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93年塗鴉板─歷來華語專輯卅選》〈下篇〉
2006/02/09 00:29:30瀏覽848|回應0|推薦2

 廿一‧迴谷與達克達/布拉布拉楊

         聽這張唱片,真的是會忍不住想要舞動身軀哪,在島國上要
      聽到這樣熱力十足的藍調吉他還真是不容易,既渾厚又溫潤的
      歌聲、既剽悍又柔情的吉他,原鄉印象就這樣栩栩如生地跳了
      出來。

         會聽這張唱片,多是在一口氣解決完成堆工作,暫時可以把
      瑣事都拋諸腦後的片刻,跟著充滿律動的歌謠大聲地哼唱著,
      或許還可以來杯小酒,沒有比這更痛快的時候了。

 廿二‧何欣穗/她的‧發光‧搖擺

          過癮,好久沒有這麼酣暢淋漓、乾淨俐落的流行搖滾專輯了
      ,從頭到尾皆無冷場,曲子夠棒,有大師鼎力相助的編曲更是
      華語作品罕見的的華麗演出。

             ciacia寫的歌詞也夠俏皮,搭配她那有些任性的歌聲,不少
      樂段都讓人不禁莞爾,自然而然心情會好起來。

 廿三‧陳永淘/水路

         從這張作品裡,阿淘似乎又走向內心更靜謐、更幽深的一個
      角落去了,所以很有趣的是,這些日子裡,在前往陽光朗照五
      彩繽紛、總是心情愉悅的卓蘭路上,我可能會放著宇威的「一
      儕‧花樹下」,跟著那渾厚的嗓音大聲唱著,可是途經雲霧重
      深止水不波、總是勾起無數心事的獅潭,就只有聽阿淘了。

         一顆顆的音符像在心靈的湖面上蕩開一波波漣漪,整個人的
      思緒也因此澄澈透明了起來。從那些庄腳、村溪、花樹的意象
      裡,有了與自己對話的空間。

 廿四‧陳建年/海洋

         雖然,他的吉他遠不如迴谷他們那樣拳拳到肉,歌聲也帶著
      一些民歌時期的錯亂感,可是,仍然是一張非常「誠懇」的作
      品。

         帶回這張唱片,是在那年結束墾丁的表演之後。偶爾在濕濕
      冷冷的天氣裡,還可以從溫柔的琴聲裡感受到一些暖意、憶起
      南國的海風氣息。聽著他那色調遠比巴奈明朗的歌謠、痛快淋
      漓地敲鼓皮、捧著赫塞的小說、偶爾也還看看「長假」,這就
      是那個年代的我,那個喝咖啡還會加糖時的我。

 廿五‧王菲/浮躁

          打從她換東家以來〈尤其是從「唱遊」以來〉,確實張張都
      是精雕細琢的佳作,可是我卻最是偏愛這張擺在交叉口上的作
      品,既不是簡簡單單的唱歌,也沒有後期的企圖心,只是輕鬆
      活潑地讓聲音自在悠遊,聲音本身成了一種表演,在一個沒有
      太多背景的簡約舞台上。


          聽這張作品,總在某個天氣好過頭的週末午後,忽然之間想
      不起該做什麼的奇妙時刻。不用考慮太多,只要放鬆一下聽歌
      就好。在那沒有歌詞的飄邈歌聲裡,似乎是這麼說的。

 廿六‧薛岳/生老病死

          就好像 Hendrix的吉他好像永遠都在舞台上燃燒不曾熄滅似
      的,薛老那灼熱無比的嘹喨樂章,在那一刻全都成了絕響。

          當然,在他別張作品裡〈例如「情不自禁」〉那雄渾有力又
      浪漫至極的嗓音是比較讓人心醉的,不過只有在這裡,才有那
      種彷彿耳朵都給燒疼了那樣的熱度。

 廿七‧黃舒駿/雁渡寒潭

          可惜了,「未來的街頭」不在這兒,不過依然是他最好的一
      張作品。這傢伙的語言挺有些恰到好處,信手揮灑就描繪出青
      春時代裡某種自己也不能明白的微妙心情,卻與能在快要顯得
      太過饒舌、耍弄聰明之際收了回來。

          輕輕哼著這樣的歌曲,當年在宿舍地下室裡,有人抓把吉他
      大夥就可以歡唱至天明的景象忽然襲上心頭。這個年紀再來體
      會這些歌曲,不免覺得有些太直接淺白了些,不過,就好比那
      個什麼都不必考慮太多、都還沒變得太複雜的年代,總有股令
      人懷念的氣味。

  廿八‧糯米團/青春鳥王

          嗯,這張唱片裡自主打「跆拳道」以下多少都有些戲謔的成
      分,可是卻往往讓人忽略,這是多麼出色的一張搖滾樂作品哪
      ,從音樂性、編曲,確乎可謂島國上的RHCP〈雖然,他們的味
      道也太濃了些〉,從頭至尾一氣呵成,處處可見神來之筆,馬
      尿的確是鬼才一枚。

 廿九‧夏宇/愈混樂隊

          我總覺得,我「閱讀」這樣作品的成分比「聆聽」它還要多
      哪,這就是它既成功也失敗的理由。

         撇開楊弦唱余光中那個時代不談的話,華語唱片市場上不曾
      有過以這種概念來完成的作品,有了詩,然後就有了歌,反覆
      聽著那樣意象豐富、綿密細緻的語彙,確乎彷如用耳朵來讀詩
      一般。

         然後,有些章節確實能讓腦筋打結,掉入過去某個混亂的片
      刻,奇怪的情緒忽然冒了出來。〈你要怎麼形容橘子的味道呢
      ?我們只能說有些味道像橘子〉

         只是,我為什麼不能像聽Dylan、Cohen那樣來聽它呢,詩與
      歌的水乳交融,畢竟不是僅用意念就能完成哪。

         無論如何,這是一張很好的文學作品。嗯,文學作品。

 卅‧劉紹希/野放客                   

        初聽之下,總有點格格不入的感覺,遠不如聽阿淘時那樣的溫
    潤悠遠,怎麼,給客家歌添流行味,不是什麼衣裳穿起來都好看
    哪。

        只是,越聽就越佩服這個傢伙,嘿,山歌 Party,真有趣呢,
    哼著哼著竟然也就對了,是張可以讓心情隨音樂跳舞的明朗作品
    ,不談語言的部分,光就這些曲子本身,樂壇裡能靈活運用這麼
    多元素的人倒也屈指可數。

( 休閒生活音樂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effery501&aid=17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