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12/31 13:25:02瀏覽992|回應6|推薦56 | |
月底收到銀行寄來的支票存支報表﹐列出的最後存額與支票本登記的不符。一項一項的對照以後﹐發現有筆三百多元的支出款額沒寫在支票本上。先生下班回來﹐問他是否用了這筆錢。他一查﹐原來是半個月前上網﹐把這筆錢挪到儲蓄帳戶﹐卻忘了在支票本扣除。 這下他緊張了﹐害怕前幾天開出去的支票會跳票﹐銀行對此的罰款可是不輕的。趕緊上網查看﹐發現截至當天為止﹐支票餘額還有六元。他雖然鬆了一口氣﹐可是依然為自己的疏忽很自責。我在旁閉口不言﹐知道如果是我出錯﹐可能會被一向律己律人都很嚴謹的他斥責、嘮叨個沒完沒了。這次是他犯錯﹐他對自己的責備也夠了。 由這件事﹐讓我想起多年前讀過的一本書﹕ Mama’s Bank Account 。依稀記得作者的父母是第一代移民﹐二十世紀初從挪威遷到美國﹐開始的生活當然艱窘﹐但是媽媽總是安慰孩子們﹐他們在銀行有個存款帳戶﹐而大家也因此很安心。每次有大額的賬單要付﹐而家裡經濟又捉襟見肘時﹐有人提議該去銀行提款﹐媽媽總是對他們說﹕「我們不需要去銀行吧﹗應該還有其他方法﹗」就這樣﹐一次又一次﹐大家同心協力的度過難關﹐直到孩子們開始獨立﹐當作者把一筆錢交給媽媽﹐要她存到銀行時﹐媽媽才說﹕「什麼帳戶﹖我們在銀行從來沒有開過戶頭﹗」 移民家庭多半從根基開始﹐我們也是如此。在美國唸書﹐而後就業﹐崎嶇辛苦﹐點滴在心頭。我們銀行的存款自然不會太多﹐好不容易存進數百元﹐過不久就得用來支付房屋稅、車子保險等大額款項。 有一年夏天﹐先生公司精簡人事﹐失去工作的他賦閒在家。五歲的小兒子看到﹐覺得奇怪﹐問我原因。我儘量用平和的語氣告訴他﹕「爹地這幾天不必上班﹐因為他的公司不需要那麼多人。」他接著又問﹕「那他可以帶我出去玩嗎﹖」我說大概不能﹐因為爹地必須去找工作﹐才會有錢﹐買我們需要的東西。 「可是我們有錢錢啊﹗」那知他一點都不焦慮﹐而且回答的讓我很吃驚。 「在那裡﹖」 「在天父那裡﹐你告訴過我的啊﹗」 我想起來﹐有次我在寫奉獻支票時﹐他跑來問我在作什麼。很難對一個四歲的孩子解釋清楚﹐那是基督徒的福氣﹐能夠奉獻金錢﹐資助一些機構﹐擴展神國度的事工﹔ 所以我就簡潔的告訴他﹔「天父給我們這些錢﹐讓我們和其他需要的人分享,等到我們有需要﹐天父也會照顧我們﹗」誰知道他卻聽進去﹐也記得了。 小兒子天真的話語﹐卻提醒我要去信靠神的應許﹕「 不要為生命憂慮吃什麼,喝什麼;為身體憂慮穿什麼。生命不勝於飲食嗎?身體不勝於衣裳嗎?你們看那天上的飛鳥,也不種,也不收,也不積蓄在倉裡,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他。你們不比飛鳥貴重得多嗎?。。。所以,不要憂慮說:吃什麼?喝什麼?穿什麼? 。。。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 天父供應我們生活需要的「應許」﹐恆是信實的﹗﹐永不會虧損﹐永不會貶值﹐也使得我們在生活上從未匱乏 。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