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08/24 20:59:04瀏覽1643|回應8|推薦122 | |
古人提及的文學,詞藻得洗鍊優美,內涵得豐富,情感得厚實,起承轉合間,必須正義凜然,具真知灼見,縱使不能驚天地泣鬼神,也要正人心,達社教的功用,這正符合唐朝韓愈提倡的「文以載道」的觀點。 而小說在中國一向不被重視,過去的文學範疇裡,簡直找不到小說的地位,縱有名流士人偶有從事小說創作,也有人恥於洩漏身分而以假名發表,致使後世讀者因欣賞作品而無法探知作者出處來源。 其實,小說起源甚早,內容大多屬神話與傳說,漢書藝文志認為小說「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塗說者之所造」,缺乏文學價值,自然無法與諸子百家的治國安家之道並論,而被鄙棄。 漢至六朝,小說偷偷處在興盛的散文與辭賦間生長,但仍只是瑣碎的片段紀錄,內容除了神怪傳說,也記載一些名人言行及有趣雜文,劉義慶的世說新語即是。 中國真正的短篇小說起於唐代的「傳奇」,故事情節首尾一致完整,作者也都是當代多才多藝的文人雅士,文筆優美,內容扣人心弦,引人入勝,元代戲曲興起,還成為取材之源。例如:霍小玉傳、會真記、李娃傳、虯髯客傳、南柯太守傳、長恨歌、‥‥ 「話本」是宋代的白話小說,從特殊階級到一般社會大眾的生活點滴都能入題,較之前期作品,更見進步。只是作品不多: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京本通俗小說‥‥ 元代,外族入主,漢人受壓制,文人難出頭,一些讀書人藉小說抒發才情,轉而鑽研神話與傳說,或改編唐代傳奇,也有就當時市井流言、社會案件為題發揮者,這些材料正巧成為當代新興行業「說書人」的腳本。 這些腳本成就了元明時期的四大奇書:施耐菴的水滸傳、羅貫中的三國演義、王世貞的金瓶梅、吳承恩的西遊記,章回體小說於焉生成。 所謂的章回體小說,看似大部頭的長篇論述,其實,腳色人物猶如母雞帶小雞般,由幾個故事銜接連串而成,每則故事皆可獨立、隨意閱讀,而不致太影響書籍本身的完整性。 另外,明代的短篇小說尤其豐富且多產,計有:馮夢龍的三言(喻世名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凌濛初的兩拍(初刻拍案驚奇、續刻拍案驚奇)、抱甕老人的今古奇觀,共兩百多篇,內容多半站在人民立場,論述忠奸善惡,頗能震撼人心,具警示效果。 到了清代,長篇小說大盛,其中以曹雪芹的「紅樓夢」最具代表,它是中國第一部長篇言情白話小說,男女主角情深卻無法有個圓滿結局,幾百年來,不知賺取多少讀者熱淚。 其他,還有諷刺類的儒林外史、老殘遊記、官場現形記、鏡花緣、‥‥。 值得一提的是,清朝中後期官場貪污腐敗,人民冤屈難申,而出現武俠小說和公案小說,如:兒女英雄傳、三俠五義、彭公案、‥‥‥ 短篇小說集:野叟曝言、聊齋誌異、子不語、‥‥ 清末也有翻譯書籍:林紓的茶花女、嚴復的天演論。 民初,現代白話文學興盛,小說的地位已定,成為今日文學的主流之一,無人再有疑慮。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