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古早味
2019/11/23 18:48:24瀏覽370|回應0|推薦6

      二零一九年雙十一我與福海暢遊南台灣。所經盡是偏鄉,觸目皆有古蹟。

      來到鹿耳門鎮門宮,看著福海長長的身影傍著一旁的鄭成功塑像,若有所思…閩粵移民先鋒將,獨得天險守府城,鄭森東南爭半壁,虜得洋人做門神。…滾滾紅塵終將成了歷史灰燼。思古想今不免嘆道:「腹中無史肚子餓,古早味還得慢慢找尋。」

      許多人不知朱成功(賜的姓與名),如同不知蔣中正、不知八二三炮戰,也不知有「古早」這一味。我身為台灣人如今才算走進了府城,真不好意思,難怪也莫怪年輕人對過去一味單純。

      距今三百五十八年,一些先朝遺民尚在為反清復明而努力,正如同當今中華民國派的亡國感;西元一六六一年是清朝的順治十八年也是流亡的明朝永曆十五年,三月,鄭森由金門發兵,親率兩萬五千人乘五百艘船,經澎湖整補數日後登島,圍攻困守熱蘭遮城的荷蘭軍八個月,翌年二月一日收復淪陷了三十八年的台灣。六月二十三日歿,享年三十八歲。

      怎麼死的?非病即毒殺似可了解!以前追求理念、搞革命先有必死的決心,現在搞革命盡是蒙面搞破壞很沒有古早味。

      安平港舊稱台灣港是當時直通國際的良港,才會有荷蘭人來佔領。之後福建廣東的移民日愈增多,所謂唐山過台灣,也是我先祖來台的時期。背海墾殖,物資皆從海上來,造就北有大稻埕、中有鹿港、南有安平的繁華景象,光想像…古早味油然而生。

這些古堡、砲台、天后宮等古蹟都應該在海邊才對,怎麼現在都杵在都會區。三百五十年間這塊土地發生很大的變化!原來是曾文溪自古以來多次改道,猶如一條亂竄的青暝蛇(盲眼蛇)硬是把台江內海(潟湖又稱海翁堀)及鹿耳門水道淤積陸化,地形地貌雖然變了,地理的古早味還留著。

這種移山倒海的事也發生在義大利南部,西元七十九年維蘇威火山爆發,將龐貝埋於火山灰下被人遺忘,直到一五九九年才被發現。當時挖出的妓院及色情壁畫為宗教所不容,發現古城的事又被掩蓋起來,直到一七四八年才在國王資助下重新被發現。原本臨海的龐貝港口,我在二零一六年去時也是完全陸化,當年火山噴發和掩埋後漫長的古早味也是從後人的追思中得來。百年孤寂系列文之一寫於2019/11/23

( 創作散文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ack666&aid=131041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