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羅霖的畫記(三)──山林無語
2010/08/18 10:10:25瀏覽216|回應0|推薦3

    「姊!二哥來信了,他在漢口,妳看!」「弟妹如晤:…途遇一位貴人相助,痛改前非,幸能免於大禍。唯待日後戴罪立功,以雪前恥。…」阿秀讀著棟兒的來信,想像著兩位兄長一路歷經的曲折情景,不由得心酸感嘆了起來。原來吉兒和棟兒典當了母親的遺物之後,結伴往武漢去闖,說是因為聽信趁亂好掙錢的流言,不知所以地成了“武漢特別市政府”的成員,後來做了市長張仁蠡的文書特別助理,風光一時。「你知道你在做甚麼嗎?你在出賣同胞和民族的利益,更糟的是,你們兄弟最終只是工具和犧牲品而已。」「怎麼說的?大夥都在講我們是忍辱負重,說老蔣的搞法會把國家玩完,我們是協助張市長保護民眾利益,避免無謂犧牲!」羅吉理直氣壯地對一個立場“詭異”的舊同僚說。「說真話吧!你們只是寄生在一隻大象病體的蟲子,那隻強壯的螞蟻利用你們消解大象的反抗力,最後就算沒把你們吃了,想想看:沒了大象你們寄生何處?強壯的螞蟻身上?可能嗎?」羅吉和羅棟似乎陷入片刻的沉思,一時答不上話。「張市長說實在的,也只是比你倆大一點的寄生蟲子罷了,早晚被那隻強壯的螞蟻吞噬了,或者,被甦醒的大象…呵,你們拿他那套說法來自欺欺人嗎?」「你到底有何目的?不怕我們舉發你?」「這兒有封信給你們,是你們該認識的人寫的。」這個舊同僚從容地從身上掏出一封信來……

    「…浪蕩多年,失意半生,無一日盡人父之責,……」原來,羅坤曾浪跡武漢地區,因緣際會,被當地的中共外圍組織吸收,後來轉赴延安擔任宣傳工作。一九三八年十月日軍攻陷武漢,次年四月成立“武漢特別市政府”,延續其以華制華的策略,多少人在那翻天覆地的時代漩渦裡掙扎地生存著。羅吉、羅棟兄弟投靠附日政權的情報輾轉到了延安,成為抗日工作人員的“清理”目標之一。羅坤得知消息後,才透過昔日管道策動兩個兒子“反正”。這兩兄弟讀信後是五味雜陳的,在這滔滔亂局的茫茫前景中該何去何從?又該何以自處?不過,他們驚覺於信中那迥然於昔的父親形象,為何一張紙上的父親遠較十數年的父親更為鮮明?是甚麼力量改變了他?正是這股內在追問的不絕動力驅使兩兄弟終究改變了命運的軌道。

    「除了對張市長本人不利的事情,我們都幹!」「怎麼你們還沒認清事實?」「不,我們清楚自己該做甚麼。對我們兄弟的恩助不提,他是認真建設地方,造福百姓的好官。」「那好吧!我很欽佩你們的堅持,不勉強。你們只需提供……」就這樣,兩兄弟逐漸成了延安方面的敵後工作人員,將“武漢特別市政府”的內部情資轉交中共當局。出生於庚子事變之年的張仁蠡與其父親張之洞一般,都靠著與侵華列強的妥協和打壓反帝群眾而官運亨通,他後來又作了“天津特別市”市長,父子兩人都對地方建設著有功績。張之洞病卒半個多世紀後遭紅衛兵刨墳暴屍;張仁蠡戰後以半百之齡被新中國政府處決刑死。當然,沒有官宦背景的羅家父子則走上了截然不同的歷史道路。

    「…母親從前的田莊主人待我不錯,就在他那兒搭上一個穩定的差事;小弟在校成績優異,春兒得了全校模範生,他們時來莊裡幫忙,家裡經濟總算過得去。對於父親,我沒有多大意見,只覺得他對不住母親。你說他變了,興許變了好吧,也不在乎及不及時了。」讀著阿秀的回信,兩兄弟明白箇中滋味,卻因不便解釋太多而感到悵然。「只是小鳳…,她在城裡的夫家給炸毀了,先生和家人全沒了,屍骨無全,連他們的後事也不知從何辦起。只剩她帶著六個月大的孩子回來,神情老是恍惚,…」在武漢會戰方殷的同時,陪都重慶的人民則開始遭受日機空前的長期轟炸,許多家庭的命運因而變了,許多個人的未來也將在這亂世的浪潮中起落浮沉,這片大地上唯有無人的山林兀自靜默著。

 

 

 

( 心情隨筆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ames602&aid=433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