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恩典何其深
2014/03/19 12:23:14瀏覽2042|回應11|推薦83

耶穌要被審訊的清晨,也是彼得最難堪與難過的時候。

之前,他信誓旦旦對跟隨三年的耶穌說:「即使眾人為你的緣故跌倒,我卻永不跌倒!」

甚至當耶穌說:「今夜雞叫之前,你要三次不認我。」他還進一步拍胸脯回答:「就是必須和你同死,我也不能不認你!」

然後他和眾門徒與耶穌一起到客西馬尼園。

耶穌即將履行來到世上的使命,那是黑暗權勢與神的救贖計劃較力的時辰。

耶穌非常孤單,俯伏在地,殷切的禱告著。而彼得與其他人,倦乏的酣睡著。

耶穌被逮捕之後,彼得在眾人指控中,極力起誓的說他全然不認得耶穌!

如此三次,雞引頸啼叫,耶穌轉過身來,看著彼得(路加福音22:61)。彼得想起耶穌對他說的話,羞愧的出去痛哭。

接下來是讓他更無法忘懷的,漫長而痛苦的一天!耶穌被審判,被定罪,被釘死,被埋葬。

之前,彼得以為自己很勇敢,有魄力,能擔當,耶穌要進行的復興以色列國大業,捨他其誰?

他帶著個人的野心跟從耶穌,那個晚上的「考驗」,卻把他的本質全然曝顯。

自以為的美好,和事實顯示的鄙陋,落差是那麼大。

那個晚上過後,彼得其實和猶大一樣,都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隨那生命而去的,是原本的傲慢和無知。

然而彼得也體認一個真象:耶穌從開始就知道他是這樣不堪的人,卻還是召喚他!父神依然愛他,還是按著原訂計劃,讓耶穌為他這樣的人受死。

他震撼於神的愛是那麼無可理喻,神的恩典是那麼深厚綿長。

這真象如同光,照入彼得黯黮滯悶的絕望內在,甦醒他,使他得以從死裡復活。

也許,從某個層面而言,彼得的確和耶穌一起死了。往後的年日,他不再是為自己活,而是耶穌基督藉著他而活。

身為牧者,我想,Isaac Hunter 和Ted Haggard在講台上,一定述說過耶穌基督的赦罪恩典;但是他們跌倒之後,是否相信那恩典的力道,能將他們從羞恥的谷底拉拔出來,帶他們回到正確,合神心意的生命軌道?

沒有錯,上行路途他們可能要承受別人的鄙夷和棄絕。彼得當年想必也是如此。

但是,如果他們真的認清自己的本質,和自己對耶穌基督的背棄,他們還會在意旁人的眼光嗎?

一個不覺得自己那麼糟糕的人,是會在意別人對他的看法。一個真知道自己就是那麼卑鄙糟糕的人,根本不會再去計較別人怎麼評論他。

Isaac Hunter選擇自殺,也許他覺得自己造成的傷害無法彌補?!

如果是那樣,他其實認為自己比神還大,他的難題嚴重到神的能力無法處理,他的犯錯失軌到神的恩典無法挽回。

有沒有可能,Hunter傳講神的恩典,卻沒有真正信入這樣的恩典?好像一個賣救生艇的人,遇到大風巨浪時,卻不相信那小艇可以救自己一命?而神的恩典當然不只是救生艇作用而已!

而Ted Haggard則是以對立的角度,振振有辭的責備美國當今福音派文化偏離真道;但他好像忘了,今日福音派文化的形成:推崇大型教會的牧者,以人數取勝的業績走向,將教會經營的像營利企業機構,甚至彼此爭競,他也曾有份於其中?

從他的一些言辭和行徑,我揣摩他是相信神的赦罪恩典與挽回;而因著罪被赦免,他覺得信徒們應該也要寬諒他,接納他----讓他回到昔日的大舞台。但因著情況不是那樣,他難免抑鬱苦澀。

使徒保羅曾經寫過:「我們極盡心志,。。。要得到主的喜悅。」(哥林多後書5:9)----其盡心竭力,目標不是建立教會,贏取靈魂,操練恩賜,領信徒奮興,而是「得主的喜悅」。

心態上偏離這個目標,哪怕只是一小步,就會讓人「焦點」不再注目耶穌基督,轉而逐漸去成就個人的野心,即使表面上還是打著耶穌基督的旗幟。

最近在使者雜誌讀到王怡牧師的幾段話,我抄錄在這裡:

信仰,就是懷著絕望去信,蒙召全心事奉的人,必須是對自己和世界絕望的人。。。。。

有個想離婚的弟兄和我談話,我問他:如果離了婚,以後還希望再結婚嗎?他說:主若許可,還是願意。

我對他說:想離婚的人都是不絕望的人。對自己,對世界,對神設立的婚姻之外的夢想仍然癡心妄想。

絕望的人就不離婚了。絕望的人信靠福音,也事奉福音。不絕望的人事奉的是他自己,而這才是離婚的真正原因。

換言之,你還沒和這個世界離婚,你自己就難免離婚。神要呼召的僕人,是來事奉祂的新婦(教會)。

所以,你們要小心,世上最邪惡的人,世上最淫亂的人,莫過於一個還沒有和這個世界離婚的傳道人。

這樣的人,出於各樣的動機,有時候也願意事奉教會,但這樣的人,絕不會以使徒保羅進入羅馬(甘心為主而被捆鎖)的方式,進入自己的工場。」(使者 Feb,2014 p. 47)

出賣,棄絕耶穌基督之後,彼得徹底對自己絕望,與耶穌同享榮華富貴的夢想也煙消雲散。

在絕望中,他沒有拒絕恩典,也才看到神國度的門開在那裡。

往後他的生活成為一個「路標」(road sign),人們從他身上,得以區別世界和神國。歷世歷代,屬乎耶穌基督的忠心跟隨者,也應該繼續承繼這「地標」的角色。

當我思想和書寫這些故事時,我的心是戰兢的。每個人都有盲點,我也不例外。所以我們需要虛心的接受指正和扶持,信路上,無人是獨行者。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chen50&aid=11827983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天路(今日當如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按邏輯講道
2014/04/13 09:49

我理解有些傳道人會發明一些新名詞,加強會眾對講道的印象

跟世界離婚,這個說法還是有問題,因為離婚的產生,需建立在結婚

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性命or

愛世界超過愛上帝or

這世上的一切都要過去or

不要效法這個世界........

這些都是聖經上對世界的教導與評價。

我不是不贊成王牧師的講道,只是認為在邏輯上還是要合理。


春眠。人間如夢,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4/03 18:21
寫的真好啊!雖然不懂聖經內容,不過看了您的分析後很感動。
客旅貞吟(jchen50) 於 2014-04-07 13:09 回覆:

謝謝春眠回應。

神的恩典是開放給所有的人,願接受的,就得到了。


WY
王怡牧師的每週牧函有一篇 “我的異性交往界限”
2014/04/02 09:46
轉摘部分如下:
原文連結在此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34313294/

  不是有交往界限的人,是律法主義者。而是沒有交往界限的人,才是律法主義者。因為律法主義的意思,不是敬畏和遵行耶和華的律法,而是以為自己守得住律法,或以自己管得住自己的心而自義。那麼請問,是那些自以為管得住自己的心的人,會遵循異性交往的界限呢;還是那些說“主啊,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因我無法勝過自己的情欲”的人,會遵循異性交往的界限呢。界限的存在,表明我們是多麼需要恩典;界限的消除則表明我們在這方面已經完全,已經不需要恩典了。
  最後,我列出下面的交往準則,多年來我曾和妻子一起分享、討論這些做法,甚至為此有過很多爭論,直到我們不斷被賜予合一,信任,和歡喜快樂的心。我相信我所教導你們的原則是合乎聖經的。但我個人的具體交往規則,對你們來說,的確只是參考性的。在不同背景、文化和生命的處境中,我相信上帝對我們有更加細微、體貼和自由的帶領。如果你認為我的某些規則過於嚴厲或拘謹,那只是說明我可能是比你更加敗壞和軟弱的人,我比你更需要基督的恩典保守,尤其考慮到我所蒙的傳道的呼召時,就更是如此。
  1、不與女性單獨合影,不與妻子不認識的女性保持聯繫;
  2、不在旅館中單獨過夜;不在外地單獨與女性見面;
  3、使用家庭共同名片,使用夫妻共同郵箱;
  4、隨身攜帶妻子的照片,在任何場合不摘下婚戒;
  5、不向著其他女性抱怨妻子,在網路或公共空間中也是如此;
  6、不談論女性的相貌外形,不置身於這樣的場合;
  7、不單獨乘坐女性的汽車,不在服侍中與姊妹二人同行;
  8、不在關閉的房間與女性交談,不單獨輔導姊妹的情感和婚姻;
  9、不與姊妹長時間通話,不使用即時聊天工具;
  10、與妻子共同擬定每週、每月的排程;
  11、樂意接受因遵守這些界限而增加的經濟成本。
    “如此恩典、使我敬畏”(約翰•牛頓)的僕人王怡,2012年11月2日
客旅貞吟(jchen50) 於 2014-04-07 13:14 回覆:

謝謝WY的回應,貼出王怡牧師的勸誡。

他對於律法主義的解釋,讓我有新的學習。的確有認識這樣自以為可以守的住道德分寸,不會越界的信徒,而這樣的人評論那些小心謹慎的信徒是被律法綁住。按王牧師說法,這些自以為不會犯錯的,原來才是律法主義者。


天路(今日當如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4/01 09:19

屬世的軟弱,還是來自於驕傲,當看重世界大於上帝時,就是給惡者留地步。

跟世界離婚?我們跟上帝有約,從未與世界結婚啊。

如保羅所教導,看世界如糞土,以基督為至寶!

客旅貞吟(jchen50) 於 2014-04-07 13:16 回覆:
王怡牧師是說,有些傳道人,渴望世界的聲名,沒有和世界“離婚”,可是又想要神國度的豐富。所以算是腳踏兩船的人,是淫亂的。

小河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4/01 03:58
很贊同:《當我思想和書寫這些故事時,我的心是戰兢的。每個人都有盲點,我也不例外。所以我們需要虛心的接受指正和扶持,信路上,無人是獨行者。》
客旅貞吟(jchen50) 於 2014-04-07 13:18 回覆:
微笑 謝謝你的來訪。信路上,彼此的扶持鼓勵提醒,何等寶貴。

De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3/28 01:27

關於跌倒之後的回轉路,我的看法可以由舊約裡的大衛王談起。

犯罪
大衛做了哪些事情在聖經裡說得很清楚,我就在此省略。

認罪
當先知拿單用個比喻說故事給大衛,接著就引用大衛的回應指出大衛的罪。大衛立刻說『我得罪神了!』。就這一句話,拿單說:「耶和華已經除掉你的罪,你必不至於死。

面對後果
第一個孩子重病,大衛在地上不吃飯,希望神能將逞罰挪去。很不幸,神沒照他的意思做。孩子死了。
孩子一死,大衛知道神的旨意不會變,就爬起來正常生活。既沒有抱怨神也沒有抱怨人。
後來另外三個兒子暗嫩押沙龍亞多尼雅也陸續死去。任何人要承受這連續喪子之痛不太容易。
到處逃亡,窮途末路。還被示每拿石頭砍罵,大衛反應為何?

讀了聖經這段歷史,經常會分析由於大衛王是有些人格特質所以才能做到已上種種成為合神心意的人,因此我們要努力學習做到這些人格特質。這『因為而所以』的推論是合理,但卻沒有思考大衛為何能有這些人格特質?是因為在母腹就有的。同樣的,使徒保羅知道自己還在母腹的時候,神就定了他的生命。

當懷疑為何這個人為何能這樣,那個人為何不能這樣。若能從『撿選』來思考,許多問題就不存在了。

客旅貞吟(jchen50) 於 2014-03-31 10:50 回覆:

“揀選”這個神學的觀點,幫助我們明白,神的主權。

但是人唯有相信基督耶穌之後才能夠談神的揀選,而未信的人則不能以“神沒有揀選我,所以我無法相信”為藉口,而持續不接受神的福音。

聖經記載許多人物故事,當事情發生時,他們未必知道自己在扮演的角色。換句話說,他們蒙神揀選,在神所安排的地方,活出他們所命定的。

記載大衛事跡的人給予大衛的評價是“合神心意的人”,或者是從大衛悔罪的詩篇看到他對於神的赦罪恩典的認識。固然他有那樣的生命特質是神給予的,然而當聖經如此記載時,是否也是要讓讀的人也渴望有那樣的生命?特別是悔改之後仍然謙卑繼續與神同行?


潛水基督徒
2014/03/21 03:26
對於王怡牧師分析論及神的僕人跟世界離婚, 才得以甘心受壓地事奉新婦(教會), 若他此處 [教會] 指的是信主的弟兄姊妹, 則符合真理, 但教會是基督再來要迎娶準備好的新婦, 在教會尚未準備好 (變化成聖) 的末後世代,例如: 仍有傳道人禁不起引誘, 犯姦淫 吸毒等罪, 依然在除舊佈新階段的教會實質上還不是基督的新婦,  而且新婦此隱喻包括所有在新造裡的信徒, 而且是對基督而言, 對基督徒而言, 不是在服事新婦, 而是基督身體上的各肢體彼此服事
客旅貞吟(jchen50) 於 2014-03-21 04:45 回覆:

謝謝你的解說,教會在末後世代,的確就如你說的,有各樣玷污的斑痕。

王怡牧師這篇講道是在2013年12月,使者協會舉辦的華人差傳大會所講的,呼籲有心服事,特別是蒙神召喚,到中國去服事的人。按他本人在大陸多年的牧養教會(不屬於三自教會),他應該很清楚目前教會的光景,所以可能是你說的,服事弟兄姐妹們,或是基督身體裡的各肢體。


大海(穿新衣)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3/21 01:59
歷世歷代,都會有一些屬乎耶穌基督的忠心跟隨者,他(她)們繼續承繼如彼得一般的見證,成為「地標」的角色。 但是他(她)們的見證都不是: 「我」是如何如何堅定勇敢努力,「我」是如何如何相信主耶穌,讓自己跟耶穌一起釘死,「我」是如何如何。。。。 他(她)們的見證都是:不是我, 是神。 有一些同意這句話:「信仰,就是懷著絕望去信,蒙召全心事奉的人,必須是對自己和世界絕望的人。」 一個人活得好好的,又快樂又幸福,很難讓他對自己和世界絕望。經常是有特殊的遭遇或是非常人的痛徹大悟。
客旅貞吟(jchen50) 於 2014-03-21 03:51 回覆:

或者可以這麼說,一個人對自己和世界的「絕望」,與他對神的福音和恩典的「渴望」,是成正比的。而會到那樣的絕望,老實說,也不是人自己可以為之。

身為信徒,與人分享見證,真是要很小心。耶穌對祂的門徒說:你們要從耶路撒冷,猶大全地,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 (be my witnesses, telling people about me.)

見證的焦點是讓人能夠看到「耶穌基督」和祂的救贖恩典,而不是耶穌基督給了我這個人什麼好處,包括我們常聽到的,信主之後,有多平安喜樂----這樣的見證,是企圖以一些「好處」,來誘使人接受福音。


新天新地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棄絕世界
2014/03/20 14:34

咦! 這篇回應的人, 怎麼突然安靜起來?

昨晚睡前讀了這篇, 也回應了幾句話, 大致上覺得原先回應的和貞吟新的這篇"共感一靈", 因為回應時還不知道貞吟要寫什麼? 沒想到電腦出狀況, 那篇送不出去, 只好作罷。

這篇的結論, 小妹我讀到的部分是, 對於彼得棄絕自己和世界, 這樣的棄絕能力, 看起來好像不是一般牧者具備的, 最少我遇過的牧者是沒有; 但, 我相信現今世界上是有許多這樣的好牧者, 被牧養的信徒因此有榜樣依循。

他(她)們的講道內容, 不是取悅人, 而是取悅神, 行事風格與講道, 言行合一。不是背誦口號, 不是飄揚旌旗; 他們真正如彼得一樣, 與主同死同埋同復活。現在活的不再是自己, 而是耶穌在他門裡面活著。  

這樣的能力是從神而來, 可以說就是要真心"放棄主(己)權", 真心為主所用, 因為必須面對許許多多艱困多變的事工和引誘; 這些棄絕的能力, 不是靠嘴巴說的。

現今的環境, 安逸比起困苦, 挑戰更多。安逸的生活, 把我們拉向世界。困苦的生活, 讓我們終於明白, 活在耶穌基督裡是何等的重要與平安。

你們若愛我, 就必遵守我的命令。(約14:15)

愛, 是順服的原動力, 遵守主的命令, 才是真正的門徒。我們若願意順服, 也會有像彼得重生後的新生命。一個剛強無懼的新生命。

客旅貞吟(jchen50) 於 2014-03-21 04:08 回覆:

安逸和困苦,給人不同的挑戰。困苦也可能讓人陷入「貧窮意識」的綑綁,引致貪污。

彼得到了對自己絕望時,才明白恩典的力量,原來神赦罪的恩典可以那麼深入。

有些人說基督徒就是犯了罪,求神饒恕,然後再犯,反正神會一直饒恕。說這話的人不明白,當人真的知道自己不堪的本質,也體會恩典讓一個人「更新」是何等寶貴,他就不會輕易再犯罪。

也就是說,如果知道自己被愛的那麼深厚,就會非常珍惜那樣的關係,不願輕易破壞。


pearlz (民進黨抹黑霸凌WHO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3/19 16:28

每個人都有盲點,的確是如此。感謝神,我覺得貞吟對福音的瞭解已經是比一般人都透徹的了。

感謝神讓你願意分享你的心得。


客旅貞吟(jchen50) 於 2014-03-21 04:12 回覆:

每次讀福音書,都促使自己有新的領悟,是以前沒有看到的。所以,彼此的分享鼓勵,提醒,指正,是何等重要啊!

跟隨耶穌基督,絕對不是個人的修行,而是整體性的成長。

頁/共 2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