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10/15 18:50:42瀏覽1161|回應1|推薦21 | |
往布達佩斯途中遊覽車的冷氣壞了,日正當中的公路上,大家又緊張又難過,衷心期盼趕快到目的地,幸好司機穩健,下午兩點終於把我們載到布達佩斯的地下室餐廳;這是一間啤酒屋,除了涼快有好吃的飯後甜點,最讓我們高興的是,此地的導遊是一位熱愛中國文化又會說中文的鄂山度先生(我們都叫他23°)。 午餐後我們開始市區觀光,當時車外是38℃,只聽23°說——左邊是科技大學,另一邊是冷泉浴室、自由橋… 民族博物館頂樓的雕像 未到布達佩斯前總以為她是一座雙子城,課本不是這樣寫的嗎?其實她是一個三聯市,多瑙河由北向南縱貫,河西的丘陵有老布達、布達,面積較小但有許多古蹟;河東則為廣大平坦的佩斯,政府機關及商業區都在此處。 橫跨多瑙河的伊莉莎白橋,此為河東的佩斯。此橋為紀念熱愛匈牙利的伊莉莎白皇后,即電影「我愛西施」所詮釋的女主角。 公元一到四世紀時老布達曾為羅馬帝國的行省,因匈奴人來到此地,羅馬人不得不解甲歸田。(有的歷史學者認為,當年來到匈牙利的雖是名為Huns的亞洲游牧民族,但不能證實,他們就是漢代由中國北方遷去的匈奴人) 公元896年阿佩王子(Arpad)帶著早年來自烏拉山的部族在此定居,並將其王宮建於布達佩斯北邊險峻的維茲格拉德(Visegrad)的山頂上。 其後代伊斯特凡統一各部族、極力倡導天主教,公元1000年教宗為其加冕,開啟了匈牙利王國。 因匈牙利是來自亞洲的游牧民族,所以他們像東方人一樣姓在前,名在後,但因過度混血的結果,今匈牙利人看不出亞洲人種的面容。 http://zh.wikipedia.org/wiki/File:Heroes_square_new.jpg 匈牙利為慶祝建國1000年,於1896年建造的英雄廣場;圖中的紀念碑高35公尺,上有天使長加俾額爾手持皇冠和雙十字架;據說他出現在教宗夢中,提醒他要把王冠帶在伊斯特凡頭上。 紀念碑下方是以阿佩王子為中心的馬扎爾族長,兩側的廊柱有14位名留青史的國王和藝術家雕像。 13世紀貝拉四世( Bela IV)在位時,蒙古韃靼軍入侵(Mongol Tatars),等到蒙古人走後,他才開始在多瑙河西岸建城堡、要塞,經過很多年布達佩斯才初具城市的規模。 15世紀的匈牙利在馬提亞斯國王(Matthias)的帶領下,文治武功均盛,是當時歐洲最重要的國家。 Matthias Budapest BÅn.JPG此圖取自維基共享資源 Creative Commons http://zh.wikipedia.org/zh-hant/File:Mattias_Budapest_B%C3%85n.JPG 馬提亞斯教堂(Matthias Church)是布達佩斯的地標之一,初建於貝拉四世( Bela IV),歷代國王都在此加冕,13世紀蒙古人入侵,此地曾改為清真寺。教堂內今有許多上百年歷史的旗子,這裡音響效果極好,除了舉行彌撒外,也常舉行音樂會。 在馬提亞斯教堂前的廣場合影,背後是漁夫堡。 16世紀鄂圖曼土耳其又入侵,1526年的莫哈次戰役(Mohacs)匈牙利敗北,此後就淪入土耳其的統治。 17世紀末哈布斯堡家族取代鄂圖曼土耳其,繼續統治匈牙利… 1848年春天詩人斐多菲等人要求自由,爆發獨立戰爭… 1867年成奧匈帝國的一部分… 1949年建立共產政體… 蓋特勒丘陵(Gellert-hegy)的雕像 左是勇士屠龍,龍代表惡魔。 中間拿著棕櫚葉的女神是舊蘇聯所建造,為紀念匈牙利擺脫納粹德國統治。 右邊手拿火燄的女孩,代表希望和未來。 蓋特勒丘陵在多瑙河西岸,海拔兩百多公尺,山上可俯瞰布達佩斯及河上美景;1850年匈牙利獨立運動失敗後,哈布斯堡家族在此建了要寨以監視匈牙利人。
佩斯區的國會大廈屋頂上升著匈牙利國旗,表示他們的總統在內辦公。 多瑙河邊的國會大廈是新哥德式建築,裏面有691個房間,室內雕像、壁畫、彩繪玻璃都非常豪華、美麗,可用金碧輝煌來形容。
國會大廈也是為了慶祝馬扎爾人的祖先,遷到匈牙利1000年而建造的;議員休息室分上議院(鋪藍地毯)和下議院(鋪紅地毯);我們還看到歷代國王所傳承的皇冠,全部用黃金打造,歪歪的十字架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這真的是當年教宗送給伊斯特凡的王冠嗎?還是後來精心打造的? 布達佩斯街景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