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3/23 00:02:30瀏覽1705|回應4|推薦82 | |
籠罩於霧中的小鎮
台北近郊的一個小鎮,每次返台回到小鎮,映入眼簾總是高樓建築如春筍般一棟棟自地上冒出;又像竹子節節高升,動不動就是十五、六層樓以上的大廈。一次在廈門搭計程車,司機形容廈門高樓興建的速度就像貼壁紙一樣快速。小鎮雖然沒有像貼壁紙的快,但也不遑多讓。在建商群策群力下,一棟棟美輪美奐大樓不斷竄出,改變著小鎮的天際線。隨處所見的空地仍不停搭蓋樣品屋,前仆後繼持續推案。當夜來臨,窗口漆黑的要比燈火如晝的多。
有趣的是推出的一個個建案,總喜歡以國名,如法國、瑞士,或是一個知名都會,如巴黎、紐約、溫哥華、蒙馬特、米蘭,甚至還有東鄰的東京、伊豆、佐賀……等當名稱。用得最多的大概就屬法國及巴黎了,類似的名稱如:法國香頌,巴黎之星。建商或許想用這樣的名字引發顧客一些浪漫綺麗想法而買房,不過正也曝露出對自己住家環境信心的不足。假若住家環境的溪流是清澈的、空氣水質是純淨的、公園是綠草如茵的、交通是便捷的、圖書館是藏書豐富的、藝文活動是精彩的……..。若如此,便可理直氣壯地說,這是新北之星、桃園之星、高雄之星,甚至是金門、澎湖之星,不用依附外來名稱。
幾次夏日回來,小鎮沒有台北烤箱般的酷熱,氣溫比較涼爽,通常會低一兩度,有時只開風扇還不需用到冷氣。冬天回來,才見識到小鎮的水霧瀰漫,當台北陰鬱的天候,這裡卻是煙霧繚繞。聽說小鎮以往也種茶,這種天候對茶葉孕育是有益的。一日霧又來了,搭電梯當我按下「十五樓」,同電梯的婦人微笑著說:「這種天氣會不會有虛無飄渺的感受?」我回說:「還好啦,不過,這裡怎麼這樣多霧?」她說:「這已經算好的啦,我搬到這裡二十幾年了,以前那種霧才叫霧哪!」又說 「這些年來,房子越蓋越多,相對的,霧也越來越少了。」
一開始買菜都在附近大賣場或小型超市,後來發現一處傳統市場。市集是一條窄窄數十公尺的街道,兩旁有店家擺出的攤子,中間又有一列攤位,使得市場更為擁擠,時常是人擠人摩肩接踵。除這街道,還蔓延擴展到兩頭的商家。這裡的水果、蔬菜「俗擱大碗」,買菜不是論斤秤兩的,而以單位計價,像茄子一條五元,而水果以「堆」或容器計價,像一堆芭樂、一塑膠籃小番茄。一頭的幾戶店家經常喊價較勁,當一店家夥計嚷著:「花菜三個五十啊!」另一家女夥計回應喊著:「絲瓜一條十元啦!」又一家聲嘶力竭吼著:「蘿蔔兩條三十啦!」各家店前堆滿成堆的疏菜,叫賣聲此起彼落,誰也不肯讓誰,夥計們經常喊到「騷聲」。另一頭,以喊價販售魚貨的攤子同樣熱鬧滾滾,引來圍觀的人群團團圍住,負責拍賣婦人的話鋒機巧,也是讓人駐足的原因。
或許,小鎮還有其他許多有趣面貌,等著我去探訪哪。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