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我受kafka 影響的創作
2006/01/19 06:59:27瀏覽1095|回應0|推薦2
更新時間: 03/16 2003

把這個題目作題目是很好笑,自覺蠻勉強,坦白說,我不願意用仿卡式的小說作題目,覺得有些太眨仰,太小覷自己。不論成就如何,創作的成品,或是其間過程與心 態、作法都無法再接受矮化。學習模仿與受影響是一回事,只要作品成形且既己呈現出來,至少在自己心中,覺得己是獨立成長出來自己的心血結晶,無論怎麼樣的受卡氏,亨利詹姆士、喬易斯或托斯妥亦夫斯基…的影響,應都是一樣吸收後,為己所用,就算是自己單獨的成就,而且也應認為那是自己生成的模樣。


所以現在用這個題目來述說自己的作品,一定程度的難堪是免不了,不論他們是如何偉大的心靈。


好吧,就說是仿卡式的作品,我除了上述目 前正在寫的幡祭外,尚有如下的中短篇。



蛻 

· 

失落 

· 

蜘蛛 

· 

大塊頭 

· 

意 念 龍 攕 滅 戰 

· 

活著就為著等候死的到來 

· 


寫幡祭時,心 中打算將之寫成像審判或城堡那樣,一篇朝著最終目標模索追尋的長篇小說。但是目 前手中正在從事的一長篇,是寫從中國現代史縱切面寫的故事,橫亙時間約模七八十年,要花很長的時間,才弄得完,搞不好要寫上二三年,因之,雖有心,可是沒時間來寫下去,因之弄個短篇意思意思。


我寫小說,老有像這樣的相互抵觸的兩種力量牽扯自己向兩頭扯,

我現在寫的那篇長篇是在記述個人在時代變遷裡的故事,不是像幡祭,故事裡面的意義是為了傳述生命意義的追尋,


歷來偉大古典小說著作,莫不如是。對我們而言,熟讀的中國四大小說等等偉大處都是在過程的敘事及描述,


傳統小說不來對抽象的生命終極觀的追究,不那麼強調,中國古典作品,大團圓或大破裂,大分裂就是小說最終的目的與標的。故事的過程下是寫作者要表達的目的或意義所在。四遊記、紅樓夢,水滸、三國莫不如此,故事完了亦即劇終人散,場裡場外都一樣,寶玉的一生行誼,就在故事裡面。


故事或有餘緒,但只能說是故事終結後的另一道出口的可能,並不在本文之內,非是讓人繼續玩味的開始。紅樓夢斷,意思已盡。無論故事主角去尋道求仙,都只是標榜另一類似故事有其可可能,但全無讓人深究的意思。所以說故事的目的就在故事裡面,所有的意義都在故事裡面,過程即目 的,終點即終止。


所謂存在主義標籤下的小說,標榜的是在人生探尋最終意義的可能或者摸索。作者試圖傳達心中模稜的不安,對生命過程的無奈與無能為力。試圖在無意義的人生內探究有無意義的可能。當然無意義生命追覓過程,免不了要把手段當作目 的,追尋的意義的過程即其意義之所在。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iyumo&aid=154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