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瘼 2
2006/01/18 03:52:37瀏覽1220|回應0|推薦4
自假寐失神中睜目醒轉,概約又睏了一小會。窗外已可聞到遠處公共汽車吃力地起動聲,也可聽到趕早的菜販底摩托車、腳踏車的「轆轆」聲響。蜷偎沙發上,拐仗偎倚在身旁,神智再度恍惚,身軀一動亦不動地仿佛過了很久,思緒蟄伏,不想也不做,單只是不為什麼地等待;清晨以迄深夜,上了床睜著眼緩慢地挨到天亮。時間點點滴滴地承漏消逝,無異地一天過了又一天,無從估計流逝的歲月,已失去從案頭撕下日曆的習慣。今天、明天或者流逝過的某一天都再無區別。平板的歲月。能有何悸動,只除了現時遺溺的沮喪,黏膩濕潤底滋味尚一迄留存於身畔,若明晨還再來潮水氾濫,要怎麼辦哩!想來只有小心應付,不宜放縱感覺,隨興而至總要帶來更多的麻煩,偶而的方便則引渡出更大更多底不便。雖是衰痼侵尋、疾病沈疔,然劇痛不急切刺戮心肺時並不會特別惋歎辛酸。如果還有引申餘緒;就是益發沉陷益發麻痺於生命及時光底消逝。幾乎可探觸到存在底終站,雖說不可知曉或無從捉摸底距離感仍然橫亙存活與歸逝間。但長久處於時序與事物底磨耗下,早已失去對終局憂心或分割離棄之焦慮,倒像是平心靜氣地等待時刻厎到來,然也非像知覺遲滯般地不在意。所謂「來日方長」己成過去,更不再有世事未可知的追惜,如許倉促地活過來,也算經歷了些歷練,長久平穩生活下來,我們這一代從大陸撤退流離來的本島已經算是過去了,即使因之而來所謂第二代的也將老去。

多年平穩的日子,已遠離往昔的流離的艱澀,也許我們這一代人青春期的記憶一直都是在逃難避禍,早些年經歷底歲月,回想起來都像是倉倉皇皇的跋涉渡過,會感到一生踅過來有所遺憾嗎?不會吧,怎樣的命運都是命定的,那會哀悗嘆息呢?已然是過去的一代,逐漸會消失殆盡。不是嗎?也許尚活得好好的,只要存活在世上那來這麼些感觸,体會得到「現在還存活得好好的」是無從抹殺的真實。所有的關心在意也唯有現時如何活著,敻渺長遠早已不成其驚擾憂心的論題。苦難與坑坷蹭蹬也許曾經閱歷過,趑趄不平泥濘路也踐踏過。過去畢竟是過去的事物,再也不相干。消失的心境同樣無從憶念懷舊。

心思浮動,來日縱不可知,但若要推想也可確知情境同樣底無區別性。不是嗎?實際上也是同樣不在乎,不關心。耄耋底心智既不期盼更不等待,所有的過去看來都相同,過程也不會不同,生命全無長進,活過的路程也等於沒有經歷過底歷程,除了身体皮肉徙然老化。白色的光線微弱地漂浮在濕潤的城市上空。靉靆凝陰在坑坷牚差的建築物群之上。黯然的色影仍停留於窗外的市景。一列火撞擊著軌道「鳴鳴」地穿過後巷那頭的平交道。馬路上馳越過的車胎打擊著柏油路面發「啪啪」底聲響。一輛又一輛不停地穿梭過去。毗連底間隔越來越頻密。又是一個長天大日忙碌地開始。濃稠又混濁的「嗡嗡」市聲逐漸形成彊化。直到最後會形成一層誇張的音障。強烈而綿密不絕地將城市圈在裡面。

關節壞了,(某部份的)一彎就發出空洞的怪聲。耳殼內嗡嗡作響,臉上又是血往上湧,趕緊從茶几上拿起葯丸著昨夜的冷水一口囫圇吞下,屏息不動,壓住內裡的激動,不宜讓內裡情緒翻動。

洗衣機發出急迫地嗚嗚鳴叫聲,催促我去收拾脫水完畢的衣物,關掉電源,鳴叫休止,雙手吃力地擄起衣裳被單,設法將之掛吊在洗衣機旁兩端綁住在窗框上的尼龍繩,為了方便一向都在浴室裡掠掛起衣物,被單是掠在兩張分開的椅背上。頇漫操作時,念頭又飄回淩晨半醒半睡時的夢境,多麼奇異的夢!竟然會孑立於自己的墳堆前面,情境又如許清晰,確實像是從另一度時空探顧回來,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像呢?即是是死去的我,看來也像是過了許久時候了,窳舊墓碑後底草木雖未成拱,但週遭已因年久失修而零亂,加上積苔散倒的枯木,以及腐朽的棺木板蓋,更形敻渺久遠,意像已糢糊漂失記不清楚,處處呈現埋葬許久以後的景況。

情境有如同對著自己乾裂的皮肉及骨髓地凝視。殯儀館的化裝師會撐開我的下顎,牙床沒有了,還有過去手術縫合的疤痕,最後會把整付假牙放回去,撐開的口腔墊滿棉花,合上之後,長久沉陷的下巴頦就會豐碩起來。我不會刻意去安排後事,死就是一了百了,無論皮肉骨骸錢財或土地,都不關心,不會在意會流落何方,只要無痛無憂地過去,其他身外物或身內物究與我何干係之有?其實既然要去了,何嘗在意無憂無慮地過去,身体的病楚痛苦,也不過短暫或一時底折磨,只是一段耐痛底過程,而所有的痛到頭來都算不了什麼,只是其間一段時間的難過,最後什麼都不會有的。而且如果到了神智不清的最後階段,有什麼承受不得的,反正都無所謂。喜憎愛惡都得過去,留下的房屋錢財及不動產,誰拿去全無區別。不需要預立遺囑?已不干我的事,誰爭得到都沒區別,不都一樣?不會干我的事,對我好的,甚至喜愛過我的,還是我過去喜愛的人兒,和算計我的,謀害我的,都管不著了,隨它去吧!任何人都一樣,世俗點說;得到的好處也只那麼一會,己經沒有我這個人了,無從再操心,不再爭強出頭,甚至不再有情感心肝,怎麼樣都與我無干。世上那一個人受益還是得到好處,對我究有什麼區別,還不都是一樣,遺贈捐給誰,那一個公益機構,那一處受迫害團体援助慈善團体,還是研究機構,己經無從撼動這個人了,一點都不關心,誰受苦難,那樣研究增進人類褔祉,或者嘉惠最後善待我的人,到底這些假慈假善與我何干。死去的人一切都無所謂都不在意。

照眼前的想法,確信我不會去安排後事,時候到了,只有隨著事態演變,到時候可由不得自己。並不想在這方面表現自己的強硬或是堅持,老早不再持強,說來也是種信念。孤零零的老人,無親無故,既使又貧又病也無妨,但是自己倒確信直到臨去那一刻郵局存摺裡頭都還會有些遺錢,像我這個樣子,只除了醫藥費會是個大宗化費;醫藥費當然會嚇死人,可是我有全民健保,隨著醫院把賬單開到怎樣驚人的天文數字都無所謂,既不心痛,也不關我的事。其他日常生活的費用,再怎麼樣用,也不花費不了多少錢,每日兩餐還有水電瓦斯等費用能開銷多少錢,不是不打算用光了再走,可惜己沒精神力氣,並且也不得有甚麼樂子可找,況且也沒有理由打起精神去找霉氣。

雖然強調信念而且自認全不在意,可回過頭來講;到了這把年紀,所有的俗事應該都丟得,應該感受到四大皆空。然而還是難免不預想時候到了這付臭皮囊會被如何處置,想像得到要籌辦我的後事底人,會算計著尚留下多少遺款來合計著如何辦理殯葬事宜,死去的人是不會在意再一次麻煩旁人,況且並不是自己的意思。臭皮囊就是臭皮囊,丟了它或隨人怎麼辦,像剪下的指甲、頭髮一樣,扔開就是,何嘗珍惜過。親戚膩友一定會怨恨我不交待產業遺贈給適當的人,還是那句老話:「人都死了,關自己啥事体啊!」

像自己這樣的老人,既孤單又落寞,過往歲月及記憶都漸離漸遠,現存的也不見得把握得住,單身獨居地活著無從強求,對所處的境遇逆來順受地遷延著已成習性。在奔波的歲月裡不會去算計,偶有所感都會覺著遼遠而且與己不相干,中風退休後的生涯則似大眾疏離後的空洞,沒什麼特別可回味,記憶力的薄弱也許是由平淡無波底生活造成,還是反過來說也通。

掠好洗好的衣裳床單,乘瘸著腿拖拉著身子踱回沙發休息時,順便加滿水壼,點著瓦斯,等水開了好泡上壼茶,這是每日的小享受。然而同時直腸有著衝動,應該試試解除排放裡面積蓄幾天的存貨,日常生活就是這麼回事,手腳不停地忙著咀與肛門。大號實是每天的苦刑,有時尚順利,絕大多數的日子都折磨不堪,一方面便泌,更要命的是直腸脫落,排便愈用力,情況即愈惡劣。脫肛令人難受,然而便泌的當場更令自己苦惱,每日大半時間都在馬桶或浴盆內為排糞掙扎,辛苦誰人知。乾掉的屎,塞在肛門前,整個地堵住進出部位,痛楚難受,頭上汗如雨下,然而又不敢用力,否則直腸會整個掉落下來,可又為屎塊卡住不上不下,整個進退不得,長時間拖著,覺得一籌莫展,完全莫法拖出困境,實實地感到生不如死。不得不勉強彎著身軀用手指從肛門挖進去,探觸摸索可感覺出如同去弄破硬成羊屎一樣如豆般的小塊,指尖設法把羊屎 塊戳破摳出來,小心而不計一切的弄挖,給自己的苦楚,汗如淚下,身体已太老衰孱弱,實在支持不下去,手指還是不聽使用,需要尖而長的物件最好頂端帶鉤的如同挖耳之類的小挖子。中過風的人運作能力大受限制,太陽穴都要炸掉了,死了算了吧!受得是什麼樣苦,屎塊進退不得,生死也一樣。甚至求死也不得,整個人卡在那不上不下。

覺得腦中空洞發癢,太陽穴裡面是空而且長瘤,敲擊就有回響,有著空洞而痛楚內在的感應,仿佛一個瘤在成形。烏黑地吸取血液裡的養份,不斷成長擴大,要吞噬個腦髓。弄出屎固然苦不堪言,塞回掉脫下尺吧長的直腸更是膩而累人,人已磨得全無生氣,如果還有氣力還那麼不耐煩真不如用力扯下來,有什麼好一再推塞,死了還乾脆些。

大便的苦,活下去竟成焦心竭慮的畏途,然而事過境遷輪到吃食時,仍是一個勁地吞食,每天每餐不停地吃,為的是什麼? 就為了痾麼?食物來源安排得非常便利,向巷口做自助餐的按月預定,每日中午送來家中一份簡餐,一天兩餐或三餐都解決了。可是吃的本身也是苦難,牙齦萎縮,假牙不牢靠,咬嚙時鬆動打轉。而且整日不休地隱隱作痛,美好的肉食由於嚼嚙困難頻生痛楚,過程不再有任何品味享受可言;吞下食物雖是曼妙的生之体驗,然而到了目前的階段,己不會認為是享用,純粹只是為了生存的手段。

而且不論食物能帶來的多少樂趣。已經老化的器官都要減半其中的快愉。滑動的牙套會在牙床上撞擊摩扭,生怕咬歪扭斷的過程弄痛口腔,即使沒了牙齒牙腔仍然要發炎。發炎雖是經常狀況,還得不停的動用。痛楚難過永不得終止。當然鬆動造成難過。然而怎麼樣的浮動都得用心咬嚙吞食,長期使用折損的器官,這時候要用享受過的品味五官感覺來支付當初享用的代價。生命的過程就是飲食排泄,整個過程是一貫的,一根腸子通到底,食物和水自嘴、咽喉、食道而下胸腔肚腹裡的胃肺、小腸、大腸、肛門而排瀉出來,不論多麼堅辛,終究是生命的光亮與能源。


瘼 3
( 創作小說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iyumo&aid=153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