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呼喚Mayajun!!
2009/08/10 17:38:08瀏覽960|回應0|推薦0

20090811pm05:00補註:

剛剛想到:曾文水庫越域引水工程是不是摧毀那瑪夏的罪魁禍首?自從開工後,周圍的鄉鎮,包括桃源鄉,那瑪夏鄉,甲仙鄉等,連續遭受土石流的威脅。當地首長反對,原住民也反對再三,為什麼政府不重新好好評估這個工程對生態的影響?

山不會喊痛,地不會陳情,祂們只是默默的忍受,直到洪水代替他們嗆聲。。。。。。

那些錯誤政策下犧牲的生命,誰來賠償?!!土地記事:曾文越域引水之荖濃溪觀察。

沒有人定勝天這件事,人定勝天是神話,別再提這種藐視大自然力量的話了。


 赦免阮的辜負,
親像阮亦有赦免辜負阮的人。

      (馬太福音6: 9-13)  

那瑪夏是南鄒的世居地,現今多為布農族人,而鄰近的甲仙小林部落,則是少數完整保留西拉雅大滿支族文化的平埔族部落。南鄒與西拉雅自古以來在這裡交融。

去年小林部落已遭受過一次嚴重的土石流災害,現今又悲劇重演。當重建的腳步總追不上開發的腳步,失去的歷史和記憶宛如被土石流吞噬掩埋的生靈;看著一些網友遊記當中呈現的那瑪夏照片,現今被大肆開發的土地,沿路不絕的民宿招牌;想起十一年前在這段山路的奇遇,那曾為我引路的神靈啊!祢在哪裡?祢在夜祭中被呼喚,請庇祐這些在土石流與惡水中掙扎的人們吧!

多年來,Eric已經至少聽我講過十來遍,關於那個深夜,他差點被生產在那瑪夏山路上的故事。

對於那次得來不易的福分,我一直珍惜,也竭盡心力的把後來平安落地的Eric照顧好,因為,我真正體會過那種絕處逢生的喜樂。

颱風帶走我們的身體,但帶不走我們的靈魂。


The country knows.

If you do wrong things to it,

The whole  country knowns.  ~ koyukon Indian ~

大地會知道的,如果你犯了錯,

整片大地都會知道。(寇攸康印地安人)

西雅圖的酋長曾說:
你必須教導你的孩子們
他們腳下的土地是我們祖先的灰燼。
所以他們會尊敬這塊土地,
告訴他們大地富含著我們親人的生命。


這個島嶼多山險峻,溪流狹隘湍急;颱風侵襲時,山區多暴雨,溪水每每暴漲;這是它的性地(臺文:個性的意思)。都市人到山區開發風景區,通常沒考慮那麼多;財團,開發公司,眼裡只有錢錢錢;不知砍伐和剷山建路蓋樓房,讓地貌不正常的改變,是對生靈的一種脅迫。受害的不只是當地的先住民(包括任何生命或超生命的萬物),也傷害到更多無辜者的身家性命。

有時我真的不懂,部落要生存,一定要大興土木搞觀光嗎?一定要為了不知從何而來的觀光客剷山砍樹,開闢道路和興建過多的民宿嗎?(或許民宿並不一定是當地居民開的)傳統祭典有必要保持它的神秘與神聖性,觀光客若不是帶著敬意來體察;這一切便成了表演,而不是文化的呈現。

另外,剛剛想到,曾文水庫越域引水工程,是不是摧毀那瑪夏的罪魁禍首?

學術論文:曾文水庫越域引水的生態問題

苛政猛於虎,錯誤的政策殺人不眨眼!

建設與生計,以對環境最友善的方式,回歸到傳統產業技法和種植,讓山林發揮它應有的功能,而不是被無情的改造和變裝;這種回歸自然的想法難道是烏托邦?

雪山隧道破壞了宜蘭的天然水源是一個殷鑑,曾文越域引水工程造成的禍害可能更甚於此!

土石流奪走的不僅是生命,更多的是無法再生的文化和民族血脈。

呼喚Mayajun!!


以下摘自小林部落平埔文化館

高雄縣甲仙鄉小林村位於楠梓仙溪東岸的河谷沖積扇,包括北勢寮、錦地、牛寮、五里埔、小林等地區,是平埔族西拉雅族中大滿亞族居住地,居民以劉、潘、王、陳姓居多。

  平埔族文物館已搭建一座平埔族公廨與家屋,完全由平埔族人自已動手,垂山採藤、伐竹,以麻竹為支架作出主結構,並用菅芒編結成透氣的牆,不使用任何鐵釘鐵線,而用傳統的結構法,如十字型結構、交叉綁法等,最後以茅草蓋頂,完成傳統屋舍。

  公廨在西拉雅族傳統社會中,同時具有社會性與宗教性兩個層面的意涵,主要做為議事公所、青年會所、以及宗教場所。西拉雅族的祖靈崇拜留有祀壺的風俗,稱阿立祖祭祀,所謂阿立祖是指西拉雅族的祖靈,無形無體,僅以一壺代表神體,通常供奉在社中公廨,又稱阿日祖、阿立母、太祖、老君、太上老君、李老君、番仔佛、番太祖、番祖等,各社所供祀的壺各有不同,大部分是粗製的陶器。

  平埔族文物館中擺設,充份表現大滿族 的信仰與文化特色,例如標旗與天梯向神座、檳榔中柱、木鳥、太祖祀壺、獵具、羊頭椅等。

祀壺信仰是西拉雅族特有的宗教文化,所祭拜的壺體,主要為壺、罐、瓶、甕等器皿,壺內盛水,壺內裝有香蕉葉或澤蘭之類的植物。有些壺體還以紅布包起來,象徵神明的存在。較大型的水缸、甕,所裝的是有保平安治病作用的向水,從這種特殊的祀壺信仰,可看出西拉雅族人所祭拜的神明,並沒有神像金身。

照片取用網址:

http://www.flickr.com/photos/travelmate2021/3383498393/

自由電子報報導甲仙小林村遭土淹 首批43人脫困

該電子報去年報導的甲仙橋仍斷 小林平埔夜祭不中斷

這是去年的活動新聞甲仙小林部落傳統的平埔族夜祭

學術論文:小林部落的平埔族祖靈信仰研究

相關資源文件:關於向婆的施法

  


( 時事評論環保生態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ivyjean&aid=3211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