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真假&撿角
2008/11/29 16:29:49瀏覽441|回應0|推薦0

這個月讀了兩件書刊,內容有關於宜蘭的教育環境.

其一是吳祥輝寫的<我是被老師敎壞的>,另一則是這個月的康健雜誌,報導宜蘭某體制外學校的有機飲食.

吳祥輝的書另文再談.

康健的報導則是有許多感慨.

幾個觀點來談:

一.體制外學校的教育觀點和體制內是否涇渭分明?

二.為什麼體制外學校盡在好山好水的地方?詭異的,又是離我們的生活核心那麼遠?

三.為何有家長把體制外學校當作孩子在體制內適應不良的避風港?

四.社會上有機飲食的觀念還是混沌不明的當頭,體制外學校有多少著力點?

五.若不能做有效的土地品質管控,自己耕耘的田園,和有機的距離有多遠?

六.從小家中施作的傳統農法,在化肥,農藥,除草劑尚未大量引進的同時,收成常是慘不忍睹的.除非是蕃薯,樹薯,苧麻,竹筍這類的抗旱作物.在未曾和農研單位合作的狀況下,學校自栽的有機作物,能為師生帶來多少食物來源?

七.有理念,但缺乏實作以及客觀的環境支持下,委由外面廠商營作的有機廚房,在缺乏專業人手監督之下,有機品質的保障能有多少?

八.孩子視栽種為苦差事的時候,作物很容易被拿來當發洩的對象.(連我這麼純樸的人,小時候都做過這種事)諸如把具有防衛功能,保護栽種者身心的竹子砍掉,後續的損傷不只是作物,還包括參與的人.

九.媒體報導是一個觀念的引發,重點不在文字傳達的內涵;而是其中涉及人的部份,是否有顆心在上面,萬物有情,植物也懂得以長成美好的食物來源作為回報.

下圖為母親這一季唯一"種成"的一棵大白菜,一整批裡,除了這一棵其餘不是長不成,就是飽受蟲害而無法採收,直接又耙入泥土中,當有機肥料了.

今年驚蟄時,春雷沒有響,老農們便預言:這是一個歹年冬,料中的不僅是天災人禍(中共對西藏的血腥鎮壓,四川震災,緬甸軍政府暴政緬甸風災,印度層出不窮的恐怖事件,巴基斯坦的戰事,泰國的暴動,全球金融海嘯,經濟風暴......)還包括土地莫名奇妙長不出農作物.我粗略做過田野調查,不只我家的土地,這都市邊緣一些老社區裡的農田,稻穀枯黃扁平,米粒萎縮,樣貌令人心疼.

人,一定做錯了什麼,在驚蟄發生之前.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ivyjean&aid=2427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