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絕望主婦到短篇女王
「當代短篇小說大師」——瑞典學院給出的這8個字的頒獎理由既簡短又清晰,沒有「幻覺現實主義」這樣讓人費盡思量的新造用語,而且這是多年來少有的一次,讓我們可以相信諾貝爾文學獎出於百分之百的文學理由,表彰了一位小說家。
艱難的年輕歲月
愛麗絲‧孟洛是第111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第13位女得主,也是自2009年的赫塔‧米勒以來的第一位女得主。此外,她是第一位加拿大得主,也是自1976年的索爾‧貝婁以來第二位在加拿大出生的得主。貝婁生於魁北克的拉欣,8歲就南下,去了美國的芝加哥。與之相反,孟洛是土生土長、自產自銷的加拿大作家。
10月10日,孟洛的獲獎成為全加拿大當天的頭號新聞,總理史蒂芬‧哈珀已代表全體加拿大人向她道賀。孟洛自己也老調重彈地表示,希望可以借此增加世界對加拿大文學的關注。
愛麗絲‧安‧孟洛本姓萊德勞(Laidlaw),1931年7月10日生於安大略省的溫厄姆鎮,此地位於本省大城多倫多西北約兩小時車程。用她的同胞、布克獎得主瑪格麗特‧阿特伍德的話說:愛麗絲生在大蕭條時代,長在戰爭期間,必然經歷了艱苦的童年。孟洛的父親羅伯特乃狐狸養殖戶,母親安妮則在學校當老師。
1950年,孟洛拿到獎學金,進了安省倫敦市的西安大略大學,主修新聞。此時她已開始寫作,在學生雜誌《對開》(Folio)上發表了短篇處女作《一片影子的面積》(The Dimensions of a Shadow)。但為了賺取生活費,她不得不在課餘做女招待、菸葉採摘工和圖書館員。
除了寫作和打工,「我沒有機會做其他任何事,因為我沒錢。」1994年接受《巴黎評論》的採訪時,孟洛回憶說:「我知道我只能念兩年大學,因為那個時候的獎學金只管兩年。那是我人生中一次短暫的假期,一段美好的時光。我十幾歲大的時候就一直管家,所以大學時代幾乎是我一生中僅有的不必做家務的時間。」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年方20,她便以大二女生之身,嫁與詹姆斯‧孟洛,為此退學,從夫姓,自此成為愛麗絲‧孟洛。「二年級一結束我就結婚了。」她說,「我那時20歲。我們去了溫哥華(在加拿大西海岸的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結婚是件大事——巨大的奇遇,變動。雖然留在國內,但我們盡可能遠走高飛。我們只有20歲和22歲。我們馬上就開始了面對中產階級生活。我們想買座房子,生個寶寶,這些事我們說做說做。我21歲時要了第一個孩子。」
她接連生了四個女兒。老二出生後不到15個小時,便不幸夭折。但她後來還是拉扯了四個孩子,因為女兒們有個小朋友住在她家。
不死的作家之心
家庭主婦的軀體包裹著一顆作家的心。從1951年開始,孟洛一直與加拿大廣播公司(CBC)的文學編輯羅伯特‧韋佛(Robert Weaver)保持通信。她說他是最早認真看待她作品的人之一。韋佛在加拿大廣播公司主持多檔文藝節目,孟洛出書前的大多數作品就是在這些節目裡亮相的。
受到鼓勵,主婦的作家心在日益變大。「懷孕期間我總是拚命在寫,因為我覺得以後就再也寫不成了。每次懷孕都鞭策我,要在孩子生下來以前做點大事出來。實際上我什麼大事也沒做成。」她說。
1963年,孟洛夫婦移居本省的維多利亞,開了一家「孟洛書店」。她繼續相夫育女,唯有作家心不死。她對《巴黎評論》回憶了自己作家生涯的早期階段,例如:「那是一月份,一個星期天。我去了書店,星期天都不開門的,我把自己反鎖起來。我丈夫早先說他要出去吃晚飯,所以我有一下午的時間。我記得自己看著四週,那些偉大的文學作品包圍著我,我就想:你這蠢貨!你在這裡幹嘛呢?」
從事創作需要時間,而小說創作需要更多的、完整的時間。但年輕的孟洛太太只能忙裡偷閒,趁孩子打盹、男人出門,煮完菜,刷完盤子,趕緊寫上一句半句。
「孩子們小的時候,一出門上學就是我的時間。所以那些年我非常賣力地寫作。我丈夫和我開了家書店,可就算我在書店上班期間,我也要在家呆到中午。我本該做家務的,可我也趁機寫寫作。後來,我不用每天去店裡上班的時候,就一直寫到大家都回來吃午飯,然後等他們都走了,大概兩點半吧,我就趕快喝杯咖啡,開始做家事,爭取在傍晚前全弄完。」
這樣的創作環境,料也難以出產長篇。她克服了年輕媽媽的抑鬱,遠離了西爾維亞‧普拉絲式的煤氣灶,頑強地拓展紙上空間。1968年,37歲時,她終於出版了首部短篇小說集《快樂影子舞》(Dance of the Happy Shades)。
「我那時大約36歲。」孟洛回憶,「過去好些年我一直在寫這些小說,終於賴爾森出版社有位編輯寫信給我——那是個加拿大的出版社,後來被麥格羅‧希爾收購了——他問我有沒有夠出一本書的短篇。一開始他打算把我和另外兩三個作家一起放到一本書裡。後來沒成,可他手裡還有一堆我的短篇。後來他不做了,把我轉給了另一個編輯,這一位說,如果你能再寫三個短篇,我們就出本書。所以出書前一年,我又寫了《圖像》(Images)、《沃克兄弟家的牛仔》(Walker Brothers Cow boy)和《明信片》(Postcard)。」
拿到所有可以得到的文學獎
《快樂影子舞》包括14個短篇小說,加拿大電視新聞頻道(CTV News)說,安省西南部的村鎮生活,成年階段的內心掙扎,這些經典的孟洛主題已經在此書中出現。
這本遲到的處女作為她一舉贏下了加拿大當時地位最高的文學獎——總督獎。孟洛太太於是勇氣倍增,拚命投入了第二本書的寫作。她常常會寫到凌晨一點,早上6點還得起床弄飯。「我記得我在想,想什麼?想我也許會死掉,這太可怕了,我會發心臟病的。我才39歲啊,卻已經有了這種想法。後來再一合計,得,別看我這麼想,這不也已經寫出這麼多頁了。他們會看到這本書出來的。那是一種不顧一切的、不顧一切的賽跑(desperate, desperate race)。我現在可沒有那種能量了。」
1971年,這個「絕望的主婦」(desperate house wife)出版了自己的第二本書——《少女和女人的生活》(Lives of Girls and Women),由於所收篇目內容連貫,整體圍繞著女主人公黛爾‧喬丹的生活,因此一度作為「長篇小說」發行,獲得了加拿大書商獎,還於1994年搬上了電視螢幕。書中的黛爾生活在安省小鎮,總與鎮民格格不入,對小鎮生活充滿了種種的不滿足,她不知道自己的母親當年也曾奮力,意圖掙脫小鎮的束縛。評論界將此書視為反映孟洛女性主義思想的重要作品。
這本《少女和女人的生活》也是孟洛一生中最為努力的長篇創作嘗試,幾得長篇之皮,卻終於無力接續。2003年,她對英國《衛報》承認,每寫完一本書,開始下一本之前,她都會想:「現在行了,該弄一弄正經東西了。」但「正經的」長篇總是讓她痛感不適。對她而言,長篇過於鬆弛,缺乏她面對短篇時所感受到的那種張力,索性就此放棄。
從此她專注短篇,並越寫越精,終於寫出大名堂,成為短篇女王。在諾貝爾文學獎封後之前,她幾乎已經拿到了所有可以得到的文學獎,包括三次加拿大總督獎,兩次吉勒獎,以及英聯邦作家獎、歐亨利獎、筆會/馬拉穆德獎和美國全國書評人協會獎等。
兩次婚姻
1972年,孟洛夫婦離婚。她回到東部老家,雖已成名,卻未能受鄉親們人人歡迎。當地人抱怨說,她小說中對本地人的描寫過於寫實。1982年,在寫給《蒙特利爾公報》主編的信中,孟洛曾經提到,當地一家報紙一度指責說,她把溫厄姆鎮的百姓變成了「酸腐和殘忍自省的笑柄」。她說自己絕對無意如此,相反,她「總是發現溫厄姆生動而有趣」。
老鄉們的敵意漸漸平息。溫厄姆鎮後來還為孟洛修造了一座文學公園,但資本主義的美容業無情地占有了短篇女王的故居,摧毀了老屋的廚房。1994年,孟洛告訴《巴黎評論》:「我父親死的時候,住的還是農場的房子,那是個養狐狸、養貂的農場。現在那裡成了一家美容院,名叫『徹底放縱』……有時候我覺得應該進去修修指甲。」
1976年,愛麗絲再嫁地理學家、地圖師傑拉德‧佛雷林(Gerald Fremlin),他以她收到的第一封書迷來信展開追求之旅,並同意新妻保留前夫的姓氏。拉德‧佛雷林在今年4月去世,但首任丈夫詹姆斯‧孟洛健在,安省維多利亞的孟洛書店也一直營業至今,今年早些時候還舉辦了開業50週年的店慶活動。
退休還是不退休?
2009年,孟洛在小說集《太多的幸福》(Too Much Happiness)上市之前,宣布不參加當年吉勒獎的評選。其出版人道格拉斯‧吉布森說:「她的理由是,自己已贏下該獎兩次,因而有意將場地讓與年輕作家。就一個貪婪的出版商而言,我得說吉勒獎能產生極大的宣傳效應,即便得到提名,也是巨大的宣傳。可她此意已決。愛麗絲寧願退出競爭。」
就在同一年,她以終身成就獲得了獎金6萬英鎊的布克國際獎。自此以後,她只需靜候瑞典學院報喜的電話。
今年6月19日,孟洛以此書獲得了安大略省的延齡草圖書獎。她欣然前往領獎時,曾告訴加拿大的《國民郵報》:「我也許不再寫了。」該報問她是不是當真,她答道:「噢,是的。」
半個月後,《紐約時報》專程派員北上,前往安省克林頓的孟洛家登門拜訪,她當面再次確認了退休的消息。
三年前,在多倫多國際作家節期間接受採訪時,孟洛曾透露,她經歷了一場與癌症的戰鬥,但未透露細節。
不過,當地時間10月10日早晨,她對打來電話的瑞典學院說,退休這件事,她還有可能改變主意。
回想2009年6月25日,短篇女王駕臨都柏林三一學院,領受第三屆布克國際獎。攝影記者們包圍著她,借著經由學院長窗灑入的愛爾蘭初夏陽光,從各個角度記錄她白髮下優雅的笑容。她講起一個小故事,當年有條報紙的標題讓她記憶猶新:「家庭主婦找到時間寫小說」。
「我很奇怪,」她說,「他們怎麼不問問我是不是個好主婦呢?」
孟洛主要作品簡介
孟洛的小說大多以安大略省西南地區的小鎮生活為背景,深入人物的內心世界,描寫複雜的生活體驗,常以當前事件喚醒舊日生活的個人感悟為中心。她總是將目光流連於平凡女性的生活,從自己和母親身上尋找靈感,精確地記錄她們從少女到人妻與人母,再度過中年與老年的歷程,尤擅貼近女性之性心理的波折與隱情,以及由此而來的身心重負,細緻入微,又複雜難解,看似脆弱,卻又堅忍頑強。
1968年,處女作《快樂影子舞》。包括十四個短篇小說,加拿大電視新聞頻道(CTV News)說,安省西南部的村鎮生活,成年階段的內心掙扎,這些經典的孟洛主題已經在此書中出現。
1971年,《少女和女人的生活》(Lives of Girls and Women)。書中的黛爾生活在安省小鎮,總與鎮民格格不入,對小鎮生活充滿了種種的不滿足,她不知道自己的母親當年也曾奮力,意圖掙脫小鎮的束縛。評論界將此書視為反映孟洛女性主義思想的重要作品。
1978年,《你以為你是誰?》(Who Do You Think You Are?)。此書在加拿大以《叫花子女僕》(The Beggar Maid)的書名出版,主要描寫了年輕的露絲和繼母弗洛之間複雜的關係。露絲一心想擺脫卑微的出身,以上大學為逃亡之路,並自以為獲得了自由。然而她人在溫哥華,家鄉小鎮上人們無情的發問——「你以為你是誰?」——仍然迴響在她的耳畔,哪怕她成了家,有了事業,這句話始終在心底嘲笑著她。
1998年,《善良女子的愛》(The Love of a Good Woman)。由八個相對較長的短篇組成,其中五篇原刊於《紐約客》雜誌,描寫了潛伏在生活平靜表面之下的感情祕密,變幻莫測的愛情,以及引出意想不到結局的背叛。
2004年,《逃離》(Run a way)。中國內地目前唯一已出版的愛麗絲‧孟洛小說集,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於2009年推出簡體版,李文俊翻譯。此書同樣包括八個短篇,主題一如其舊,透過母女之間的衝突與和解,來寫女性對家庭、婚姻、責任,甚至自我的逃離。
2012年的《親愛的生活》(Dear Life),孟洛最新的一部作品,由十四個短篇組成,前十篇的主題是背叛,後四篇——《眼睛》、《夜晚》、《聲音》和《親愛的生活》——尤其重要,用她本人的話講,它們「在情感上是自傳性的,儘管有時候在事實上不完全如此」。她還說:「我相信,關於我自己的生活,它們是我第一次和最後一次——也是最貼近的——必須要講的東西。」
內地將陸續出版愛麗絲‧孟洛作品
譯林與江蘇人民社爭版權
諾獎頒獎當天,同屬鳳凰出版傳媒集團下屬的譯林出版社和江蘇人民出版社,同時宣布對孟洛的六本書擁有版權,它們分別是《太多的歡樂》、《快樂影子舞》、《恨、友誼、追求、愛、婚姻》、《少女和女人的生活》、《善良女子的愛》和《愛的進程》,令人錯愕。此外譯林出版社還有一本孟洛的《公開的祕密》(O pen Secrets Stories),這本不在重複之列。
江蘇人民出版社負責人對南都記者表示,早先江蘇人民出版社就已經購得孟洛的版權,目前孟洛的六本書已經下廠印刷,目前還在製作圖書封面,下週將正式出版,印刷數量還未有統計。至於版權歸屬,則只能統一表述為「鳳凰出版傳媒集團」。而譯林出版社版權代理人黃家坤此前則向媒體透露,孟洛與江蘇人民出版社簽約的版權在2012年4月就已經到期,目前版權屬於譯林出版社。記者欲進一步求證黃家坤,對方電話一直無人接聽。記者了解到,譯林出版社將首先出版《公開的祕密》一書,譯者之一為秦俟全,作品預計最快於今年年底前同中國讀者見面。其他作品預計明年陸續出版。
新經典將推出最新作品《親愛的生活》
愛麗絲‧孟洛的最新作品《親愛的生活》(2012年11月發行英文版)也即將由新經典推出。《親愛的生活》依然是講平凡人的生活。透過短暫的瞬間講人的一生。錯過的機會、命運的捉弄,使人偏離原先的軌跡,改變一個人的想法。故事仍然發生在加拿大小鎮,孟洛的家鄉,休倫湖附近。孟洛曾說:「書裡所描寫的那些感覺很大一部分都是自傳性的。」
目前國內唯一的愛麗絲‧孟洛作品集《逃離》也是新經典出版的。新經典外國文學部總編輯黎遙對南都記者介紹說,新經典之前主動簽下孟洛短篇集《逃離》的版權,就是看重孟洛作品的品質。「她在加拿大的影響力相當於村上春樹在日語世界的影響力」,黎遙說,孟洛的語言風格樸素而又辛辣,作品中中年女性的角度明顯,但又不是「十分強硬」,信仰、婚姻、家庭兒女都是短篇中的內容,「但從她的短篇中往往能看出一個世界,她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也是正常的一件事。」(2013.10.14 南方都市報/趙大偉)
歷屆諾貝爾文學獎頒獎詞解析
諾貝爾文學獎究竟熱愛怎樣的作品?關注諾貝爾文學獎的人們,不會錯過對這個問題的思考,文學評論家們更是將其作為長期研究討論的對象。
幾乎每一位新人添位於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之列,都會再次激發人們對諾貝爾獎所蘊含的價值判斷的分析。
把諾貝爾文學獎頒獎詞作為一種關於價值闡述的文本來閱讀,不失為一種探究方式,雖不是最深邃的,卻可能是最有趣的,當然,我們也不可避免地會冒一點「過度詮釋」的危險。
1901-1919 Ⅰ.理想主義
還有誰記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第一位獲得者嗎?那是一個在文學史上悄無聲息的人——法國詩人普呂多姆,彼時他因「崇高的理想、完美的藝術和罕有的心靈與智慧的實證」而獲獎。
在頒獎詞中,還有一段,「在實踐-倫理領域,像康德一樣,在義務的不可否認和絕對的事實中,找到了人類超感覺目的的證據。」無論如何也看不出來是對文學作品的讚美之辭。
不乏有研究者指出,諾貝爾文學獎始於平庸。最初十位獲獎者,除了波蘭小說家亨里克‧顯克維支與英國小說家吉卜林仍在世界文學家序列中接受人們的敬意,其餘幾位則游離於文學史之外,唯有在談論諾貝爾文學獎時被再次記起。
而他們的獲獎,多是因偉大、理想主義、卓越、高貴等。
1910年到1919年的諾貝爾文學獎頒獎詞中,「理想主義」是一個高頻辭彙,光從頒獎詞中看,看不出有大的波動或者新的漣漪,十九世紀的古典美學,在二十世紀的歷史現實裡逐漸隱退,卻被瑞典學院的院士們嚴謹地看護著。即便一戰的爆發,也未能有所鬆動。
1920-1939 Ⅱ.人道主義
一戰結束至二戰爆發這段時間,院士們對諾貝爾遺囑中關於「理想主義」的解讀,開始有所鬆動,最明顯的標誌,是不再將基督教文化背景嚴格置入獲獎要求。頒獎詞中出現了新的詞語:人道主義與民族精神。
我們可以看看法郎士、葉慈、蕭伯納的獲獎理由。法郎士由於保衛真理,反對沙文主義和軍事種族歧視,具有純粹的藝術風格、襟懷坦蕩的人道主義而獲獎。
蕭伯納是因真正的仁慈和善良,富有人情味,葉慈展現了民族精神。尤金‧奧尼爾則因表現出力量、熱忱與深摯的感情而獲獎。
這是一個特殊的時期,歷史學家霍布斯‧鮑姆曾將其形容為一個再也無法繼續下去的世界。我們在諾貝爾頒獎詞裡讀到了這些與人道主義,與關心人本身的存在狀態相關的表達,比如,在洞察人類現狀上表現出深度與憐憫、反映了人類的基本面貌、描繪了農民的生活等。
這個時期最受爭議的一位獲獎者是賽珍珠,她於1938年獲獎,理由主要為「對中國農民生活豐富和真正史詩氣概的描述」,但馬上有人認為,此乃末流作家的紅運,只反映了評委注重大眾審美趣味,將文學從象牙塔之中拉下來,還至於芸芸眾生的傾向。
1945-1949 Ⅲ.藝術激情
二戰結束後的世界令人沮喪,很多知識分子呼喊,不要再等地上出現天國,而是動手自己來築就。那是一個存在主義突然流行的時代。
紀德的獲獎,讓現代主義作家頗為振奮。此前的諾貝爾獎獲得者,並未因為對人性的處境的呈現而受到讚譽,那種要求高貴、高尚的要求,如果有所鬆懈,那也是允許去責備環境、制度敗壞了人,而在紀德這裡,人性本身的困境被提出來。
現代主義作家們的特殊風格,從一定程度上講,正是由於對人本身的質疑與反思。
於是,1948年,艾略特登上了諾貝爾獎頒獎臺,頒獎詞曰:「對於現代詩之先鋒性的卓越貢獻」。
如果僅從頒獎詞來講,這是諾貝爾獎第一次從文學發展的角度,而非現實社會發展的角度來評價作品,之前的頒獎詞裡,充滿了對文學作品教育意義、對現實與人類處境的關懷。
我們在1949年福克納的獲獎辭中會讀到更清晰文學尺度:「因為他對當代美國小說做出了強有力和藝術上無與倫比的貢獻。」
1950-1990 Ⅳ.良知與自由
1950年至1990年的世界,統而觀之,是一個東西對峙的世界。這段時間內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從邱吉爾到帕斯捷爾納克、肖洛霍夫、索忍尼辛、聶魯達,構成一種饒有意味的圖譜,讓人在文學與政治之間尋覓某種相關性。
舉例而言,提出人們既要預防虛無主義也要預防烏托邦主義的作家卡繆,被認為是照亮了人類良知的種種問題,帕斯捷爾納克被肯定的是他在抒情詩和俄國史詩傳統上的努力。
後來成為政治夜鶯的肖洛霍夫,則是因其作品描述了俄羅斯民族生活的另一歷史層面而獲獎。
揭露蘇聯的索忍尼辛獲獎,被肯定的是其作品的道德力量。積極抵抗極權的波蘭詩人米沃什,則是因不妥協的敏銳洞察力而獲獎。
更惹人注目的是1987年獲獎的布羅茨基,他曾被以社會寄生蟲的名義送往勞改營,頒獎詞讚美的是他作品對時空限制的超越,以及廣闊的思想與濃郁的詩意。
這些多少帶有反抗形象的作者被置於諾貝爾文學講臺上,且在他們的答謝辭中一遍遍表達對人類良知的堅守,諾貝爾獎不直接要求文學有道義擔當,作家的寫作卻因道義而更具分量。
1991- Ⅴ.人類文明
冷戰之後,世界進入一個開放而多元的時代。諾貝爾獎的頒獎詞裡,出現了一個有意思的大詞「人類文明」。
比如南非小說家納丁‧戈迪莫獲獎,其理由是她史詩般壯麗的作品,對人類大有裨益。君特‧格拉斯的作品使人們反復重溫被遺忘的歷史,帕慕克的作品則是發現了文明的衝突,克萊齊奧則是探尋了文明支配下的邊緣人性。
若再細看作品的具體內容,也許我們應該讚美評委們,他們正在以更加開放的、多元化審美眼光,以及迅速的反應、寬容的胸懷來評定作品。他們不僅為謝默斯‧希尼和托尼‧莫里森因豐富的想像力和充滿詩意而加冕,也為馬奎斯的魔幻現實主義喝采,而格拉斯嬉笑怒駡皆成文章,也被他們所讚美。
頒獎詞還出現了有趣的修辭,說品特的戲劇發現了日常廢話掩蓋下的驚心動魄,並在此處強行打開壓抑者關閉的房間;而關於耶利內克,則認為她的小說和戲劇中各種聲音和反詰之聲匯成的一種音樂之流,它們以獨一無二的語言的激情,揭露社會的成規陋習、它們的荒誕和淫威。
閱讀至此,我們可以借助作品再深入一點探究。關於達里奧‧福,這位善於插科打諢的弄臣,一個集編、導、演於一身的丑角,其著名的作品,莫過於《一個無政府主義者的意外死亡》(Accidental Death of an Anarchist),一個無辜的人被警方當做無政府主義者逮捕,他在拘留所墜樓自殺,又被稱為畏罪自殺。作家對專制與不平等的鞭撻,非常明顯。君特‧格拉斯可算是二戰以後西方文壇中少見的具有強烈政治意識、政治參與熱情的作家,《鐵皮鼓》所寫歷史背景從納粹德國到之後的聯邦西德,充滿對極權的諷刺與抗議,也批評普通人因缺乏獨立思考,隨波逐流終為虎作倀。
在多元與豐富中,要描述我們所看到的總印象,也許不得不借助諾貝爾最後的遺囑中的表達,in an ideal direction,在理想的方向上。(2013.10.10 新京報/朱桂英)
近年來諾貝爾文學獎預測幾乎全軍覆沒?
一部分人指出,那些捏造諾貝爾文學獎賠率的傢伙很有可能沒有做足夠的解讀。據《波士頓環球報》報導,英國立博博彩公司透過小道消息、分析作者的國籍,歷史前例來確定賠率,而不是比較每位作家作品的相對優勢。今年在該公司的賠率榜上,(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登上榜首,(美國作家)喬伊絲‧卡羅爾‧奧茨緊隨其後。儘管該公司在理清挪威諾貝爾委員會背後的政治動機上勞心勞力,但預測的結果往往不太準確。可以快速流覽一下近年來立博博彩公司預測的領跑者和實際得獎者:
2012年 預測得獎者:村上春樹 實際獲獎者:莫言
2011年 預測得獎者:阿多尼斯 實際獲獎者:湯瑪斯‧特朗斯特羅姆
2010年 預測得獎者:湯瑪斯‧特朗斯特羅姆,實際獲獎者: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
2009年 預測得獎者:阿莫斯‧奧茨,實際獲獎者:赫塔‧米勒
2008年 預測得獎者:克勞迪奧‧馬格里斯,阿多尼斯,實際獲獎者:勒‧克萊齊奧
2007年 預測得獎者:菲力浦‧羅斯,實際獲獎者:桃莉絲‧萊辛
2006年 預測得獎者:奧罕‧帕慕克,實際獲獎者:奧罕‧帕慕克
2005年 預測得獎者: 阿多尼斯,實際獲獎者:哈樂德‧品特
2004年 預測得獎者:阿多尼斯,實際獲獎者:艾爾芙蕾德‧耶利內克(2013.10.10 譯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