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作者安東.德.聖艾修伯里:
安東.德.聖艾修伯里,一九OO年出生於法國中部大城里昂,父親來自里摩日(limoges),母親來自普羅旺斯。
安東有兩個姊姊(瑪莉-瑪德蓮、希濛娜),一個弟弟(方索)及妹妹(嘉碧耶勒)。但安東四歲失怙,大姐瑪莉-瑪德蓮,及弟弟方索,也都於相當年輕時便夭折,使得他很早就知道死亡的冷酷與無情。
安東從小便由端莊賢淑、思想開通的母親一手帶大,在人生的路上助他排難解憂,因此,他與母親之間,有著相當親密的感情。
一九一O年,安東年方十歲,是勒芒地方聖十字聖母中學的寄宿生,週末才能回家,他的母親當時則住在法國(安省)的聖莫里斯德海蒙斯。從此之後的三十幾年,安東便養成經常給母親寫信的習慣:他雖寄宿在外,心神卻時常飄回母親的身邊,渴望和她討論生活瑣事及童年回憶。日後,每當他遭到各種挑戰、遇上各種挫折時,最先想到的,便是母親那溫暖的臂彎,母親是他安詳的泉源。
中學時期,安東分別通過巴黎(一九一六年)與里昂(一九一七年)的高中會考後,開始準備海軍學校的入學考試;但他考試失利,改變心意入伍學飛,於一九二一年獲得空軍的許可,入史特拉斯堡空軍第二兵團服役,後來終於成為法國首批飛行員之一。
一九二六年,安東進入拉德科艾航空公司服務,成為土魯斯-達卡航線的駕駛員;一九二七年,安東接受派任為朱比角航線站長;一九二九年,受命為「阿根廷空中郵遞」的總經理。
一九三一年,安東迎娶了他在布宜諾艾利斯認識的康綏羅。她原是阿根廷作家郭枚.卡利絡的遺孀,充滿異國風情,風采迷人,卻極度追求品味且奢華成性。後來,郵政航空公司解散,安東失去了最熱愛的飛行生活、經濟拮据,夫妻倆的生活因此更加困頓。
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安東因為主張停戰,被迫單獨逃亡至美國,但只感受到美國人不信任的眼光及旅美法僑的責難,此時,備受孤寂折磨的安東,只好專心埋首於寫作。後來,安東和美國人一起登陸非洲,並在一個廣播節目當中呼籲法國同胞團結一致,不要再分黨結派。
筆戰打倦了,他頻頻提出申請,終於在一九四三年重返法國入伍。隔年七月三十一日,他在一次飛行任務中失蹤。備受讀者喜愛的安東‧德‧聖-艾修伯里,就這樣在地球上永遠消失了身影。
安東.德.聖艾修伯里的作品:
《南方郵遞》,一九三O年出版,描寫一個郵政飛機駕駛員殉職的故事。寫作手法深受法國作家紀德(Gide)的影響。
《夜航》,一九三一年出版,歌頌飛行員開拓新航線的精神及光輝事蹟,完成於阿根廷。
《人的土地》,一九三九年出版,紀錄作者本人身為飛行員的各種奇遇,讚揚人類之間的團結與友誼。
《戰爭飛行員》,一九四二年出版,完稿於紐約,描寫自己在一次飛行中,克服萬難,順利返航的經過。他希望藉由這本書為法國平反,要美國人刮目相看。
《小王子》一九四三年於紐約發行,是他最受歡迎的作品。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安東在一次巴黎-西貢的長途飛行中,墜落於利比亞沙漠,數日後才被人發現。這一次飛機失事的經驗,醞釀了《小王子》的故事背景。
《堡壘》:是作者未完成的作品,包含許多筆記及手札,也可說是他的心情紀錄。
安東.德.聖艾修伯里的風格:
聖-艾修伯里的文筆簡單真實,質樸無華,早期的作品大多是描寫飛行員的生活。然而,他的作品雖常以飛行生活為主題,卻極富人文色彩,而這個特色多半來自於他的實際經驗。
他的寫作雖設定於描述一種個人的經驗,卻包含了許多足以吸引眾人目光的元素:除了親身的經歷之外,他的小說總是帶有「超越自我」、「堅定毅力」的概念,同時並富有「博愛」的精神。以極富詩意的寓言寫成的《小王子》一書,便是如此的一部代表作。書中小王子與狐狸相遇的那一幕,主角天真無邪的問答,深深地震憾著千萬讀者的心靈:原本狐狸對麥子並沒有特別的感覺,但金髮的小王子將牠馴服之後,每當看見金黃色的小麥,牠就會想起他來。從此之後,牠就愛上了吹過麥田的風聲藉由這樣的場景,聖-艾修伯理傳達了一個他認為相當重要的概念——在人類的世界當中,友誼是不可或缺的,因為它可使人忘卻生活中的單調,使人生變得更多采多姿。
補一段讓人心痛的新聞
法國文化部所屬「水下暨海底考古研究部」(DRASSM)七日宣佈,在法國文學名著「小王子」作者聖艾修伯里離奇失蹤六十年後,其失蹤前所駕駛的偵察機殘骸已確定被尋獲。
聖艾修伯里一九四四年七月三十一日駕駛洛克希德馬丁「閃電」型P38J偵察機,從科西嘉島起飛執行偵察任務,以為盟軍登陸普羅旺斯做準備,但從此一去不回。「水下暨海底考古研究部」七日表示,聖艾修伯里座機已在馬賽外海(地中海)里烏島東方被尋獲。
報導指出,這項發現對法國而言極具意義。聖艾修伯里的貴族冒險家身分和著作,使他成為法國人最崇拜的英雄之一。當年他失蹤後,有關他的下落一直話題不斷。
聖艾修伯里一九OO年出生於里昂的貴族家庭,十二歲就首次飛行,距萊特兄弟首航僅四年。他在一九二一年成為空軍飛行員,退役後,熱愛飛行的他於一九二○年代末期前往拉丁美洲協助成立航空郵件遞送服務。他的第一本著作「飛行員」於一九二六年出版,以細膩的手法描述他的飛行經驗。
二次大戰期間,聖艾修伯里再度從軍,但在一九四四年一次空照任務中失蹤。雖然當時天候良好,但聖艾修伯里卻在起飛後不久斷訊。在殘骸找到之前,外界一直無法確定聖艾修伯里到底是墜海還是墜落在山區。
一九九八年,一名漁夫在馬賽外海撈起一個手鍊,上面有「聖艾克斯」(Saint-Ex,聖艾修伯里的暱稱)字樣,雖然手鍊的真偽受到質疑,但二○○○年五月,專業的潛水夫在尋獲手鍊的同一地區,從水深七十公尺處撈出P38J的殘骸。潛水夫表示,殘骸分布地區很廣,長約一公里,寬約四百公尺。
不過,礙於政府禁令,正式的打撈行動在去年十月才展開,並委由水下工程公司進行。研究人員最後在打撈上岸並清洗過的一片殘骸上找到「2734 L」的字樣。經與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核對,證實是飛機的出廠號碼,且與聖艾修伯里駕駛軍機編號「42-68223」吻合。水下工程公司Geocean董事長貝克表示,他看到號碼時,感動得熱淚盈眶。
專家表示,從飛機殘骸的曲折狀態,可以判定飛機幾乎是以垂直的方式高速墜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