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談粗略的教育
2007/11/29 11:57:16瀏覽256|回應0|推薦0

你知道「平等教育」的意思嗎?
你知道什麼叫做「平等教育」嗎?
你知道為什麼需要「平等教育」嗎?

很多時下父母誤以為只要「起跑點相同」、「供給需求相同」、「教材相同」,每個孩子都能受一樣的教育,就叫做平等教育。
他們的想法是只要都能接受一樣的教育,都能受教育就是平等教育。

然而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平等教育的意義不是如此。
平等教育是希望每個孩子都能有「適合」他的教育,有教無類外還要因材施教。
對於較為聰穎的孩子給予他比較高的刺激和學習,對於學習較為緩慢的孩子也放慢教材腳步,降低難度讓他慢慢學習。
放寬教材,對於每個孩子給予不同的教育方式,讓他們能得到最適合他們的學習,才能獲得最大的效益和進步。

可惜的是現在台灣的教育方式還沒有辦法完全做到因材施教,只能夠達成「人人有書讀」,但讀些什麼,孩子總是茫然不知所以。

為什麼需要平等教育呢?

好比愛迪生,如果他沒有不畏懼別人眼光看待的持續研究和尋找問題的答案,有很多東西就不會被發明了。
而當時他需要的是一個能讓他不斷問問題,了解更多事物的教育,不是困在一個她無法成長的課程中。

愛迪生真正受過的學校教育只有三個月,因為他那愛發問的習慣,令學校老師大為光火,母親只好把他帶回家,自己教導。她知道愛迪生愛動腦子、善於思考的求學方法,是不同於傳統的教學,因此,她讓愛迪生用自己的方法學習知識,同時教導他讀莎士比亞、聖經、史書等,還曾買了一本叫做「自然科學實驗」的書,愛迪生對這本書非常著迷,把書中的實驗全部作過。從那一刻起,這孩子的一生完全改觀。

但是時下父母親給了孩子什麼?一大疊的考卷?不適合的工作?工作為什麼會不適合?
你知道的孩子要的是什麼嗎?你有心平氣和坐下來跟孩子聊過嗎?
很多父母對孩子溝通的方式都是「你說說看,你究竟要怎麼樣阿?」,當下孩子懼怕的說不出話來,或是一時之間不曉得怎麼講,卻被父母解讀成「小孩就是這樣,不懂又不受教,要他說又說不出來」。
亦或是孩子正要開口或已經開口說了幾句話,父母就以「頂嘴、反抗、叛逆期」當作解釋,阻止孩子繼續說下去。

你並不是孩子本人,不要擅自解讀孩子的心事。

每個星期,或是每個月至少抽空一次,跟孩子談談最近發生的事情,聽他描述他的生活,你會發現跟你想的不一樣,而且拉近彼此的距離。
不要強迫孩子學習「你想要他學的」,而該問孩子「他想學什麼」。
有的孩子喜歡畫畫,有的孩子喜歡煮菜,有的孩子想要當救生員,有的小孩甚至立志當總統。

但是父母總是會說「不行,你不『這樣』,就會『怎樣』,你『應該這樣』」。
更甚者就說「反正你都聽我的就對了!」
孩子雖然滿腹委屈,卻也無可奈何。
但是當他們成長到一個階段,他會知道父母給的不是他想要的,他學的東西跟他的工作搭不上線,他不知道自己怎麼走下一步,不知道該怎麼去選擇。

書本告訴孩子「做大事,不要做大官」,父母卻告訴孩子「做大官,不要管閒事」。

所以孩子長大後找工作變的好高騖遠,沒有真正的興趣。

如果當時使用的是真平等教育,那也許這個孩子興趣是畫畫,成為一個像老吳、汪汪一樣的流行畫家。
也許他喜歡做菜,變成下一個阿基師。

職業不分貴賤,端看你怎麼去做。沒有廚師沒有飯吃,沒有農夫沒有飯煮。每個人都是社會不可或缺的一顆小螺絲。
為什麼要強迫孩子變成時鐘上的指針呢。

就好比當初我考高中的時候,我想要讀「農校」,但是我的成績上了前三志願。
我因為立志當個農夫,所以告訴母親,我要進農校,母親聽到好卻說「我們要好好談一談」。

但緊接著,他開始告訴我「當農夫有多麼不好」、「媽媽希望你讀什麼」、「你最好不要去讀農校,不然學費自己想辦法」,我心想「這就是『溝通』嗎?」。

甚至他講的,並不是我規劃的。我希望有個小菜圃,開個觀光小園區,給小朋友參觀學習,吃點不含農藥的新鮮水果,坐在花圃旁邊說著以前台灣美麗的風景和小故事,兼小差來支付這一小快地的營業額。
我不想當大官,我只想保有一塊地的淳樸。

而且母親灌輸的負面想法,我一概無法接受,從小就看著農地長大,我也希望我是守護一塊地的人不是破壞一塊地。
小時後的田地都漸漸變成工廠、住宅、馬路。
綠地在哪裡?回憶在哪裡?

後來我沒有如願,可是我還是自修學了許多種植的知識,也在現在的工作環境中學以致用,雖然工作上用不到,但是和人的相處,卻很好用。
同事的植物出問題,我也可以粗略的幫他診斷,告訴他怎麼照顧,植物才會康復。
這是一種變相的自我安慰吧。

而不出我所料,我當初的規劃有其他人去做了,他的父母卻是相反,全力支持他,現在的他在南部是一個小有名氣的觀光園主。
想來真的還有些心酸呢。

在我最後偏離父母控制脫離常軌得到一片天之後,父母總算放棄了那一套「聽我的就對了」,「大家都要有 = 平等教育」的理念。

妹妹也如願考了餐飲學校,朝他想當的廚師目標邁進了。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9697012&aid=1412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