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鐵枝路上繞一圈(下)
2010/09/23 16:28:05瀏覽778|回應1|推薦32


如果說我第一次搭了的“太魯閣號”,是個出乎意料之外的運氣,那還真是一點都沒錯!
(這一張是借來的新聞圖片)
原本只打算在花蓮待一晚的,預定要搭第二天下午“環島之星”由花蓮到台北的後續路段,花蓮車站的站務人員卻說“環島之星”只售由旅行社來訂購的團體票,不售個別票;但卻在其前後還有兩個往台北的自強號班次,先發的比後發的自強號-“太魯閣號”要晚一點到達。嘿嘿~~我怎麼會有如此好運氣咧?如果不是因為有幾個人礙於颱風警報而改變行程,那麼大熱門的班次也就不會有座位多出來了!剛好又受人委託去拍幾張在花蓮的特別照片,於是又延後一天才回台北。
我意外撿來的座位是排在最後一節車廂,只是,為什麼還有幾個年輕人擠在車廂的最後面呢?當列車離開花蓮火車站不久,列車長就開始查票,他也很納悶:「“太魯閣號”上面是不准發售無座票的,怎會有那麼多個站票?」
花蓮站內連結前站與後站之間、來往第一、二、三月台的地下通道,兩邊有著大幅的廣告燈箱,都是介紹花蓮境內的各個景點,真是漂亮又令人印象深刻!只是通道及月台上鋪設的光鮮亮麗地板,只有小小塊是用了花蓮出產的大理石,大塊的都是用了進口的花崗石,令我有點失望耶!但是在那些地下道往第一、二、三月台的上下,都裝了電扶梯,比起西部幹線的若干大站可是一點都不遜色;尤其當我回到台北車站、由台鐵月台的第11號車廂停靠位置走下通往捷運站入口時,我提著一點也不輕的行李箱,一步步、一階階、戰戰競競的踩在那樓梯時,真是覺得分外的氣憤咧!
從花蓮乘車上行,過了景美,再來就是三棧溪橋了,橋下是清澈的溪水,溪岸是蒼鬱的青山;沐浴在青山綠水間,在世俗塵囂下的疲憊心靈,感覺被淨化了! 一路上進山洞、一片黑、出山洞、一片青山或藍海、……右邊是海,左邊是山,這也是一條吟奏著由山與海所組成的賦格曲的鐵道。
車列在呼嚕嚕又轟隆隆的交互聲響中北行,天色漸漸的暗了,不時要與滿載石灰石的貨車或與他列客運火車交會,此刻已經來到了腹地比較寬廣的車站,和平;因為台灣水泥公司在附近設廠,站內繁多的貨運設施、為數眾多的軌道以及水泥廠吊纜車是獨特的景觀,其規模已經超越北迴線最南端的花蓮站或是較北邊的蘇澳新站,看起來已儼然成為北迴線上最大的車站! 逐漸的,黑夜悄悄地覆蓋了大地,車窗玻璃上映照著車頂照明燈的反光,無法再拍了,只得悵然的收起相機。可惜天時不作美,一些很美的火車站景點如冬山站,只能等我下回再相逢了!
到福隆再買那有名的福隆月台便當嗎?吃完便當就差不多該要下車了,好像有點不妥!既然窗外漆黑一片、車內不該賣的站票也把一干人塞滿了走道,只好戴上耳機聽音樂,「呷崩是義務」,偶而餓上一頓又何妨? 在夜色之中,順著鐵路線,火車穿越著東北角的山區,貢寮、雙溪、牡丹、三貂嶺、侯硐、瑞芳……那些只有慢車才會停靠的小站,因地形的天然屏障而與世隔絕似的,總是靜靜地立在山谷之間,全無一點喧囂氣息。那些地名格外地顯有古意而蘊涵著一股歷史的神秘與滄桑,讓人憶起數百年前先民不也正是經由那裡,翻山越嶺去到蘭陽平原開墾。當經過那些山中小城鎮,偶然出現在鐵道旁的十來戶人家,家家戶戶早已點上燈火,在車列呼嘯而過之中,反倒更襯托出那裡的人們把生活的寧靜與和諧與鐵道相扣融合在一起。 在短短的兩、三個小時之內,火車沿著北迴線、西幹線,不但歷經了大城市、小城鎮、看似荒廢的小月台,更穿越了高聳壯麗的山脈,乃至浩瀚的藍色太平洋,隨時都有著不同的景觀在變化。 這回是一時興起的旅程,思考得不夠周詳,以致受限於天光而無法看到全程的美景。 您也來趟鐵路之旅吧!搭一趟普通車,不論是上行或下行,在那山與海之間,發現台灣之美,台灣的鐵道之美! 後記: 『太魯閣號』是台鐵的傾斜式列車。在轉彎時不必減速以降低離心力,反而會因車廂的傾斜而保持一貫的速度(最高時速可達130公里)。不但可以縮短行車時間,其舒適感也不輸高鐵,是台鐵極高檔的列車。 延伸閱讀: 推介 您去看“蝶非”家的那一篇搭乘“太魯閣號”的心情記事《坐太魯閣號到花蓮》,對車內設備與沿途的窗外景觀都有詳實的描述。 在維基百科上的北迴鐵路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irisyen1023&aid=4438354

 回應文章

ellen chou 雨僧笑立爾雅階前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福將
2010/10/30 15:28

當妳小姐驛馬星動時

好像山也不敢走, 土石也不敢流