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荒漠靈修 27
2006/03/30 08:43:56瀏覽1119|回應0|推薦8
一般人之能出人頭地,甚而獲致成就,相信機緣與幸運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可是經常以此作類似推卸之口實,最後也逼得体認出是自我推諉卸責的循詞,說不通的,不得不返而回復自我省視。審量自己,非得體認並承認本身才識平庸才是關鍵。對自我本身能作出此類揭示並不容易,第一得回頭評估自己的自視甚高,這個信念是你住入已久,居之不疑,已作為身體之當然結果,想想再將之擊碎打破,等於向向來崇奉的神龕挑戰,否棄其權威性。

所以,雖則表面看來是稀鬆平常的事實,可是人們向不易看得見自己尤其關乎自我尊嚴的事體。再者,此類感悟雖為自我帶出甚大的衝擊與啟發,有若靈光乍現般底對自我揭曉真像。然自我會基於自保與自我維護的意識,通常仍會將此種体認消減其撞擊性,平弭成一度性底暫且領略,當成泛泛地朝向內在自我底認識,在意識裡面勿略其嚴酷與沉重,無以視作關鍵性的或重要底因素,不願也不以之為終審判別。

縱然我經驗到此類自我反省過程,其後再檢視仍然讓我醒覺,我依舊潛伏地對自我据有無以抹去信心,依然懷抱無比信心,不以為自己就此就一直庸碌無成下去,依然住入無以醒轉地憧憬與渴想中,相信我創作的樂曲終究會讓人們接受,會駛出一條巷子或通道來。我仍舊懷著無窮的希望相信自己的時刻尚未到來,最終會有翻轉的一天。我依然信任上蒼會眷顧我,我是,而且一直相信是上帝恩寵加惠的寵兒。無論身處何種不如意之下,我依然不輟地懷抱住對自己的信心,而且長久以來永能在內裡感到上蒼對我的垂憐眷顧。

我這樣想不是盲信,如同聖經裡面所言,人是上帝恩寵的愛子,無論在何種情況下,回首的浪子仍然是神的最可貴的幼子。

然而事實的反證卻讓我清楚感受到從來也未得著諒屑,浪子不可回頭,即使回頭也不會被接納。聖經裡故事是誘人的甘言蜜語。真實生命從不曾那麼好商量過,絕不可重回頭再來,做錯了,走錯或或選錯路,就一直走下去。人生路途向不包容,絕不容反悔一再重來,錯了就得自已承擔,也得走向終點。現在走的路才是我所謂「基督走過的路途」。困窘、艱澀、不容回頭,直至釘上十字架,完全不是自己初到時摸擬想像的道路,那般純由幻想謅出的回味過程,真正「走過的路途」不會是試驗,也沒有讓人體會追想之遺地,就是一條死板板的過程,沒有想像,不需模擬,死亡就是僅有的通道,唯一的終站。

人子並非上帝創造時所設想那般具有多重可能性,他只有一種永無返悔可能性,他僅僅是世俗而現實的產物。人活著就只是為了食與性,生活的過程就是每天一再重覆如此維生的無聊過程;攝食為了繼續存續,性則是為了更荒謬無聊的意義 ── 所謂存在的意義 ──延續種屬。大自然的奴隸,所有的生物全都是大自然的奴隸。所以人存活絕不是一層有意義的事項,尤其相對人個人本身生命而言。生平所追逐的金錢、名利、美食美色都是為著賡繼生存,綿延生殖或大自然本身的目的所欺瞞。齊克果所說的人如森林裡的落葉一代代地覆蓋堆疊而上,如果沒有更高一層次的領悟,一個超乎現世存在的醒覺,人本身的存在就絕無意義。然而這個最高層次的意義也在人們心中枯竭泯喪了。

絕食絕欲乃是超脫自然枷鎖的必要手段,不再為大自然所役使。我刺戮自己,自虐或凌虐對手,或者人們更發揚光大的手段,演化成戰爭、種族屠殺都是對人被賦於的意義之反省與反抗。

我凌虐自己絕非錯失,我甚至可以澆上汽油將自己燒死,這是我自幼的禁忌,可是我從不敢觸及,我只是點上燃癈紙堆,燒著木柴堆,然後將存餘無用之物品一樣堆疊著扔進燃燒殆盡。

我可將這樣的想頭,這樣過程寫成一篇詞曲。只要度過眼前的困境,讓我活著出去,我就可以用音樂描述其間感受。但有意義嗎?當然會有意義,只要是生命過程裡的真實體驗都會有其意義。這可是我一寸一步走過的歷程,怎麼講對我都是意義深重,也就是我的體會感受,人們所說的心路歷程。

可是我寫曲作詞久無成效,已使得我也已寫倦了,寫怠了,但我還得寫詞作曲下去,否則我何以為繼,無以賡續存在,若不為此,繼續存活為什麼哩?這才是我生命的吊詭。我可以創作下去,可又不想。只要活著,不妨延宕這些可能性。創作雖讓自己著迷,並以之為生命存續意義所在,然事實上,我又不得不承認歌曲本身絕對是最無聊事,它所誇讚頌揚只是愛情,人類存續之吊詭的前置曲。愛情有意義嗎?也許只有對身處其中的人才有意義,音樂卻只植根於這唯一的主題。愛情是荒謬的,殘忍的,愛情也猶如戰爭得同樣是不擇手段的,物競天擇的手段或程序。

跳躍地沈思使我勿略鐵鐐的羈絆,挪不開腳步讓我行走得踉蹌又艱困。我是自我鞭撻的藝術家,,飽受折磨底真實況味,面臨著死亡之可能性蹣跚漫漫掙扎向前,也只有在這情況下我這個鐵鍊之囚徒才真實地以自己身体來歷驗基督的路途。
( 創作小說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iyumo&aid=22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