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11/23 02:01:37瀏覽1322|回應0|推薦51 | |
我搭上往史丹利公園的19路公車,車上擠滿乘客。旅客有些是家庭成員,有扶老的,也有攜幼的。有些可能是外地來的遊客,不時走向司機詢問事情。車內說著各種聽不懂的語言,可能是移民原鄉的話語。我已許久沒來這公園了,好懷念那些穿梭步道的日子。
公園突出於海中,類似一個半島,占地400多公頃,蔥綠高聳的長青林木覆蓋著整座公園,每年吸引大約800萬人次來遊覽,包括本地居民和外國遊客。沿著海邊是一條將近九公里的海堤環繞著,分隔成人行道及腳踏車道。我沿著海堤走,海風陣陣吹來,舒爽無比。我一面走著一面尋找拍攝的景觀:浪潮打在岸邊的岩石上,激起浪花朵朵、一艘經過的貨輪鳴著汽笛,警惕飛速飛越而過的快艇、一座橫跨海灣的龐大吊橋、飛過天空的輕巧水上飛機等,一一入鏡。走了一個多小時抵達第三海灘,心裡想著再走走森林步道,便走上斜坡進入森林。一路林木蓊鬱綠意蒼蒼、中途又見到樹幹需數人張開雙臂才能環抱的巨木,不覺又停下腳步抬頭上下觀望。林子內步道縱橫,不容易辨識方向,只得透過手機的公園地圖找出公車站位置,我計劃還要到市區另一頭的圖書館。 史丹利公園沿著海岸的景觀
想起來有些不可思議!已經許多年沒到市中心總圖借書了。剛來北美,三天兩頭便往這裡跑,每回帶一個大背包,將書把背包塞得滿滿,才心甘情願地離開。其中借的書以又厚又重的精裝畫冊為主,但我樂此不疲不以為苦。其中有個原因,看完書可歸還住家附近的社區圖書館。館間定期的巡迴車,會再將書送回。又新來乍到,剛到一個陌生環境總是感覺孤獨,找書讀,逛圖書館便成了我撫慰心靈的方式。來這裡如此,那年自島鄉到台北市工作也是如此。當時工作地點有個後門,走出便是寬闊的仁愛路,因此,坐落於大圓環旁的誠品書店自然成了我得閒朝聖之地。後來,後門附近又開了家專門進口國外藝術書籍的亞典書店,也一度讓我流連。
令人興奮的,這次來總圖發現中文書增多了,可以不費時很快地找到喜歡的讀物。豐子愷的「豐子愷自述:我這一生」、「余英時回憶錄」、蔣彝的「牛津畫記」,三位都是我心儀的作者。其中蔣彝也是多重身分,集畫家、詩人、書法家、作家於一身。先前曾讀過他的散文觀賞過其畫作,就希望有機會能讀讀他的作品,沒想到這回不期而遇,心中暗自歡喜。書架上陳列著他的兩本作品「牛津畫記」及「愛丁堡畫記」,以英文寫成後再被翻譯成中文,先借了前者。還有幾個書架的中文書沒時間細看,留待他日再好好瀏覽。我順著手扶梯上樓,大略看了每一樓層的藏書,以往時常借閱的藝術類書架已移至他處。閱覽區也做了些改變,看著室內一大群年輕世代,埋著頭追求知識,就叫人感動。
仔細地想了想,這些年來少跑圖書館,原因之一,可能是網路普及,網路上有許多可看的讀物。再者,透過網路搜尋相當便利,坐在書桌前使用電腦,動動手指,很快便可獲得所要的資訊。不過,我想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新冠疫情,這期間我參加室內活動少之又少,幾年下來也忘了圖書館借書這檔事。由於要求少與人接觸,甚至須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參與的活動,也一概擱置。就以住家附近的社區圖書館來說,往昔出外走路散步,都將圖書館列入造訪的地點,走到附近就像中了書癮,不得不進去轉一轉才獲得滿足。直到近日,才又漸漸活絡起來,前往借書。 史丹利玫瑰園盛開的花朵
這樣恬淡的生活日常,自在地漫步海邊,穿越茂密森林接觸大自然。進出圖書館,借書看書。總算,又漸次恢復過來了。
《王爺廟旁糊紙店書影》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