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天外飛來的部落格串連─作家雜亂談
2006/02/09 01:17:52瀏覽2505|回應1|推薦6


 
一、李銳
 
我發現李爺的小說是戒不掉的。
 
當然《舊址》、《銀城故事》我都看過許多遍了,但每回只要一開卷,幾乎就非得要一口氣把它讀完才罷休,掩卷之後,尚且受困銀城,久久不能走出書中幻境。
 
剛好三年前寫過《銀城故事》的讀後感,雖然在江湖上打滾多年,回頭再來讀自己當年的文字,總感覺有些什麼地方不對勁,但大抵上和每回掩卷後的激動,還不算相去太遠:
 
〈2003,4/22〉
 
李爺,每回拜讀您的大作,總是忍不住擊節讚嘆哪。
 
雖然,實在是極痛快又極痛苦的閱讀經驗。
 
又是一則教人透不過氣來的長恨歌。在那樣一個荒謬奇詭、似幻似真的舞台上,不管是怎樣的理想正義、滿腔熱血、忠肝義膽,或者是怎樣的殘酷冷血、十惡不赦、泯滅人性,在歷史的洪流裡終將淹沒了聲音、失卻了意義。對與錯在歷史的浪濤中沖刷淘洗,成為失去面目也失去重量的沙礫塵埃。到頭來,只是那樣卑微地活著,都成了一種難得的幸福。
 
於是不禁將目光投向這個同樣荒謬的世界。這幾天來,關於美伊戰事的報導是大大地少了。沒有了驚險刺激的廝殺搏鬥、沒有了炫人耳目的槍砲火花,那個千瘡百孔的國度就在螢光幕前無聲無息地消失了,比岸邊潮水退去的還要迅速、還要乾淨。
 
瞧的見的,是耀武揚威的搜捕、是夸夸其談的重建、是各懷鬼胎的戰後新秩序,當這世上有一群人還在病床上輾轉呻吟,有人只能無語地望著面目全非的家園、傾頹毀壞的文明,有人爭飲腥臭不堪卻賴以為活的污水。
 
書裡有這麼一段句子:「…沒有任何文獻曾經紀錄過這些海鷗,也沒有任何文獻紀錄過一個姑娘柔腸寸斷的眼神…」我想,幾十載後,這場戰役註定會活在史學、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傳播學等汗牛充棟的研究裡,可是卻再也找不著一個戰士的掙扎,或一個婦人的眼淚。
 
所有的苦痛,最後只會在一個數字、一個定義、一段描述裡茍延殘喘地活著。
 
話說回來,李銳佈景搭棚的功夫確實了得,在那樣令人窒息、鬼影幢幢的舞台上,就連一塊磚瓦、一張牛皮都有了歷史的重量。而那既是御風而行卻又有千鈞之重的迷人文字,讓每一頁裡都找的著意味悠長的漂亮句子,難得的是,那樣饒富詩意的句子在他手裡用來卻是毫不費力和勉強,擺在那兒就是如此自然而合理,嗅不出半點匠氣。
 
只是,他那樣用力刻劃著的,無理性的歷史對生命殘酷的淹沒,到底什麼時候才可能停下來呢……
 
我不敢再想了。

二、伊塔羅‧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
 
談起卡爾維諾,總會想到一個旅外的友人,我和她對於卡大師作品的偏好完全一致。
 
相較於有點像繞口令的《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某文學所朋友之最愛《帕洛瑪先生》或是當年馮老師引介的《阿根廷螞蟻》系列,我們的最愛都是那最易讀的三部曲,還有饒富詩意之《看不見的城市》。
 
三部曲有《樹上的男爵》、《分成兩半的子爵》及《看不見的騎士》,雖都是可以毫不費力輕鬆閱讀的小品,但也總能讀出一些新的滋味來,在看似魔幻玄奇的故事中,有著對於自我追尋、自我實踐的各種想像。
 
其中我最常讀的還是《樹上的男爵》,或許骨子裡畢竟嚮往不受拘束、不被規範的生活吧。
 
《看不見的城市》則是後期截然不同的作品,可與艾倫‧萊特曼〈 Alan Lightman〉之《愛因斯坦的夢》合讀,兩者恰好是對於時、空兩軸的無盡想像。
 
〈後話:關於作為一種「自由」的意象,除了《樹上的男爵》裡的主人翁外,我的最愛是米蘭‧昆德拉在《生活在他方》第二章創造出的澤維爾,在夢裡旅行的男人,令人欣羨不已〉
 
三、渡邊淳一
 
開始接觸這個不務正業的外科醫師,其實是相當晚近的事情。
 
待在政戰學校賞紅葉逗大白鵝的日子裡,鄰兵是個在大學當講師的中文博士,當時他因多日未見嬌妻,於是搬了一堆有著豐富情色書寫的渡邊淳一之作,以排解軍旅生涯的空虛煩悶,於是乎我也趁便一口氣讀了《化身》、《一片雪》、《我的感傷之旅》等各種作品。
 
日本的文學、動畫當中,其實經常散見一種論調,亦即「女人的自我完成,須靠男人的引領而得以實踐」,此等思維不論明寫暗寫,總讓我難以接受,其中唯有渡邊淳一能在不脫這個框架下,猶有另一番見地,對女性有著更幽微細緻的觀察,不致如此反感。
 
而來自北國的渡邊淳一,文字中格外有股冷冽的氣息,語言簡短而純粹,相較於其他日本大家,顯得相當大眾化,並以其關於情慾的描寫而知名,然而,讀其作品若只見情慾,形如買櫝還珠、不見堂奧。
 
我以為渡邊文學最值得欣賞之處,在於傳承日本文化中的「唯美至上主義」,且是頗為極端的另類唯美,並不流於風花雪月,有著能使讀者咬牙翻讀,險些就會咬破牙根的力道,他的作品中無論主人翁是什麼歲數,始終有濃烈的青春氣息,且愛情是生命裡最具創造力的表現型態。
 
〈在此要偷渡一下,關於慾念的書寫以及對青春的迷戀,我以為川端康城的「睡美人」更是終極之作,川端文學中我最喜愛的並非較知名的「古都」、「雪國」、「千羽鶴」或「伊豆的舞孃」,而是後期的「睡美人」與「名人」,前者是川端作品中最能展現其妖氣之作,後者不知是否因自己兒時曾沉迷棋道數載,每次讀之都汗流浹背,這是讀阿城的「棋王」尚且沒有的感覺。〉
 
四、大江健三郎
 
說實在,我可能並沒有真正讀懂大江健三郎的任何一部作品。
 
但這應該不影響我從他的文學中汲取養分。
 
大江或許不會是太受日本人喜愛的文學家,他的語言相較之下多了些西方氣味,前期作品也明顯看得出沾染不少存在主義色彩,按理來說,原也應該不在我所喜愛的日本文學之列。
 
不過,大江健三郎的行文,確實有著難以言喻的特殊質地,在沒有想出更理想的辭彙以前,我姑且名之為「簡潔的陰鬱」,他並沒有花費太多筆墨特地去描寫關於悲傷、沮喪的情緒,而即使是在某些光怪陸離的情節中,也鮮少使用太過誇張的敘事方式,使得各種詭異的橋段看起來如此「順理成章」,但只要順著他的文理脈絡走〈不論有沒有搞懂他到底要說什麼〉,就難以不被捲入不安、幽暗的氛圍裡,自然而然也神經質起來,彷如鬼魅如影隨行,再也無法擺脫。
 
因此,最適合讀他作品的時機,竟恰恰就是在最孤獨、無力的狀態下,心念隨其文字裡的氣氛而流轉,會有種不知所以然的療癒效果。
 
再者,大江文學中也展現了一種博愛以及對於普世的關懷,即便我只看過他那些從個人經驗出發、幾乎都有著半自傳色彩的《個人的體驗》、《靜靜的生活》、《換取的孩子》、《憂容童子》,還是能感受到這個部分,其中我最常看的是最容易理解也最具溫暖色調之《靜靜的生活》,從生命裡找出黑暗之光,本就向來是我最關心的命題之一。
 
五、汪曾祺
 
出來闖蕩多年,之所以徘徊於村野之間,尚未起返京任職之念,理由不外乎想趁年少之際遊歷四方,持筆、相機盡情捕捉、描繪大江南北形形色色,觀覽世間百態、體察常民文化。
 
而風土人物要描寫得道地,已故的汪老可正是最好的導師之一。汪老為文,似拙實工,語言短而精練,對人物、風俗的觀察更是一絕,士農工商,寫啥像啥,人物的氣味躍然紙上、鮮活靈動,細讀其字裡行間,頗能有所啟發。
 
汪老的小說作品其實不多,在台除一卷短篇輯選《寂寞與溫暖》外,只散見在一些合輯當中,他的小說結構鬆散,散文氣息濃厚,有時看似無甚情節,但就如他自己所言:「寫小說,就是寫語言」,短短數筆,含蘊不絕;我總以為,這年頭的對於人物、風土的報導文字,太過戲劇化,故事色彩強烈,鮮能舒淡自如、自有況味,但汪老卻說,「氣氛即人物,一篇小說要在字裡行間都浸透了人物,作品的風格,就是人物的性格」事實上,這也是我自己難以企及但嘗試追求的目標。
 
◎影響最深的文學典籍
 
....喜愛的作家是一回事,再談及影響思想發展的文人著作。關於人生哲學、觀看這個世界的方式,除了基於一路顛簸走來累積的各種經歷外,大概就是以下這些人的文學感染我最多吧,不過,都是大家很熟悉的老先生,就不多介紹了。
 
一、莊子《莊子》
 
影響至深者。齊物論、養生主、消遙遊、秋水、人間世....莊周對生的肯定、對死的灑脫、人與世界物我交融的美感經驗、自得自適的精神、適情適性的態度、對自然的熱愛....在在都是終身學習的對象。
 
二、陶淵明《飲酒詩二十首》
 
五柳的精采作品當然還有不少,《飲酒詩》不過是其中之一,我以為,陶淵明了不起之處,絕不只是「不為五斗米折腰」或是歸園田居的情趣而已,若觀其各時期作品,可發現看似出世的他實則既豪俠又熱情,擁有對世間萬物的熱愛,以及至情至性的真淳性格,令人不愛也難。
 
三、曹雪芹《紅樓夢》
 
人生若夢,紅樓的精采之處,當然也不只是大觀園裡的兒女情長而已,不僅人生況味盡在其中,裡頭錯綜複雜的神秘符碼、千絲萬縷的人際關係,即使窮究一生尚且不能解。
 
....這裡趁便再偷渡一個題目「最愛的紅樓人物」,在多年來翻讀數遍後,喜愛不變,仍以「爆炭」晴雯居首,次為黛玉與湘雲,三為紫鵑,至於原因為何?凡讀過者想必各有見解,在此不必多言。
 
四、
....誠然尚有許多名家的作品,讀之終身受用,包括尼采、蘇東坡、魯迅、三島由紀夫、卡夫卡、赫塞等等數之不盡的古往今來人物,但受影響的程度皆不能與以上三人相提並論,不知提誰才是,在此就先歇筆了。
 
◎五個欣賞的漫畫家
 
一、浦澤直樹《怪物》《廿世紀少年》
 
「如果漫畫界也有諾貝爾獎的話,他早就該得了」這句話是偷來借用的,不過我打從心裡贊同。分鏡、劇情、畫風俱屬一流,無可挑剔的漫壇巨匠。
 
二、弘兼憲史《課長島耕作》《人生交叉點》
 
漫畫反映現實的箇中翹楚,作品的深度與取材之用心毋庸置疑。
 
三、安達充《鄰家女孩》《好球雙物語》《我愛芳鄰》
 
最具電影風格的畫匠,80年代迄今的永恆青春物語。
 
四、富堅義博《靈異 E接觸》《幽遊白書》
 
擁有天馬行空想像力的鬼才,雖以《幽遊白書》、《獵人》聞名,竊以為他的短篇《靈異 E接觸》才是絕頂之作。
 
五、尾瀨朗《家》《夏子的酒》

畫風頗有小說、散文氣味,對繪畫主題資料的蒐集也相當紮實,影像中不時流洩對土地的熱愛。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effery501&aid=172193

 回應文章

小 手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介紹的很完整呢...
2006/03/01 10:49

有些看過的,在你介紹下,想重看一次,
有些聽過想看的,真想趕快去找來看看。


每一天,都要提醒自己,今天也要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