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10/22 11:28:48瀏覽439|回應0|推薦0 | |
國外研究原始來源如下: http://news.sciencemag.org/health/2012/02/massages-mystery-mechanism-unmasked#disqus_thread
好文轉貼一則。 http://case.ntu.edu.tw/blog/?p=10586 按摩的神祕原理大揭曉 國立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 編譯│汪芃 比起手法高明與否,按摩的療癒功效或許跟DNA(去氧核糖核酸)比較有關係。最近一項新研究指出,揉捏能改善肌肉痠痛,因為按摩可阻止跟發炎有關的基因起作用,同時活化修復肌肉的基因。這項發現與目前盛行的說法大相逕庭,大家原本以為,按摩之所以能緩解痠痛,是因為可以幫助疲憊的肌肉排除乳酸及其他廢物。如今有了這份研究,按摩的功效將更有醫學根據。
雖然按摩一直非常受歡迎,但不可思議的是,科學家其實不太了解按摩對肌肉的作用機制。過去的研究只知道正確的撫摸力道有助緩解疼痛,但從來沒有人研究出背後的原理。因為運作機制不明,大部分醫生就算沒有質疑,也很少明確指出按摩有具體療效。
神經代謝學者馬克.塔諾波斯基(Mark Tarnopolsky)從前也同樣抱持懷疑的態度。塔諾波斯基任職於加拿大哈密爾頓(Hamilton)的麥馬士達大學(McMaster University),他四年前在滑水運動中發生意外,腿後腱嚴重受損,然而這個遭遇卻扭轉了他對於按摩的觀點。當時他的復健療程中包含按摩,使他發現按摩有絕佳的止痛效果,正因受惠良多,他決心研究這個神祕的作用機制。塔諾波斯基說:「我心想,這背後一定有生理學基礎,而我本身專門研究細胞,當然最想了解的就是按摩在細胞層級的機制。」
下圖為法國喬仙絡品牌創始人喬仙絡女士的家
因此,塔諾波斯基和研究同仁(其中包括負責他復健療程的人)找來十一位年輕人,這些受試者都願意為了科學研究揮汗運動。他們先進行一段累人的原地踩腳踏車鍛鍊,踩到肌肉已疲累痠痛才停下。鍛鍊結束十分鐘後,會有按摩師替他們的兩腿之一進行按摩,同時,研究人員也採集受試者的股四頭肌組織樣本進行檢驗,運動開始之前採一次,按摩結束後採第二次,運動結束三小時之後採最後一次,然後比對樣本的基因檔案。
研究人員檢驗後發現,運動後採集樣本的細胞修復和發炎跡象都比運動前的樣本更明顯,這點他們並不意外,因為科學家原本就知道運動可以活化修復及發炎相關基因。但令研究人員真正驚訝的是,按摩過和未按摩過的腿部肌肉竟有相當大的差異;經過按摩的腿部肌肉整整多了百分之三十的PGC-1alpha基因,這種基因能幫助肌肉細胞生成粒線體(mitochondria),也就是細胞中將養分轉化為能量的細胞器。此外,腿部肌肉經過按摩之後,所含的細胞核轉錄因子(NF- KB,一種活化發炎基因的因子)也會減為原本的三分之一。
下圖為法國喬仙絡品牌之按摩精油產品
本研究已於2012年2月1日發表在《科學─轉譯醫學》(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上。這份研究結果顯示,按摩似乎能抑制運動後的發炎現象,且可促進身體組織復原。塔諾波斯基說:「這代表以後魚與熊掌可以兼得囉。」他並表示,過去大家總說運動後產生的副產物「乳酸」就是導致肌肉痠痛的元兇,而按摩便能去除肌肉中的乳酸及其他廢物,但這份研究並未發現此現象。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Ohio State University)的湯姆士.貝司特(Thomas Best)表示:「這份研究指出按摩療法的生理學依據,大概是我看過的相關研究中最好的一份。」貝司特是一位運動醫學醫生,專門研究按摩在動物身上的效果。貝司特指出,要複製這項研究並不容易,因為按摩手法很難做到一樣,但他仍表示這份研究成果「十分有意思」。 而不管怎樣,塔諾波斯基本人從此成了按摩的信徒,他表示:「我以後當然會更常接受按摩療程囉。」 |
|
( 在地生活|大台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