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2/15 23:02:57瀏覽1365|回應0|推薦45 | |
來到布拉格絕不能錯過舊城廣場,這裡有中古歐洲不同形式的建築,簡直就是「露天的歐洲建築博物館」。
舊城廣場的人群
哥德式的提恩教堂有兩座80公尺高的尖塔,其原名是提恩(國稅局)前的聖母馬利亞教堂,因以前的海關就在教堂裡,所以得名。 提恩教堂前面是提恩學院 葛茲‧金斯基宮是洛可可式建築 巴洛克式的聖尼古拉教堂(小城區的聖尼古拉教堂也是巴洛克風格)
舊城廣場的胡斯雕像 揚‧胡斯神父( Jan Hus 1369-1415)是布拉格大學藝術學院院長,他以捷克語傳教、堅持宗教改革,1415年殉道。此雕像是他過世500年後的1915年所打造。
舊市政廳的天文鐘,總是吸引許多觀光客;因為每到整點(9:00~21:00)除了鐘響之外,耶穌的12個門徒會一一出現。 天文鐘建於15世紀,分上下兩部分。 上面的圓是以地球為中心的天象儀 下面的圓代表黃道12宮和四季農耕節氣,又稱為「日曆盤」。
天文鐘旁的一分鐘之屋(到舊市政廳只要一分鐘)有著灰泥彩畫裝飾,這裡與黃金小巷22號一樣,也曾是卡夫卡的故居(1889~1896),他的幾個妹妹先後在這裡出生。 卡夫卡是存在主義先驅,他的《蛻變》描寫個人存在價值,與現實家庭的關係。卡夫卡生長在奧匈帝國年代,他有眼光的猶太父親把他送去德語學校,埋下了日後他以德語寫作的種子。 金蛇之屋及義大利小教堂 圖右是新古典主義風格的莊園劇院,正面近屋頂的山牆,及兩對廊柱,呈現希臘典雅的氣質。 1787年莫札特兩度來到布拉格,第一次帶來《費加洛婚禮》,第二次停留時創作的《唐.喬凡尼》就在此劇院首演。 莫札特是奧地利人,他是到了布拉格以後才廣受歡迎,他一生來此四次,他的第38號交響曲就稱做《布拉格》。 莊園劇院也是電影《阿瑪迪斯》的場景。
史麥唐納曾說「捷克人的生命在音樂裡」,布拉格不僅是「百塔之城」也是「音樂之都」;除了每年「布拉格之春」的音樂饗宴,這裡有很多音樂廳、劇院,各教堂也常有音樂會演出,可惜我們的行程並沒有安排,只在莊園劇院旁,看了一齣《浮士德遊地獄》的黑光劇;為了不空留遺憾,我在這兒買了兩張CD,一是史麥唐納專輯,另一是波希米亞民謠,至今只要一聽到美妙的樂音,我的心就跟著飛揚,又沉醉在波希米亞那迷人的風情中。 上圖左是新藝術風格的市民會館,正門上半圓形馬賽克畫的是「向布拉格致敬」,裡面的史麥唐納廳可容納1500人,是每年五月「布拉格之春國際音樂節」的主要表演場地,也是布拉格最重要的文化活動場所。 上圖右是哥德式的火藥塔,我們爬到頂樓,俯瞰舊城與新城的街景。 瓦次拉夫廣場前有文藝復興式的國立博物館及瓦次拉夫雕像 國立博物館是捷克最大的綜合博物館,只記得大廳很美、展示了一些古代歷史文物及礦物標本,這裡是電影《不可能任務》場景之一。 瓦次拉夫雕像是紀念波希米亞第一位國王聖瓦次拉夫(St. Wenceslas),他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深受百姓愛戴,也是布拉格城堡的初建者,但很不幸他後來被異教徒的弟弟派人刺殺並奪權,今聖維特教堂內還有紀念瓦次拉夫的小禮拜堂。 瓦次拉夫廣場除了像巴黎的香榭大道兩旁有許多餐廳和商店外,這裡也是捷克人通往民主之路,1968年反對蘇聯統治的「布拉格之春」及1989年不流血的「絲絨革命」都在這裡發生。 在布拉格期間也走進猶太區,他們居住的地方總是都市中較陰暗的地帶,二次大戰前的猶太人沒有國家保護,他們的境遇和今日截然不同。 快樂的假期總有結束的時候,18天的旅遊除了集中營那一段,其他都是美美的如詩如畫! 旅程中印象較深的是—— 曾在地圖上消失的波蘭,有著虔誠的信仰… 來自中亞的游牧民族匈牙利,曾受土耳其統治及蒙古人威脅… 美麗的捷克,不論山林原野,還是城市鄉村,總是那麼迷人,布拉格的建築及濃濃的文藝氣息,更讓人捨不得離去! 啊!擁有精緻文化的歐洲,對我來說有無窮的魅力,期待下次再相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X1Pr3Z-qV0 〔查理大橋和舊城區〕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