上雞瘟連本都沒了....。真應了家鄉那句俗語「霉運當頭,靠著門,門板也應聲掉落!」就是面臨這樣困境,母親也從沒怨天尤人。 印象中,好像沒什麼事可難倒母親,昔日婦人應有的才幹,蒸糕、綁粽、煮食、縫紉、編織毛衣,母親樣樣精通。就是那些年父親小生意連連失敗,不得不「轉型」賣豆腐,這事也難不倒她。 我不知是什麼信念支撐著母親,在那艱辛的歲月從容自在?是什麼信念讓母親樂觀生活無視橫逆?至今,每當我遇到挫折不順,一想到母親便豁然開朗,我知道我的困難不及母親的萬分之一。
◎ 延伸閱讀: ・寫春聯
● 母親-羅大佑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