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2/20 11:04:01瀏覽1682|回應14|推薦79 | |
最早學到飲食上的節制﹐是在紀老師家。 紀老師是我信仰的啟蒙者。[啟蒙信仰的紀老師] 因為她有段時間租我阿姨的房子﹐所以我們與她接觸算是頻繁的﹐她對我母親那邊的家族也頗有認識。 有時她會請我們吃飯﹐因為她的父母起先是在中國﹐後來又到南洋宣道一些年日﹐在中國出生的她也在那裡成長﹐所以她很常招待我們的﹐就是咖哩雞飯。一大鍋黃澄澄﹐混合雞塊、馬鈴薯、紅蘿蔔、青椒的濃湯﹐澆在米飯﹐或是格子餅(waffle)上﹐在1960到70年代的花蓮﹐還是罕見的餐食。 可是最讓我們期待的﹐是餐後的甜點。在那個物質非常不豐厚的年代﹐尤其是交通尚不方便的東台灣﹐一些北部和西部可能已經有的西點﹐花蓮地區不是沒有﹐就是非常昂貴。 也許紀老師可以到美軍顧問團的福利社買到那些市面上還很少有的西點材料﹐總之她作的甜蘇打餅乾、椰子塔、各式蛋糕都是真材實料。尤其是蘇打餅乾﹐一滴水或牛奶都不放﹐麵粉混合雞蛋和奶油﹐吃起來真是又酥又脆。小孩手掌大的一片﹐每人一個﹐大人孩子都一樣。 紀老師的烤箱不大﹐每次她大約就是烤兩打左右的餅乾。才大學畢業沒多久的五舅﹐有時涎皮賴臉的﹐看著還餘下的幾片﹐想要再吃一片﹔紀老師總是堅定而嚴肅的告訴他﹕「憮好貪呷﹗」 (台語﹕不要貪吃) 我後來回想﹐固然宣道士收入有限﹐但是紀老師絕不是小氣寒酸﹐捨不得讓我們多吃﹐而是在教導我們學習節制吧﹗ 我們也的確是在她的餐桌上﹐學著慢慢品嚐那些份量剛好的食物﹐以及一小口一小口的咬著餅乾﹐讓那濃濃的香甜在齒牙中迴蕩﹐再緩緩嚥下去。 另一個學到的飲食原則﹐也是讓我後來受用不盡。 大概1960年代中期﹐花蓮市面開始有人造奶油出售﹐可是紀老師不買。 查經班裡的媽媽們﹐也跟著她學作西點﹐問她為什麼﹖她用台語回答的很簡潔﹕「上帝製造的﹐比人製造的卡好﹗」在一旁觀摩的我﹐雖然年幼﹐也記住了這句話。 以後我來到美國﹐發現超市裡的蛋糕粉種類多又價廉﹐可是我極少買﹐總覺得裡面糝混了一些人造添加物﹐兼且太甜。 我喜歡作簡單的海綿蜂蜜蛋糕﹐自己打蛋﹐拌和麵粉和蜂蜜﹐蒸或烤出來﹐就是濃馥的蛋香和淡淡的清甜。從紀老師那裡拿來的蘇打餅乾食譜更是我常作的。 我家甜點不是飯後吃﹐而是早餐的一部分。輪番吃不同的甜品﹐堅果酥、杏仁片、椰子塔、蛋塔、蔬果麵包、蜂蜜蛋糕﹐等等﹐一切過程就是照當今烹飪最流行的一個片語made from the scratch。 可能是早餐的緣故﹐家人不會多吃﹐水果之外﹐一兩片餅乾、或是一小個蛋塔﹐加一杯牛奶﹐就很飽足了。 多年來在醫學界和飲食界對動物脂肪和飽和脂肪的撻茷聲中﹐我依然面不改色的用全蛋、純牛油或是椰子油、椰子奶、未精煉的蔗糖來作我的西點和麵包。 母親幾次來美﹐總勸我改用人造奶油﹐說是減少膽固醇攝取﹔對我喜歡用全麥頗不以為然﹐覺得 口感不順﹔也抱怨糙米讓她咀嚼的下巴好酸。我的回答全是紀老師的那句話。 有誰會意料到﹐最近這些年﹐人造脂肪成了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可怕添加物﹔而椰子油和棕櫚油這類植物性飽和脂肪﹐卻因著裡面的月桂酸對人體有益﹐而再度被人接受。還有雞蛋﹐以前勸人只吃蛋白﹐棄掉蛋黃的專家們﹐後來卻發現蛋黃的卵磷脂對大腦的重要﹐其中的膽鹼更是能夠預防肝臟不會累積膽固醇和脂肪。此外﹐精白麵粉、白糖、白米雖然順口﹐卻是不利健康。 即使簡單如每日飲食﹐也能印證﹐是神所造的﹐允許人吃的﹐只要吃的合宜﹐有節制﹐都是好的﹐都是有助健康的。 |
|
( 知識學習|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