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1/07/23 12:43:29瀏覽899|回應0|推薦3 | |
201.7.12 《出版參考》甄西 2011年春季,法蘭克福的艾希沃羅出版社和柏林的奧伏鮑出版社對外宣布,兩社正式「合併」。到6月下旬,艾希沃羅出版社也將從法蘭克福「搬遷」到柏林。而對德國大眾媒體來說,既在意「合併」,更關注「搬遷」。因為後者與「出版重鎮之爭」有直接關係。 《方言圖書館》與艾希沃羅出版社 原來在S.菲舍爾出版社(S. Fischer Verlag, SFV)編輯部工作的書稿審讀員維特.馮.艾希沃羅和馬蒂阿斯.卡策庫,在1980年創辦了艾希沃羅出版社。20世紀80年代,艾希沃羅出版社自由自在,既不獨斷專行,也不靠哪個黨哪個派的邊,屬於「想出什麼就出什麼」的年輕活動家的「據點」。在這種氛圍下,一方面,艾希沃羅出版社出版的提倡「天馬行空,獨往獨來」的滿篇俗言俚語的小說成為暢銷書;另一方面,艾希沃羅出版社出版的像埃利.拉瓦舍恩拜哈的諷刺漫畫作品也獲得巨大成功。1989年,艾希沃羅出版社還幸運地成為了《方言圖書館》的出版商。這套叢書由漢斯.馬格納斯.恩傑斯貝格編輯,得到德國學術界的高度評價。 1995年,維特.馮.艾希沃羅退休。2000年,艾希沃羅出版社重組為有限公司,出版範圍進一步擴大,每年經營額達到1,500萬歐元。從規模上看,這時的艾希沃羅出版社已經成為中等出版社。 但是,沉重的打擊卻接踵而至。1998年前後,漢斯.馬格納斯.恩傑斯貝格放棄了繼續編輯《方言圖書館》叢書的工作,這對把叢書作為頭號品牌的艾希沃羅出版社無疑是當頭一棒。緊接著,艾希沃羅出版社的高層紛紛離職,使得艾希沃羅出版社雪上加霜。2010年下半年,艾希沃羅出版社的銷售額只有780萬歐元,與2009年同期相比減少10.4%。不得已,艾希沃羅出版社於2010年12月把自家的業務部門出售給史塔克出版社。 昨天的被收購者成為今天的收購者 與艾希沃羅出版社合併的奧伏鮑出版社,曾經是東德最大的文學圖書出版社。在東西德統一之後,奧伏鮑出版社被不動產業者伯爾尼托.F.龍格維茨收購。2008年,伯爾尼托.F.龍格維茨向奧伏鮑出版社發出通告:自己無力提供資金,做不了債務擔保,只好宣布奧伏鮑出版社破產。正當奧伏鮑出版社命懸一線的時候,2008年10月,柏林的著名企業家、也被稱為「文化實業家」的馬蒂阿斯.科赫發表聲明,宣布從伯爾尼托.F.龍格維茨手中購買涉及奧伏鮑出版社的所有權利。 在此之後,馬蒂阿斯.科赫對曾經屹立著以製造鋼琴聞名德國的「赫菲施泰因屋」的莫里茲廣場進行改建和擴建。2011年春季,莫里茲廣場的改擴建竣工。目前,陸續喬遷莫里茲廣場的,不但有包括奧伏鮑出版社在內的出版社,而且還有書店、劇院、畫廊、俱樂部以及工藝品商店。其中,也為艾希沃羅出版社預留了辦公場所。 不難看出,馬蒂阿斯.科赫將從多方面發展自己的文化事業,而出版事業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 在合而不併的基礎上保持獨立性 艾希沃羅出版社與奧伏鮑出版社圍繞兩社合併問題,專門召開了新聞發布會。雙方再三強調,兩社原來都是「獨立出版社,合併之後,依然保持各自的獨立性」。兩社合併在一起,2011年的銷售額可能達到2,500萬歐元。 艾希沃羅出版社與奧伏鮑出版社合併的話題,早在兩年前就出現了。「經過兩年戀愛」,到了2011年,終於「進入結婚階段」。馬蒂阿斯.科赫認為,既然是「結婚」,就應當「合二為一」,意即讓奧伏鮑出版社兼併艾希沃羅出版社。由於大眾媒體堅決反對「吃掉」在出版上頗有建樹的艾希沃羅出版社,迫於輿論壓力,馬蒂阿斯.科赫只好同意「合(作)」而不「(兼)併」。 柏林、萊比錫、法蘭克福爭霸主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西德的出版中心在法蘭克福。著名的出版社大多在法蘭克福安營紮寨。網羅了眾多出版社、圖書批發公司、圖書銷售公司(書店)的德國書籍業者協會的總部,也設在法蘭克福。全世界最大規模的書展每年在法蘭克福舉辦。時至今日,以S·菲舍爾出版社和堪察普斯出版社為首的大批「原住民」式的出版社,依然「堅守」著法蘭克福,因為這些出版社始終認為,法蘭克福是出版產業的福地。 然而,自從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法蘭克福之於出版業的至高無上的地位開始受到挑戰。2009年,茲阿卡姆布出版社離開法蘭克福搬到柏林,之後,不斷有出版社步茲阿卡姆布出版社的後塵,直到2011年的艾希沃羅出版社。 不得不承認的是,東西德已統一二十多年,首都柏林不僅是政治中心,而且作為文化中心的作用也日益顯現。據有關方面統計,柏林2010年的出版社數量達到166家,已經超過德國另一個擁有133家出版社的「出版之都」萊比錫。今後,不敢說所有出版社都進駐柏林,使柏林成為德國新的出版重鎮,但至少可以說德國出版業「三足鼎立」之勢已經形成。 注︰薩穆埃爾.菲舍爾(Samuel Fischer)於1886年在柏林創建了S.菲舍爾出版社(S. Fischer Verlag)出版社,主要出版現代文學。1928年戈特佛里德.貝爾曼.菲舍爾(Gottfried Bermann Fischer)博士接手了出版社,1950年在法蘭克福重建出版社。六十年代被霍茲布林克出版集團收購。出版社的標誌是一個在撒網的漁夫。此外出版社還出版歷史和心理學等專業書籍。 菲舍爾出版社擁有許多當代優秀作家的支持,如著名作家馬萊內.施特爾維茨、克里斯托夫.蘭斯邁爾和沃爾夫岡.希爾比希都在菲舍爾出版社出版作品。在菲舍爾出版社的書目單上同樣能看到許多世界著名作家的德文譯著。 菲舍爾出版社出版的「彩虹叢書」涉及7個學科領域,每一類的封面使用一種顏色,依次是紅、橙、黃、綠、青、藍、紫7種顏色,如果按種類一排排放在書架上,就像一道美麗的彩虹,這一系列圖書象徵了經歷戰爭風雨後文化界晴天的來臨,成為歐洲出版界的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S. Fischer下屬的出版社:菲舍爾袖珍出版社(Fischer Taschenbuch Verlag)出版社出版範圍涉及文學、娛樂、資訊、科學、以及專門的青年兒童圖書,所出版的“Fischer Lexikon”,“Fischer Weltalmanach”以及“Die Zeit des Nationalsozialismus”都已經成為了菲舍爾的經典之作。 Wolfgang Krüger Verlag出版社專門出版當代小說,女性人物的回憶錄,以及流行的有關心理學和當代事件的紀實文學(non-fiction)。 Argon Verlag出版社專門出版當代暢銷書和古典文學作品的有聲讀物。 Scherz Verlag出版社建於1938年,出版的圖書包括女性問題、關係和心理相關圖書,傑出人物自傳,插畫書等。阿嘉莎.克莉絲蒂(Agatha Christie)的驚悚小說自1943年以來也由該出版社出版。 O.W. Barth出版社建於1924年,是著名的性靈文學(spiritual literature)出版社。 |
|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