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影。淡季。
2009/08/01 16:30:22瀏覽1211|回應0|推薦6


    也不知到底是自己時間少了,還是非看不可的好作品少了。今年上
  半年裡踏進電影院的次數,比起去年少了許多。

    去年約莫進了戲院近卅趟,在這幾年裡算挺多的了,其中印象最深
  者,是以伊朗為背景的動畫片《茉莉人生》。今年看到現在,最感震
  撼的恰恰也是一部動畫片,描述以色列、巴勒斯坦、黎巴嫩糾葛的《
  與巴席爾跳華爾滋》,風格強烈、過目難忘。看完這部既迷幻又陰暗
  的電影,走出戲院,西門町的下午,忽感陽光太過耀眼,莫可逼視。

    《貧民百萬富翁》當然也是不錯的,是好電影,那種可以拿奧斯卡
  的好電影,《送行者》也是。只不過對我來說,比好電影還要更好的
  ,通常都不會跟奧斯卡有什麼瓜葛。

    倘若曾被印度貧民窟孩童的悲苦與掙扎所感動,建議還可再去把巴
  西電影《無法無天》找來瞧瞧,或許會因此發現,《貧民百萬富翁》
  其實是一部挺溫馨的影片。

    今年看的電影還不算多,暫時扯不出什麼名堂,先來回望去年好了
  。聽說有人把這年稱之為「國片文藝復興」,文藝當然是有的,復不
  復興就見人見智。不過,整體來說確實頗有些好看的片子,就依個人
  喜好次序,三言兩語回顧一番。

    一、《冏男孩》

    是否喜愛一部作品,與對這部作品藝術成就的評價,有時未必要混
  為一談。去年我個人覺得最精準的作品,應該是張作驥的《蝴蝶》。
  然而瑕疵與缺點,有時也會成為藝術的迷人之處。《冏男孩》並不完
  美,攝影、場面調度、剪輯等等皆是,但它就是能碰觸到心底一些溫
  柔的部分。它絕對不僅僅是一部兒童電影,就好比宮崎駿的作品,恰
  恰是給那些也曾經是小孩的大人們看的,一點溫馨、一點惆悵、一點
  念舊、一點想望。

    二、《九降風》

    這部電影更能呼應上一段關於喜愛與評價是兩回事的觀點,因為它
  的缺點就更多了,但是我還是把它排到了第二名,只因怎樣也不能對
  那些共鳴視而不見。劇中的主人翁們,與我同一年高中畢業,戲裡的
  一景一物,棒球、信紙、扣機....沒一樣不令人懷念,而且還勾想起
 太多屬於那個年代的密語,《吞食天地》、《熱血系列》、大宇《仙
  劍奇俠傳》、三井壽....看完電影我向好友歐比斯推薦時,只說了一
 句:「管他演什麼,那的確是我們所紮紮實實活過的年代」。

  三、《蝴蝶》

  還是把一個城市拍得如此有味道。當年《黑暗之光》裡天橋上燈火
 閃爍,如今是南方澳的漁火點點。每一場暴力的演出,都是把戲裡壓
 抑著的情緒一口氣噴發出來,像是擠出榨出什麼東西似的。看似訴說
 著港邊的悲歡起落、家族悲歌、角力毆鬥,其實碰觸的是一種普遍的
 人的困境。    

  四、《漂浪青春》

    一部色澤與情緒都十分飽滿的影片。在諸多討論性別的國片中,手
  法格外溫柔、用色也特別溫暖,看似散落的片段卻有紮實豐盈的內容
  ,沒有太多流於自溺的囈語。而鏡頭流轉於許多邊緣人物之間、跨越
  不同歲數與世代,也讓影像洋溢一種既緩慢又賁張的生命力度與熱度
  ,適合極其安靜時欣賞,感受人生的華美燦爛與虛無灰槁。
 
  五、《停車》 

    應該是去年影像風格最為強烈有趣的一部國片。雖然只是講述某個
  天下第一衰男某個夜晚的奇遇,卻讓觀者看到了前所未見、不知台北
  也能長成這樣的魅異篇章。在鏡頭底下,台北城頓時彷彿成了鬼怪晝
  伏夜出的妖獸之城,一不留神就會捲入神秘的異空間。

  六、《花吃了那女孩》

    本來這部影片我給的評價是排在非常前面的,壞就只壞在我今年還
  看了片《亂青春》,同樣有著錯綜糾葛的同性之愛,同樣有著凌亂破
  碎而充滿創意的敘事結構,但後者吸引我的程度又遠在《花》片之上
  ,只好往下拉了好幾名了。是一部有點台北的、有點囈語的、有點自
  溺的城市隨寫,應是去年最具詩意的作品。
  
  七、《海角七號》  

    由於種種文化上、輿論上乃至一些不可解之因素,這部電影一方面
  得到不少超越其本來所應得的溢美之辭,但同時也蒙受許多與影片本
  質無關之詆毀。大抵而言仍是一部爽快、熱鬧、有趣的作品,缺點當
  然是有的,但仔細閱讀每個片段導演的場面調度、敘事節奏,仍可見
  其用心,並非一味討巧。

  八、《幫幫我愛神》

    大概很少人觀影時能不把這部影片與蔡明亮的作品做比較吧。小康
  當然不可能不受到蔡之影響,導演的「掌紋」在片中亦斑斑可見,但
  其實依然很有小康自己的風格,而且還看得出「世代差異」,雖然同
  樣大量運用一些象徵符號來打造意味深長的影像詩,但小康所用之符
  號顯得就比較「年輕」,說故事的節奏也稍微活潑一些。不過,看完
  影片後亦不得不同意,蔡明亮那種絕對的、純粹的、安靜又爆裂、簡
  單乃至於撼人的詩意影像,終究無可取代。
  
  九、《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

    完全不知怎地為何會聯想到Lennon的《Plastic Ono Band》,可是
  真的好似有那麼一點點的相似性。坦白、誠實,掏心掏肺。儘管《情
  非》其實也並非真的那樣毫無保留。 
   
    十、《一八九五》、《渺渺》

    沒什麼好分高下,都有非常明顯的缺點。前者的格局就像是把電視
  劇搬上大銀幕罷了,當然能在戲院裡聽到客語相當感動,演員的表現
  也並不算差,但實在難以相信場面調度僅能做到如此而已,場景與人
  物的捉襟見肘,讓歷史故事的感染力大打折扣。

    後者則是白白浪費了一手好牌,空有條件皆不惡的演員陣容,故事
  場景看似也不難打造出一個或者討喜或者摧淚的故事,但一切不上不
  下,除了欣賞張榕容看似必成大器的演技之外,別無其他。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effery501&aid=318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