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時尚雜誌「眾生相」
2006/03/09 01:16:05瀏覽1638|回應0|推薦2
2001.11.3

自從1798年德國的塞尼費爾德(senefelder)發明石版印刷術,開創了彩色印刷的新紀元,各種時裝樣本(Fashion book)就開始蓬勃出版、廣泛發行,時裝雜誌也應運而生。時至今日,傳播時裝訊息的媒介已不僅僅局限於專業性的時裝雜誌,更推而廣之為與大眾生活息息相關的時尚雜誌。在人們心目中,這類雜誌印刷精美、圖片豐富、內容新奇,尤其對那些19歲至29歲的年輕的女性充滿了誘惑力。

沒有人認真地劃分過現代國際時尚雜誌的界限和範圍,但幾乎大多數人都可以清楚地說出自己心中的時尚類雜誌,那是因為這些雜誌的圖片、文字、編排以及綜合呈現出的藝術效果和獨特風格已經深深地影響了人們的心靈。

如果按雜誌的主要內容分類的話,大概有時裝類雜誌和時尚類雜誌。

時裝類雜誌
如美國的運動裝雜誌《國際運動服裝》(SPORTSWEAR INTERNATIONAL報導各國運動裝、戶外活動和休閒服裝市場,以及美國運動裝製造業和零售業的發展動態。介紹國際運動裝時式,以及國際知名服裝設計師及其設計。);介紹內衣的雜誌《BFIA》;日本的童裝雜誌《Child Boutique》;義大利的皮草雜誌《Pellicce Moda》等。

時尚類雜誌
以時裝為主、生活方式為輔,最有名的時尚類雜誌當屬國際版的《VOGUE》雜誌,其內容囊括與時尚話題有關的化妝、髮型、飾品、家居及新觀念等一切新鮮事物。此類雜誌中較有名氣的還有《哈潑》(BAZAAR)、《女人》(Mademoiselle)、《Scene》等。時尚類雜誌還可具體分為偏重於文化的,如英國的《臉》(The face)雜誌、美國的《道途》(Detour)雜誌;偏重於藝術的,如荷蘭的《CREDITS》雜誌;偏重於生活方式的,如澳洲的《appetite》雜誌等等。

如果按照宣傳品味劃分,又可分為流行雜誌和時髦前衛雜誌。

流行雜誌
宣傳多數人較易接受的流行訊息,為下一季或下兩季的流行趨勢預告,如我們熟知的《她》(ELLE)雜誌、《GLAMOUR》雜誌,它們的特點是宣傳焦點與現實生活結合較緊密,表現流行時尚的圖片可被多數人接受,編排亦會照顧大眾口味。

時髦前衛雜誌
最具有代表的即《VOGUE》雜誌。這類雜誌的特點是宣傳的焦點更前衛些,就是只會被一部分人理解並接受的時髦,通常會是流行的前兆。很多雜誌為乞求引人注目的效果,常在攝影、撰文或編輯方面採用異想天開的驚人手法,因此也呈現出前衛風貌。

就像成功小說中的主人公一樣,有血有肉,有鮮明的個性,幾乎每一本雜誌都在尋找屬於自己的獨特定位。一方面,無論在內容分類還是風格分類方面,各雜誌都在走針對性強、風格鮮明的路線,使得讀者與雜誌的距離拉近,不同讀者群均可按自己的品味選擇雜誌。雜誌越來越趨向於雜中有專,專中寓雜的立體藝術效果,從而真正發揮多觸角深入生活,貼近讀者的雜誌優勢。另一方面,在保持風格獨特性的基礎上,各雜誌又在不斷地乞求著國際化,嘗試著被更多讀者接受。首先,同一種雜誌出現了不同版本,且每一不同版本都按當地讀者的品味和習慣編制。如《時尚》(VOGUE)的英國版和義大利版,不僅述事手法不同,表達同一時尚主題的圖片所採用的模特兒及攝影手法都有很大差異。其次,在圖片、文字、編排等方面各雜誌互相借鑑,風格的融合已打破國界,逐漸形成國際化的趨勢。以日本的《Cut》為例,如果單從圖片中所用的模特兒看,已很難看出是日本的雜誌。而《Zyappu》雜誌中更廣泛借鑑了歐美流行的插畫法,在攝影中亦有西歐風格。

眼球如何被吸引
視覺快感、新鮮刺激的變化
強調「圖片思維」的現代時尚雜誌十分重視雜誌給人的第一觀感,精明的雜誌總編手下總會有一批出色的攝影師為他效力。優秀的雜誌攝影師不僅用相機記錄新鮮事物,更力圖從嶄新視角傳達藝術感覺,使得以視覺為主體的雜誌給讀者更多的輕鬆和娛樂。

用個性化的視角反映現實生活
時尚雜誌中的社會話題常常是一些較敏感話題,如「性」、「家庭關係」、「跳槽」等等,也有一些類似「如何學會個人理財」、「怎樣處理與老闆的關係」、「戀愛知識」這樣的生活話題。談論這些話題的方式往往採用針對性採訪這樣的個性化視角,以避免太強的說教性。聰明的雜誌更願意做年輕讀者的朋友或姐姐,而不是師長,只有這樣,才能使雜誌與讀者息息相通,親密無間。

雜誌中的廣告,廣告中的雜誌
廣告在雜誌中占有不可忽視的比重,越是辦得好的雜誌越受廣告商家的歡迎,雜誌中的廣告比重也就越大。也許有的人對廣告相當煩感,但不可否認的是廣告傳播著現代社會相當一部分資訊,也是時尚訊息的重要媒介之一。廣告商家在選擇雜誌,雜誌也同樣選擇著商家的評選,因為在數量上幾乎喧賓奪主的廣告品質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雜誌的視覺藝術性和欣賞品味。而一些國際知名品牌的廣告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對雜誌檔次的一種宣傳。

為了適應競爭激烈的現狀,各雜誌社也紛紛將雜誌出現在各種廣告宣傳畫中。隨刊附送香水頁,優惠券、化妝品試用包,設置「讀者俱樂部」,徵集讀者意見。送紀念品等多種多樣的宣傳活動,使雜誌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達到宣傳自己的目的。


行業競爭日趨激烈
就像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一樣,《時尚》(
VOGUE)與《哈潑時尚》(Harper’s Bazaar)之間爭奪世界首席時裝雜誌的競爭也由來已久。30年代,在《時尚》做了11年的卡梅兒‧史諾Carmel Snow移師做《哈潑時尚》總編輯,就曾引起不小騷動。而編輯、美術指導、攝影師的同時移師則更像是一場策劃好的「政變」。雜誌之間的競爭往往表現為每期銷售冊數與廣告頁數的競爭。就發行的平均冊數來說,《時尚》每期平均售70萬冊,而《哈潑時尚》只有20萬冊;1993年《時尚》全年廣告頁數是2,600頁,《哈潑時尚》只有1,000頁。如此看來,似乎勝負已分曉,但雜誌間競爭的激烈性在於要每期都保持好的銷路並不是件易事。

時尚雜誌的豐富與發展,無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著一個時代、一個民族的審美標準與生活趣味,反映特定歷史時期不同的民族心理。它用最形象、最浪漫,也是最激進的方式反映著人類對未來生活永不停息的追求。(秋文)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ason080&aid=198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