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新聞PK──兩岸
2010/08/04 10:31:55瀏覽234|回應0|推薦3

    大陸高校向台灣招生是好事,但需要雙向運動才更有意義,尤不該侷限於學測優等生才具開放正義。台灣人被六十年來仇共反華拜美親日的意識形態所宰制,早已不知今夕何夕而猶自夜郎稱大者比比皆是。儘管反共戒嚴令已解除二十三年,但當權者超過半世紀的恐懼與仇恨操作,確已在本地人心中深植一個巨大的妖魔化幻象,苦苦折磨著台灣人意識與靈魂而無從解放。以致,我們悲憫那些受創的、焦慮的、被扭曲的、歇斯底里的思想與精神患者,在走向共和、共存、共榮的時代新局時,不忘溫柔地安慰那些翻不過歷史舊頁的反共義士們。

 

    「李遠哲參加「二真善美影響力論壇」,他認為,多元文化是對教育最好的環境,因此社會應該歡迎陸生。在論壇中李遠哲遭民眾批評他支持陳水扁,讓台灣社會陷入八年空轉,李遠哲正面回應表示,在民主社會中,人民有權利選擇自己的政府,這樣的選擇對社會進步是有幫助的。」  李先生的政治權利旁人無從置喙,但其選擇是否「對社會進步是有幫助」則有待深刻檢視。尤其,多年前李氏越俎代庖,跨界操作教改政策,如今家長、學生、教師滿意這個「多元文化」的教育環境嗎?學生不當的課業壓力減少了嗎?家長徒然的經濟負擔減少了嗎?林立全台的升學相關補習班減少了嗎?台灣成了大學密度舉世最高的地區、創造近百分百升學率的“教育奇蹟”之後,固然有其不可一概否認的進步性,但當初生搬硬套舶來的教改方法而導致更多的弊病叢生、怨聲載道,李先生則噤口不置一詞。突然間「陸生」風霖可望為苦無學生、面臨倒閉的大學旱境解套,李先生又入列歡迎隊伍之中了!怎麼在您手握大權、聲威崇隆之時沒想到「應該歡迎陸生」的配套呢?諾貝爾級的智慧不過如此嗎?還是,當時的意識型態與權力誘惑蒙蔽了您的良知良能?  「針對李遠哲表態支持陸生來台,教育部長吳清基得知後表示感謝,他強調,李遠哲以學術高度看此問題,有更長遠、宏觀的看法,而且李遠哲是諾貝爾獎得主,以其國際聲望地位,會更瞭解國際競爭的重要性,國人也可以藉此獲得新思考。堂堂一個教育部長需要對一個在野學者的指三道四「表示感謝」以為政策背書,這是甚麼執政擔當?是甚麼人任用他的?教人如何想像台灣未來的教育光景呢?

 

「卑南族作家巴代,歷時七年寫的小說《走過》,書中主角部落老兵陳清山,在一九四五年隨著國軍以「外出工作」的名義,到大陸打仗,在四十七年後,才終於回到故鄉。在大陸打仗時,他被共軍俘虜而成為其中一員,之後也在河南省生根,取了老婆,生了三個小孩。他在大陸具有「榮軍」的身分,在經歷文化大革命期間,家中經濟相對穩定,但對於回故鄉一事,還是不曾忘懷。陳清山的女兒陳建英表示,當父親要回到朝思暮想的台灣時,全家人也都為他高興,至今她與弟弟一家都在台灣定居,大陸還有一位大哥。陳清山說,能回到台灣,已了無遺憾,但願百年後,能將自己的骨灰分成一半,一半送回大陸,一半留在台灣。」國共內戰、統獨辨議、藍綠鬥爭的問題,若以台灣原住民的生命視角透過歷史格局來重新審視其實質,便能沉澱漢族內部矛盾的糾纏與心結,煥然地從世局與個人、現實與想像的辯證中有了新意,而不再堅持於茶壺內的風暴中自我膨脹。

 

退休將領整批赴陸 成棋子 

    「面對中共為防止美軍介入台海衝突,集合海、空精銳兵力甚至世界首見的攻船彈道飛彈,構建反介入/區域拒止作戰,但美國為支持西太平洋的盟國與有法律責任的友邦,仍堅持進入該區域。再者,此次在新加坡的香格里拉會議中解放軍代表粗暴而無禮的直接抨擊美國,並拒絕美國防部長的訪問,雙方關係急降。整個問題與爭執的核心就是美國對台軍售與支持,主角就是我們。 

    當美國為了台灣安全還有所堅持時,我們僅想自我退縮於「磐石之下」不思任何對區域安全的貢獻與付出,而且退將們整批的去大陸,只會讓還願出手支持我們的國家思考支持台灣是否還有必要。如果按最初對方安排還要去鴨綠江邊看「抗美援朝」紀念,美國豈不更要吐血!中共處心積慮讓我們買不到武器,最後到完全無能力堅持主權與民主制度而被統一,這絕不是兩岸已經到了建立軍事互信時機。我相信退將還有馬援、黃忠之志,但是否該想得更深更遠些。」

    蘭將軍,具有深厚兵學素養的您「是否該想得更深更遠些」?以十三州為核心的美利堅合眾國迄今對外發動七十餘次戰火,舉世遍佈美帝侵略部隊、傀儡政權、軍用基地和新銳殺人武器,其在太平洋的勢力不是這種擴張主義的歷史成果嗎?則美國所「堅持」的是不知所以的「台灣安全」?還是其西太平洋的戰略利益?則成為美國清除全球化霸主的路障的「棋子」,究竟是尋求和解的赴陸退休將領們?還是固著在仇共反華拜美親日的反共義士們?做為軍人,上世紀送命在內戰血海的百萬先烈給予您什麼深刻的反省和昭示?是要茍延同胞相殘的歷史舊頁以遂其願?還是開創雁行相睦的時代新局以慰其冤?國共將領的恩怨情仇若放在歷史背景和國際戰略的脈絡裏來辯證地看待之,將會有創造性的意義和啟示。而現在,我們該自甘美帝東亞利益的戰略「棋子」去重蹈冤屈血腥的歷史覆轍嗎?您「是否該想得更深更遠些」? 

 

陳文茜:賽車手韓寒不懂世博    2010-07-23 中國時報 

   香港書展開幕,陳文茜是書展嘉賓。她廿一日被問到對大陸新生代作家韓寒的看法,陳文茜直指韓寒批評上海世博的言論,「顯得淺薄和沒文化,說話就像放屁一樣輕鬆。」……陳文茜說,韓寒是可愛的孩子,又是賽車選手,充滿傳奇,「我自己四次深入採訪上海世博,上海世博有很多韓寒賽車選手先生不瞭解的地方」。為什麼賽車選手的批評言論就是放屁、淺薄、沒文化?僭越自己知識限度的嘴砲也不是韓寒才有的專利吧?一九九七年七月二十日,為民進黨鳴鑼唱道、張目叫陣的陳文茜沒放出淺薄的屁嗎?是日彼毫不自憚疏漏台灣史識三兩三的水平限度,嘴砲陳昭瑛和尹章義兩位文史學者的脫口秀,又是何其「顯得淺薄和沒文化,說話就像放屁一樣輕鬆」?彼等文化資產階級喇叭民主、心態威權的風格真是叫人倒胃喲! 

 

 

( 心情隨筆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ames602&aid=428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